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與利率新時代將來臨,美元霸權能持續下去嗎?《我們的美元,你們的問題》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自序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高希均教授回顧在台大、清大與中興大學的教學與畢業典禮致詞經驗,分享對年輕人的期許。他強調,畢業生應跨越專業、本土、兩岸、財富與意識型態的門檻,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同時呼籲受過良好教育的人,積極參與台灣現代化與文明社會的建構,兼顧物質與精神的付出,成為具格局與奉獻精神的新世代公民。
「潔癖」,是一種強迫性精神官能症。有潔癖的人,認為所有的物品都遭到「污染」,只有透過不斷的「清洗」才能讓他們感到安心。

圖片來源:unsplash
「潔癖」,是一種強迫性精神官能症。有潔癖的人,認為所有的物品都遭到「污染」,只有透過不斷的「清洗」才能讓他們感到安心。所以與其說這些人有「潔癖」,更正確的說法是他們有「強迫症行為」,強迫自己總是要清洗。
以前,心理學家認為強迫症只是單純的心理疾病,但近年來,神經學者發現強迫症患者的大腦的確有些不同。他們發現,多數強迫症患者的基底核新陳代謝比正常人高出許多。
基底核與控制人類理智行為的「前額葉」有許多連接。 所以科學家認為,可能是過度旺盛的訊息傳達到前額神經中樞,影響了控制衝動的功能。同時,血清素及多巴胺這些神經遞質的失調,也可能造成強迫症。 所以,強迫症的起因有生理和心理的因素,也需要生理和心理雙方面的治療評估。
治療強迫症,通常會使用藥物治療與認知行為療法。為了調整血清素失調,醫生可能會開比較高劑量的抗憂鬱藥物,持續服用兩個月後可減緩強迫症,但必須長期服用才能夠防止症狀復發。而且藥物治療並不是對所有人都有效。
行為治療的效果不比藥物遜色,復發的機率也比純粹藥物治療來得低。認知行為療法,簡單來說就是重新訓練你的大腦。
在治療中,每當強迫思考浮現的時後,患者必須練習不做出強迫行為,學會如何與腦中的強迫感共存,訓練自己化解或轉移那個焦慮感。透過反覆的訓練,許多患者的強迫症狀都能夠得到妥善的控制。
如果你覺得自己有輕微的強迫性思考,我建議你:首先,保持心情放鬆的狀態,培養「平常心」,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因為排斥只會使自己更加焦慮與痛苦, 同時,你要讓自己保持正念,什麼是正念呢?
Mindfulness。這是我一直在提倡的生活態度,簡單來說就是:注意自己當下的感受,但是不帶任何批判。如果有焦慮的負面情緒,就讓它像一朵烏雲似的,滑過你的天空,也就讓它掃過。學會接受它,反而就比較不會讓自己因為這個焦慮,而開始做各種不理性的強迫行為。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增強自信心。
強迫症與缺乏自信脫離不了關係,因為對某些事物有所恐懼,於是產生強迫思想與行為來緩解緊張的心理。也就是說,你必須在在日常生活中多點自信,相信自己的能力,也就能夠幫助自己克服強迫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