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註冊
結帳
雪球:巴菲特傳(榮退紀念版)
如果這樣,會怎樣?(10週年增訂版)
我們的美元,你們的問題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高希均教授回顧在台大、清大與中興大學的教學與畢業典禮致詞經驗,分享對年輕人的期許。他強調,畢業生應跨越專業、本土、兩岸、財富與意識型態的門檻,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同時呼籲受過良好教育的人,積極參與台灣現代化與文明社會的建構,兼顧物質與精神的付出,成為具格局與奉獻精神的新世代公民。
關閉
陸克文先生於2007年至2010年出任澳大利亞第26屆總理,於2010至2012年獲任外交部長,並於2013年重返總理一職。
陸克文先生是亞洲協會全球會長兼CEO。也是亞洲協會政策研究院創始院長,中國分析中心創始主席,致力於政策研究及二軌外交,幫助政府和企業應對亞洲內部及亞洲、美國和西方國家之間的政策與外交挑戰。
陸克文同時擔任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高級研究員、美國國際戰略研究中心(華盛頓)傑出政治家、英國皇家戰略研究所(倫敦)榮譽成員、保爾森基金會(芝加哥)榮譽成員、世界和平機構董事會主席,以及全面禁止核子試驗條約組織籌備委員會知名人士小組成員。
陸克文先生研習中文及漢學30餘年,曾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學習。也在牛津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專門研究習近平的世界觀。
可避免的戰爭
中國二十大落幕,新的人事異動也已出爐,打破過去「七上八下」的傳統,更可見習近平對於獨攬大權的野心,並有助於發展習近平眼中的政黨與國家願景。以下內文摘自前澳洲總理陸克文新書《可避免的戰爭》P.128-132。
2021年11月六中全會通過一份官方歷史評估,宣布其具有「決定性意義」,將「習近平思想」定義為黨新世代的新意識型態正統,正式取代鄧小平過去定義數十載的意識型態。「習近平思想」甚至成為學生必修教材之一。美國未來十年的假想敵,將會是被納入了中國黨章和國家憲法的「習近平思想」嗎?澳洲前總理陸克文《可避免的戰爭》一書提出:唯有黑天鵝和灰犀牛事件同時發生,習近平才有可能會在2022年全國代表大會失去最高領導人的地位。
美台最近的官方互動已進一步激化美、中之間的敵對關係。在烏克蘭戰爭中,中國也特別關注其「無上限」夥伴俄羅斯所承受的苦果。歐洲各國也因北京的支持而疏遠中國。除了外在環境,中國領導人習近平要面對的,還有國內逐漸升溫的局勢挑戰。未來十年,中國的下一步會是什麼?以下摘自《可避免的戰爭》作者陸克文(Kevin Rudd)自序
澳洲前總理陸克文研究中國的政治、經濟與社會生活逾四十年,他是能夠真正洞察領導層心態的極少數人之一,他們的判斷將決定戰鼓是否會被敲響。《可避免的戰爭》一書揭開中美雙方行動的神秘面紗,並對其進行了翻譯與解釋,提供包括雙方在內的全球各國兩強相爭的解套方案。以下是作者澳洲前總理陸克文對中國領導人習近平的看法。
登入【免費報名】兆豐證券 X 天下文化 生活理財講座 (台北)
首頁
暢銷書
收藏
購物車
會員中心
Facebook
Line
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