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註冊
結帳
金錢心理學(暢銷增訂版)
沉浸式經濟
不吵架也能贏的溝通術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退休後,很多人反而因為金錢、家庭和健康而感到更焦慮。理財作家嫺人在《有錢到老後》中提醒我們,不必事事追求完美,也不必跟別人比較,而是學會在有限的資源與時間裡,做出最智慧的選擇,享受每一次旅行、每一段陪伴,讓人生變得更自在、有溫度。
關閉
1965年出生於馬來西亞,6歲開始學習擊鼓,10歲正式拜師學習中國武術,浸淫在武術與擊鼓的世界超過20年。 1983年8月來台就讀台中體育技術學院(原省立體專)國術科。
1987年9月參加南非洲、中東青訪團。1988年畢業之後,加入台北民族舞團。1992年進入雲門舞集。1992年12月初次赴印度,學習靜坐及領悟「活在當下」的智慧。
1993年6月受劉若瑀之邀,擔任優劇團「擊鼓指導」,以「先學靜坐,再習擊鼓」的方式,改變了劇團的體質,奠定了優人以擊鼓與武術的表演形式基底。
1994與1996年分別帶著優人旅行印度,從此多次進出印度與西藏,時時探尋心靈的故鄉。
黃誌群認為,表演和打坐的境界並無二致,都是「活在當下」,他說:「表演不是向外投射的力量,而是內在自我的探尋。」
在印度,聽見一片寂靜
音聲直接以心輪聆聽,完全沒有透過耳朵這個器官的媒介。
你想重複製造過去的歡樂,因此你把『想要』投射到明天,企望延續重現過去的歡樂。然而,過去的永遠不會再來
「印度是一個讓人猜不透的地方,以文明的眼光,難以揭開她神祕的面紗......」「瞭解印度最好的方式,就是自己去親身經歷,除此之外,說什麼都多餘。」
立即報名!嫺人《有錢到老後》新書分享會,打造不怕窮的退休生活
首頁
暢銷書
收藏
購物車
會員中心
Facebook
Line
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