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立場不過是群體認同的延伸?《善惡》深度解析脆弱的意識型態如何被操控
你是否相信自己的政治立場是經過深思熟慮後的選擇?根據《善惡》所引用的心理實驗,事實可能恰好相反。研究顯示,我們的政治信念其實非常容易被操弄與扭曲,甚至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為完全相反的立場辯護...
天下文化近期出版「股市隱者」新書《投資的底氣》,9/22(日)舉辦台北新書分享會。當天下午,即便滂沱大雨,也澆不息讀者的熱情,將近300位讀者現身相挺,股市隱者分享如何擁有戰勝人性與市場情緒的投資底氣,並與知名主持人陳鳳馨、投資前輩愛瑞克一起帶來精彩的對談。
▲《投資的底氣》作者股市隱者(中)、知名主持人陳鳳馨(右)、投資前輩愛瑞克(左)合影
股市隱者透露,經歷2022年低潮,才將這本書想溝通的內容集大成。這本書主要分三個部分,第一章聚焦在投資要如何選股,從他一路上從前輩獲得與自己驗證過的關鍵訣竅,讓投資人能在長線獲得穩定的獲利。
股市隱者進一步說,但即使是選股選對的、執行對的策略,人性有很多地方是需要戰勝,因此構成第二章的內容。最後一章談的是,即使財富提升了,人生不是只是股市,要如何將有形資產轉換成無形資產,不只賺錢,也轉得自己的人生。
股市隱者開場提到,前幾天他突然有了強烈的想法,想與大家分享這個主題——「降息對投資的影響」。他認為,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議題,值得在新書發表會中討論。
▲股市隱者建議,投資者下半年應調整自己的槓桿操作,避免過度風險。
股市隱者回顧了歷史上四次重大降息周期對市場的影響。他首先提到1980年,美國在高利率時期開始降息,當時S&P500指數出現了20%的跌幅,直到降息循環達到低點後才逐漸回升。他也提到了2008年金融海嘯時期,同樣的降息舉措使股市跌了38%。即使在COVID-19疫情期間,降息後市場也曾經下跌20%。然而,他強調,儘管每次降息後市場都經歷了短期的下跌,但最終股市都會反彈並創下新高。
股市隱者進一步解釋,投資者應該警惕市場的過高預期。他提到,以NVIDIA和台積電為代表的科技股已經達到歷史高點,但債券市場卻處於低谷,這導致資金從股票市場轉移到債券市場,形成「股轉債」的現象。他指出,這種現象是當前市場波動的主要原因,並建議投資者調整自己的槓桿操作,避免過度風險。
此外,股市隱者還提到AI產業近期的表現,他特別指出NVIDIA和美超微(SMCI)這兩家公司是市場的「火車頭」,但近期表現未達市場最高預期,導致股價下跌。特別是美超微還因財報爭議遭到放空機構質疑,這讓市場進一步感到不安。
最後,股市隱者表示,接下來市場可能會有修正,但這並不會是大幅的下跌。他強調,市場修正需要有「鬼故事」來引發恐慌,而目前市場缺乏這樣的「鬼故事」。他建議投資者密切關注失業率的變化,因為這是經濟衰退的重要指標。
在對談環節中,股市隱者、陳鳳馨、愛瑞克探討何謂「投資的底氣」、「技術分析的應用與局限性」、「作為全職投資人的建議」,以及回應現場讀者的提問。以下是精彩對談內容:
陳鳳馨:如果今天是一位剛進入股市的投資者,應該如何培養真正的投資底氣?
股市隱者:我覺得,初入股市的「小白」通常會比較缺乏底氣。底氣其實是從失敗中慢慢累積的。我在寫這本書的過程中,思考了很多,什麼是「投資底氣」?這個詞常常被提起,但究竟是什麼呢?對我來說,底氣就是信念,一種信念讓你相信現在所做的事情最終會有好的結果,不管外界如何批評或讚美,你都能堅定前行。
在這本書中,我強調了三個投資的關鍵:科學理性的選股、穩定的心態、以及通透的人生觀。如果你具備這三者,我相信你會對自己的決策有更大的信心,並且不斷檢視自己的選擇是否正確,這就是我對投資底氣的理解。
愛瑞克:對於剛入門的投資者,我認為投資的底氣應該來自本業的穩定收入。當你有穩定的工作收入,即使股市下跌30%,你也不至於驚慌,因為還有資金可以逢低買進。最怕的就是你把所有的錢都投進去了,沒有後援,這會讓壓力變得巨大。因此,我建議初學者一定要顧好本業,確保自己有足夠的安全邊際。
鳳馨:隱者和愛瑞克兩位對技術分析的看法是什麼?哪些技術指標對你們來說最重要?哪些反而可能過度參考會有害呢?
