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unsplash
工程師觀察自由女神的每一處,雕像的每個零件上都可以找到腐蝕現象或造成腐蝕的因素。只有銅皮的外表耐得住腐蝕,而被視為「正常」,鉚釘洞及其他損傷處都耐不住。
一旦鐵架開始生鏽,惡化就會失控,像滾雪球一樣愈滾愈大。鐵架上只要有一處生鏽,該處就會膨脹,讓銅皮與鐵架間的彈性連接點(為了讓銅能輕微膨脹或收縮)無法運動,結果害銅彎曲,把鉚釘拉了出來,對銅皮施加了更大的應變。這稱為「拔」,而且這會有如鏈鎖反應。愈多鬆脫的鉚釘,代表愈多滲進來的水,雕像內外的水壓不同時,情況更加嚴重。自由女神幾乎是把水吸了進來。
水由各個不同的地方流入雕像:由鉚釘孔、由設計不良的排水口(為了讓水流出雕像)、由幾百萬遊客的肺裡,他們的呼氣在雕像內部凝結了、由雕像隆起的二頭肌,她的七根大釘中有一根刺穿這裡。冬天時很容易在雕像內部發現雪,雕像沒有水密性,這種時候看得最明顯。水也會經由火把滴進來,這從一開始就是個災難。
火把是雕像中最高、最潮濕、風最大、最少受檢查的部分,也是整座雕像最精緻的部分。當初是用很薄的金屬製成,這樣才能在把手上方的下楣,以及下面的垂飾刻上精細的圖案。它居高臨下面對哈德遜河,是鳥類築巢的最佳地點。
結果,它是雕像損壞得最嚴重的部分。在修護工程的最初階段,美國團隊的海登和迪斯朋曾和幾位公園騎警一起爬進火把裡檢查。在火把垂飾的底部有一灘死水以及鳥糞,他們稱為「原始湯」。這灘混合物把金屬蝕穿。要不是有一條穿繩的桿子,上面有一個大螺栓,垂飾早就掉下去了。他們在那裡為自己拍了照。下一次會議,他們拿這張照片讓大家傳閱。其他工程師立刻勸告,要他們不要再逞「匹夫之勇」,因為火把的支架已經嚴重鏽蝕。事實上,這部分的支架已經完全不見了,只在原來的位置上殘留一抹陰影。
摘自《鏽》
數位編輯整理:林文珠,邱千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