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修
OSHO
奧修(OSHO)於1931年生於印度馬達亞.普拉德西的古其瓦達。勇於挑戰一切宗教、社會與政治傳統,堅持人要親身經驗真理,而不是從別人口中獲得知識或信念,是奧修哲學的中心思想。 奧修畢業於印度沙加大學哲學系,學生時代,曾是全印度的辯論冠軍。在印度的傑波普大學擔任九年的哲學系教授之後,奧修開始周遊世界各國,到處演講。在公開辯論場合中,奧修闡述自己的領悟,挑戰正統宗教領袖的純粹,震撼了世人的信仰與心靈歸屬。 奧修於1990年元月19日圓寂。目前在印度的奧修社區乃由他的二十個門徒繼續領導、宣揚他的道,至於他三十五年來對來自世界各地的門徒和追求者的演講,則已被編選成六百多種書、翻譯成四十多種語言,廣泛流通在世界。倫敦《星期泰晤士報》形容奧修是「二十世紀一千大成功者」之一,美國作家羅賓斯(Tom Robbins)形容他是「從耶穌以來最危險的人物。」 奧修說他自己的工作是在協助創造讓新人類誕生的環境。他經常以「左巴佛」形容這樣的新人類,可像希臘人左巴那樣享有物質的歡愉,也可像釋迦牟尼佛那樣沈靜安詳,兼具東方的永恆智慧和西方科技最高潛能的知見,像一條線貫穿奧修學說的所有面向。 奧修對內在轉化科學的革命性貢獻眾所周知,也就是在步調快速的當代生活中靜心。他獨特的「動態靜心」是有史以來第一個專為釋出身體和心念所累積的壓力而設計,也有助於輕鬆體驗沒有念頭且放鬆的靜心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