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與利率新時代將來臨,美元霸權能持續下去嗎?《我們的美元,你們的問題》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自序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高希均教授回顧在台大、清大與中興大學的教學與畢業典禮致詞經驗,分享對年輕人的期許。他強調,畢業生應跨越專業、本土、兩岸、財富與意識型態的門檻,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同時呼籲受過良好教育的人,積極參與台灣現代化與文明社會的建構,兼顧物質與精神的付出,成為具格局與奉獻精神的新世代公民。
歷史來自沉靜。來自一定時間距離之後,才能有安靜的凝視。

歷史來自沉靜。來自一定時間距離之後,才能有安靜的凝視。
我想向那些敢於突破禁忌的人致敬。還記得十幾年前,大陸《南方周末》的朋友問我,台灣如何走出戒嚴的年代。我說起了閱讀禁書的往事,作者與編輯如何與當局玩「貓鼠之間」的遊戲,書報攤如何偷偷賣禁書等等。他們很感興趣,於是我寫了〈禁書的故事〉一文,後來被大陸許多媒體轉載。我深深感念這些敢寫敢碰撞禁忌的文化人,如果不是他們,自由主義的火種不會傳承至今。
不僅是自由主義,還有人道主義者。
我想向台灣永遠的人道主義者、左翼的思想家林書揚先生致敬。他一生堅持社會主義信仰,坐牢三十四年,不僅未抹去他的信念,反而使他更堅定。他在獄中幾度面臨死亡,卻讀書不輟,即使在晚年,仍帶著年輕人讀《資本論》。那「朝聞道夕死可矣」的情懷,是生命的典範。
我想向黃順興先生致敬,他在台灣是一個異議者,堅定的民主實踐者。即使在戒嚴時代去了大陸,成為「人大常委」,卻不改本色,幾度要求大陸實施民主改革,而在一九八九年的天安門事件中,他身披紅色彩帶,寫著「人大常委黃順興」的身影,如此孤單,如此堅持。那是一個終生活得有尊嚴、有原則的典範,值得敬佩。
我想向陳映真先生致敬。陳映真先生的作品與社會實踐,遍及文學、文化理論、政治、社會運動等,深遠的影響,不言而喻。他是我文學上的導師,也是思想上的指引者。即使在二○○七年選舉最忙亂的時刻,一旦夢見他,我就非了解他的狀況不可,否則整日心難安。這一篇小文,是為了祝福他早日康復。
吳耀忠是我此生中,最為惦念的人。他生前苦苦徘徊於酒鄉與清醒之間,沉淪與提升之間,藝術與政治之間,是極為矛盾的典型。我總是在許多時刻想起他,在心底說:如果你還在啊,就好了……。他的痛苦與挫折,沉淪與昇華,是我思考人生最好的借鏡,願意以此文,向他深深致敬。
王晶文是我年輕時,一起寫詩、寫報導文學、參與社會運動的兄弟。他當過電影《戀戀風塵》的男主角,卻沉默少言,尋常渡日。在我們浪蕩江湖的迷亂中,他往往是沉靜的陪伴者。在我最需要安靜的時刻,他陽明山的家會是一個可以隱遁的小角落。我們曾一起旅行,卻不料年輕的他竟先遠行了。午夜夢迴,想起來就覺得浮生無依,如露亦如電,能做的,該做的,就放手去做吧。至今,我仍深深感念他所示現的這一課,永恆的一課。
數位編輯整理:陳宣妙,邱千瑜
Photo:Bunkichi Chang, 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