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想要健康,先降膽固醇!
優惠價
85
$221

想要健康,先降膽固醇!

名医の図解

$260

書籍介紹

提起膽固醇,一般人的印象都不太好;但它卻是人體不可欠缺的物質之一,只是攝取過量也會對身體造成不良影響。當膽固醇過高時,一開始是高脂血症,然後肥胖、高血壓、糖尿病等生活習慣病將接踵而至,最後造成動脈硬化、心肌梗塞及腦中風。為什麼高膽固醇會如此可怕呢?膽固醇為何會堆積在血液中?怎樣才能排除?哪些人應該比別人更小心?
想要降低膽固醇,又該怎麼辦呢?要吃什麼、怎麼吃才好呢?做哪些運動可以降低膽固醇?需要吃藥嗎?一本最完整的膽固醇教戰手冊,教你從改善飲食和生活習慣做起,讓你遠離疾病,永保健康!

前言 健康檢查發現膽固醇過高的話

第一章 膽固醇的迷思
什麼是膽固醇?
何謂好的、壞的、極壞的膽固醇?
膽固醇為何會堆積在血液中?
三酸甘油脂是什麼?
脂肪酸是什麼東西?
你體內囤積的是何種脂肪呢?
膽固醇及三酸甘油脂都不可欠缺
膽固醇、三酸甘油脂的檢查與診斷
你想知道的問題Q&A

第二章 膽固醇與生活習慣病關係密切
膽固醇為何這麼可怕?
因高膽固醇而發生的:1.高脂血症
因高膽固醇而發生的:2.狹心症、心肌梗塞
因高膽固醇而發生的:3.腦梗塞
其他因膽固醇而引起的疾病
注意代謝症候群
這樣的人更應該小心

第三章 降膽固醇飲食也能吃出美味
飲食療法中大道存焉
會增加壞膽固醇的食物及飲食方式
減低壞膽固醇的飲食法
食物中的脂肪也可以降低壞膽固醇
積極攝取不會增加膽固醇的魚貝類
攝取維生素以預防動脈硬化
食物纖維可以降低膽固醇
礦物質可防止動脈硬化
增加好膽固醇、減少壞膽固醇的食物
減少熱量攝取,可降低三酸甘油脂
嚴守適量飲酒的規則
吃甜食也可以嗎?
有併發症者的飲食祕訣

第四章 每天都要過降低膽固醇生活
首要之務就是減肥
如何消除壓力
進行有氧運動以降低膽固醇
抽菸好嗎?
不同併發症,日常生活的注意事項也不同
定期檢查,自我管理

第五章 降膽固醇的藥物治療
靠改善飲食、生活沒有效時必須使用藥物
可以使用的藥物
忘記服藥的話,不可補服

索引

渡邊 孝(二○○七年一月)

日本是在一九五五年前後,臨床檢查才開始引進血清總膽固醇的測定。當時採用的是比色法。若是硫酸試劑不夠精純,往往測不出正確的數值;不過即便精純度夠高,也只能測出相當低的數值,所以這種測定技術在當時常常被詬病。那時美國人的平均總膽固醇數值約為二二○~二六○mg/dl,日本人卻只有一四○mg/dl左右。中美的瓜地馬拉、非洲的奈及利亞數值則與日本差不多。在那個年代,高膽固醇血症的診斷基準為何,國際間並沒有定論。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美國開始十五年的追蹤調查。研究結果發現,總膽固醇的值愈高,心肌梗塞的發生率愈大。至此,膽固醇有害的論調,終於浮上檯面。

但在日本卻大異其趣。根據一九八○年的調查顯示,心肌梗塞發生的危險相關度,若把年齡因素設定為一倍,男性收縮壓為一•八倍,男性舒張壓為一•七倍,總膽固醇因素為一•六倍。而女性的研究報告則顯示,膽固醇因素的危險相關度,還比年齡因素來得小。

這樣的結論和國際間的定論完全不同。實際上,這是因為那個年代的日本人營養狀況相當惡劣,才會出現這樣的結果。

為了讓讀者容易瞭解與閱讀,本書中搭配大量的圖表,另外也加入了許多日常生活中不可欠缺的智慧。希望讀者能夠藉由此書,正確地管理自身的膽固醇,並願諸位都能夠擁有健康長壽的人生。


吃得好,就是要吃得巧

林文斌

「民以食為天」,人們對於飲食的追求是與生俱來的,沒有食物人類就無法生存。在物資缺乏的年代裡,什麼物質最能讓身體成長,或是能讓身體功能快速增進,往往就被認為是最營養的食物。20世紀的30年代,當時科學家觀察到動物性蛋白質最具有這種特質,必須胺基酸的觀念也因應而生。因此科技先進國家莫不競相研究新的畜牧養殖方式與食品保存方法,以開拓動物性食物的來源。當時,大量生產的肉類罐頭更成為民生必需品。

