科學自然

生活在蜜鄉
優惠價
$280

生活在蜜鄉

A Country Year
書籍介紹

汲了滿瓶的蜜,烤一盤山核桃派,餐桌上鮮汁美味隨風飄來。人群紛至沓來,一年一度的養蜂盛會,在「蜜蜂夫人」屋旁的橡樹下,愉悅地展開……

這是一個五十歲女人的生活隨筆。丈夫離去之後,她獨自居住在密蘇里州南部的歐扎克山區,在那兒以養蜂維生,日子充滿了野外觀察、養蜂釀蜜的樂趣。朋友和鄰居經常找她談天說地,還有一些慕名的陌生人,前來討教養蜂經驗,鎮上的人都叫她「蜜蜂夫人」。

序 山居的夢幻與提醒

第一部 初春
山丘上的小木屋
住在歐扎克
歸鄉
蛙災
女人與貨車
養蜂人
營地事件

第二部 盛夏
夜行者
蜘蛛之吻
拿著鏈鋸的人
溫柔的蛇鄉
蛻變
烤豬大會
恙璊的一生
蜂場記事
食物鏈
難以測度的世界

第三部 清秋
修屋記
吉屋新主人
家庭成員
結婚紀念日
雞圈風雲
兜售蜂蜜的女人
木匠功課

第四部 隆冬
神秘之鳥
蜜蜂與蟑螂
死了一隻貓以後
河邊的隆冬
遇上負子鼠
聽郊狼唱歌
冬天的任務
生活沒有奇蹟
築壩風波

第五部 新春
融雪的季節
春日訊息
女王蜂
鳥語的季節
賞鳥奇談
白蟻一族
朋自遠方來
姐第情深
今春的新任務

山居的夢幻與提醒

地球一家,動息相關,生命的共同體,使得世人對生活的環境有了種種警覺。自然、保育、環境、人文與生活?愈發成了一種互為相關的提醒。

閱讀蘇.哈貝爾的《生活在蜜鄉》,一方面感歎,一方面也想起自己潛居山中的長長歲月,其中有許多相似的情境。山風雪雨,鳥獸蟲魚,生活在其中,人的周遭更多的是其他生物,美麗的土地是人們的生活空間,也是其他物種的生活空間,包括動物,也包括植物與其他。

哈貝爾女士在山中以養蜂為生,巧的是在我生活的山中,也有一戶養蜂人家,養蜂人逐花而居,看似一樁美麗的事業,其實是一種艱辛的浪漫。一年四時,在季節中不停地遷徙,追逐花季異地而居,常看他們在暗中移防,等天暗下來,當蜜蜂都回到巢箱以後,趁夜移行,花開花落,深夜裡飛奔的車輪,過的是另一種遊牧生活。

哈貝爾女士有三百個蜜蜂巢箱,分別分布在密蘇里州南部的牧場、農莊、林地,面對這樣多的蜂巢,當然不是一件簡單輕鬆的工作。所以,生活在山中,養蜂、煉蜜、兜售蜂蜜,哈貝爾的山中生活雖然不乏山居的逸趣安寧,但是,生活沒有奇蹟,面對一心浪漫,幻想田園生活,嚮往簡單日子的都市人,在田園詩雨牧歌情懷的夢想下,哈貝爾無寧有著更多切實的體驗與認知。一個女人逕自在山中經營起來的獨立、自主與堅強,當然不是對山居生活過於理想化的人們所能了解的,關於這點,我是深有同感的。

生活的興味

《生活在蜜鄉》是一個中年女子在山中獨自生活的隨筆,其中有女性的獨立、自主與堅強。全書以養封為主軸,敘寫四季變遷,其中有自然景觀,有人際互動,有親情的深思?作者以不同的角度看生命,無論是一隻郊狼、巫鳥或銅頭蛇,牠們的生機可喜,來去自如,都令人相信牠們自己擁有自己的土地與生活空間,很難漠視牠們的存在。牠們築巢,牠們眼神顧盼,牠們引吭高歌或嚎叫就是牠們的主張。

哈貝爾女士說,養蜂養得愈久,愈覺得它們不可思議。想起我自己深山索居的十年,窗外的生物世界確實常引人入勝。鳥獸蟲魚是地球上的大奧祕,一隻蜘蛛,一隻松鼠,世界上的生物不知有多少,面對自然困惑永遠多於了解。生物不在意人類的擁有與所屬,但人類的主張,擁有與所屬對生物、環境卻常造成獨霸與驅離。對山居懷有夢想的人,希望享受山居的安寧,但是打開山窗,如果正有一尾游蛇通過,那麼對山居懷有夢想的人,會如何看待戶外穿行的這一尾游蛇呢?共存?自在?還是把牠打死?哈貝爾女士的理性與感性享受山居,但沒有夢幻。

蘇.哈貝爾 作者
蘇.哈貝爾女士出生於密西根州卡拉馬加(Kalamazoo),在辭去了大學圖書館管理員的工作後,她獨居在密蘇里州南部的歐扎克山丘,長達十二年之久,以養蜂為業,當地居民暱稱她為「蜜蜂夫人」。本書是她的養蜂心事及山居生活隨筆,充滿了中年女性的獨立、自主與堅強。 哈貝爾女士除了是一個專業的養蜂人之外,更是美國知名的自然寫作者,著作尚包括《蜜蜂之書——如何養蜂》、《昆蟲之書》等。

1999/01/01

BNA007

天下文化

平裝

14.8×21cm

黑白

957-621-513-7

324

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