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註冊
結帳
改變談判賽局
逆轉內耗
不吵架也能贏的溝通術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退休後,很多人反而因為金錢、家庭和健康而感到更焦慮。理財作家嫺人在《有錢到老後》中提醒我們,不必事事追求完美,也不必跟別人比較,而是學會在有限的資源與時間裡,做出最智慧的選擇,享受每一次旅行、每一段陪伴,讓人生變得更自在、有溫度。
關閉
1975年出生,現任慶應義塾大學經濟學部教授。
羅徹斯特大學Ph.D.(Economics),歷任橫濱市立大學、橫濱國立大學、慶應義塾大學助理教授,2014年起擔任現職,2015年榮獲義塾獎。專長領域為制度研究,例如:更能反映人們意見的選舉方式、可提高售價的商品競標方式,以及巧妙連結人與組織的配對方式等等,曾發表多項國際論文。著有《如何設計市場機制?從學生選校、相親配對、拍賣競標,了解最新的實用經濟學》(經濟新潮社)、《社会的選択理論への招待》(日本評論社)、《多数決を疑う》(岩波新書、榮獲2016中央公論新社新書大獎第四名)等書。
失控的多數決
想要正確使用多數決並非易事。不過,如果不求正確性或是決定無關痛癢倒是無妨,因為多數決非常適合用來決定無關緊要的事項。
我們從小就被教導使用多數決,但直至長大成人為止,都沒有人告訴過我們正確使用多數決的方法。每當有重大事項要付諸決議時,總是採用多數決,卻幾乎沒有人質疑過,我們為什麼要採取多數決?
立即報名!郭強生 私散文分享會,用文學和生命對話
首頁
暢銷書
收藏
購物車
會員中心
Facebook
Line
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