而往後的四十年,人類的飲食科技大致朝著這個方向前進。不過科學家卻也同時發現,人類的高血壓、心臟病、肥胖、糖尿病甚至癌症逐漸接踵而來。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開始長達15年的追蹤研究;而日本也在50年代起進行病患的膽固醇測定。而這個年代正好是本書作者渡邊孝醫師從醫校畢業,抱著滿腔熱誠而踏入醫界服務的年代。人們開始瞭解到身體的膽固醇高低,正是衡量身體健康情況的重要指標。膽固醇過高的人,容易產生許多疾病,所以醫學界也同時研發出許多降膽固醇的藥物,用來治療高膽固醇血症。

到了70年代,科學家更發現了γ-次亞麻油酸與α-次亞麻油酸,這些脂肪酸大多存在於植物及部份魚類中,是身體不可以缺乏的物質,所以又稱為必須脂肪酸。90年代,科學家又發現了植物性胺基酸,雖然不會讓身體迅速成長,但卻不容易導致身體的老化與癌症。這兩個重要的年代,使得營養學的觀念大大改變。至此,人們終於明瞭,飲食營養必須跟身體健康劃上等號。讓身體成長快速的物質,未必就是最營養的。還有許多營養成分,雖然人體所需不多,但卻不可缺乏。想要吃得好,吃得健康,就必須巧妙搭配食物,均衡攝取每種營養素。這也正是此書所要闡述的營養概念。

說來汗顏,畢業後行醫15年,雖然也知道均衡飲食的重要性,但在於忙碌的接生、開刀生涯裡,卻常常忘記必須「吃得巧」,才能維持身體健康。直到最近,因緣際會翻譯了這本著作,才發現自己以往竟然見樹不見林,長年不均衡的飲食生活簡直無異於是「自虐」的行徑。就以γ-次亞麻油酸來說,只存在於紫蘇油、魚油、荏胡麻油、亞麻籽油中,但卻是身體形成DHA、EPA的重要原料,絕對不可缺乏。台灣買不到紫蘇油、荏胡麻油,再加上自己又不吃魚,最後竟然導致失眠、憂鬱、異位性皮膚炎等嚴重症狀。與我有著相同飲食方式的另一位麻醉科醫師同事也有一樣的病症。最初我們都誤認為是醫療忙碌造成生活紊亂及壓力過高所導致,服用了許多安眠藥以及抗過敏藥,甚至還一度計畫要停職休養。看了這本書後,我每日改服用15cc亞麻油,調配飲食,結果這些疾病竟然都改善了,恢復了健康,而且也充滿了喜悅。

現代社會中,許多忙碌的上班族都有這樣的通病。平日工作時,往往以「止飢」作為飲食的目的;一旦閒暇,又以「舒壓」的心情來吃東西。加上缺乏運動,甚至借酒澆愁,經年累月下來,最終導致各種生活習慣病,而這正是最糟糕的生活型態。渡邊醫師走過了這些研究的年代,將他寶貴的研究經驗寫在本書中。而以八十幾歲的高齡,卻仍身體健康而活躍於著述與講學,與他本身力行這些生活原則有著相當大的關係。熟讀本書後,相信讀者必定能找到自身問題所在,改善飲食及生活,遠離疾病,進而達到健康長壽的目的。

渡邊孝 作者

1926年出生於東京。東京大學醫學博士。1950年起任職於國立東京第一醫院(現為國立國際醫療中心)。1963年起擔任群馬縣縣立前橋醫院院長,並兼任群馬縣成人病研究所所長。1992年起擔綱老年病研究所所長。1985年也曾出任中國陝西省心臟血管研究所名譽顧問。專長為循環系統內科學、流行病學、醫學生物科技學。曾參與開發世界首例心電圖自動判讀裝置;在降血脂藥尚未開發的年代,也曾以蒟蒻粉可降低膽固醇的報告而揚名四海。 與高血壓、心臟病、心電圖等相關的專業著述共有8本;針對一般大眾,與高血壓、動脈硬化、膽固醇、飲食生活相關的健康叢書著作共有12本。


林文斌 譯者

生於台北。大學時代即立志當婦產科醫師,大二的時候就跑到大五學長的教室,旁聽婦產科學。台北醫學院醫學系畢業後,於台北國泰醫院接受醫師的訓練,並考取專科醫師資格。現任金門署立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著有《性、女體、手術刀》、譯有《想要健康,先降膽固醇!》(皆為天下文化出版)。


2008/04/30

BGH105

天下文化

平裝

17×23cm

套色

9789862161159

159

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