股市隱者:對於技術分析,我主要看三個指標:均線、成交量和型態。均線是非常重要的,它反映了市場的買賣方成本和心理狀態。例如,短期均線突破長期均線時,往往代表新的趨勢正在形成。成交量也同樣重要,它告訴我們市場的熱度。而型態方面,像是跳空漲停或跌停,或者是突破盤整區間等,也能提供有力的參考。
不過,要提醒大家的是,技術分析必須與你的投資週期相匹配。例如,如果你用日線看盤,那就必須用日線的技術分析來判斷,不要事後用月線來解釋短期的波動。這是很多投資人容易犯的錯誤,總是找借口來解釋市場的動作。
愛瑞克:我完全同意隱者的看法,均線、成交量和型態是我在做投資時最依賴的技術指標。我覺得這三個指標已經涵蓋了大部分有用的技術分析,其他像是RSI、MACD等,對於不同的股票或市場情況會有不同的準確度,我自己並不太常依賴這些指標。
鳳馨:技術分析確實是投資中不可忽視的工具,不過也像隱者說的,如果過度依賴,反而可能會誤導投資決策。所以,了解自己的投資週期,選擇適合自己的技術指標,才是正確的投資方式。
鳳馨:我注意到書中提到了「本益比位階」,這是一個很多人覺得複雜但又很實用的概念。隱者,你能不能幫我們解釋一下,什麼是「本益比位階」,以及它如何幫助我們判斷一家公司股票的好價位?
隱者:本益比位階是一個我自己發明的詞,實際上它是基於「本益比標準差」的概念。簡單來說,本益比是股價除以每股收益,這個數值能告訴我們一家公司現在的價值是否合理。但不同公司和產業的本益比是不同的,所以我們不能單單拿一家公司和另一家公司相比,而是要與該公司自身的歷史本益比相比。
比如說,台積電的本益比長期在20倍左右,當它的本益比超過這個範圍時,可能就代表它的股價偏高,而當它低於這個範圍時,則代表股價偏低。我們可以把現在的本益比和過去五年的平均本益比做對比,然後通過標準差計算出它的位階,這樣我們就能判斷出這家公司目前是貴還是便宜。
鳳馨:聽起來這個工具非常實用,尤其是在市場波動較大時,能夠幫助我們做出更理性的投資決策。愛瑞克,你對這一點有什麼補充嗎?
愛瑞克:隱者講得很清楚了,我唯一想補充的是,本益比位階這個工具非常有助於我們避免在股價過高時進場,或者在股價過低時錯過買進的機會。它能幫助我們找到更好的進場和出場時機,是一個值得長期參考的指標。
鳳馨:隱者在書中提到了如何從選股到最終實現夢想,這真的是一個很慢的過程,但這個過程扎實且穩定,讓人從容應對市場的波動。我覺得對於投資小白來說,最困難的就是承認這個市場的學習曲線是非常陡峭的。大家有沒有覺得蒙格那句「總體經濟無用,個體經濟才有用」非常貼切呢?
隱者:的確如此。只要選對股票並長期持有,即使不會解讀總體經濟,還是可以度過牛熊市。所以,長期持有是很有效的策略。
接著,我想問兩位,當一個人開始進階為全職投資者,該如何在工作與生活中找到平衡?尤其是每天面對不斷湧來的市場訊息,該如何分配時間?
隱者:其實,一開始我以為全職投資的生活會很悠閒,但事實上比工作還忙碌。不過這種忙碌是為自己努力,因此即便很忙,我還是感覺很充實。我會把時間分配得更彈性,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時間投入投資,其餘時間陪伴家人,或者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
愛瑞克:我完全認同隱者的觀點。我每天大概只花10分鐘看盤,因為大多數的時間我都在追求我的夢想——幫助十萬個人活出更好的人生。我相信,投資的真正目的是為了實現夢想,而不只是為了賺錢。
讀者提問:如果您能回到十年前或十五年前,您會給當時的自己或這個行業的後輩什麼建議或忠告呢?
隱者:這個問題問得非常好。如果能回到過去,我會提醒自己或後輩,不要把自己想得太無堅不摧。我經歷過三次大的低潮,都是因為開始賺錢後自我膨脹,逐漸忽略了風險,甚至不斷加槓桿。投資中,保持謙卑對市場永遠是關鍵。機會總是會來,但如果你過度自信、忽視風險,那麼失敗就會在不遠處等著你。
讀者提問:關於債券的投資,最近Fed宣布降息兩碼,您如何看待未來的債券市場?您覺得現在是否是投資債券的好時機呢?
隱者:這個問題非常專業。關於債券,從長期趨勢來看,隨著利率的循環,債券價格應該會慢慢上升。尤其在降息周期剛開始時,債券市場的波動性會相對較高,但長期來看,價格應該會回升。
我自己在債券投資中有過教訓,之前使用槓桿期貨操作債券,雖然策略是正確的,但由於槓桿過高,無法承受中間的波動,最終虧損退出。所以我的建議是,債券可以投資,但一定要控制好風險,尤其是不要加槓桿,否則很難堅持到策略最終見效。
活動最後進行簽書活動,多位讀者感動回饋:「謝謝隱者在我低潮的時候陪伴」、「隱者幫助我很多,真的很感謝!」。天下文化與作者陪伴現場讀者朋友們,度過溫馨而充滿意義的一場新書分享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