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作者從事基金研究多年,並擔任投信投顧公會「共同基金績效評比計畫」主持人,對基金相關理論實證乃至市場運作發展,皆有相當深入的了解。
他以幽默詼諧的筆觸,針對讀者最迫切需求的基金資訊,如:什麼是基金;如何選擇、購買基金;如何一步步進行基金投資,累積退休金及子女教育基金……等,提出詳盡的解答與中肯的建議,無論是初入門者,或是專業基金經理人,都將大有斬獲。
序
自序
第1課 個人理財基本原則
第2課 共同基金能否打敗市場
第3課 簡介共同基金
第4課 形形色色的基金
第5課 善用基金評比資訊
第6課 建構基金投資組合
附錄
一 如何購買基金
二 現值表、年金現值表
三 各投資工具及投資組合之報酬率相關資料
四 87年12月份共同基金績效評比表
五 退休金計算相關法規節錄
六 各投信公司電話、地址及網址一覽表
序
許立慶(中華民國證券投資信託暨顧問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
基金投資已是國人主要理財工具之一,由各種客觀的統計資料都顯示出,只要長期分散的投資優良的共同基金,則報酬率不但遠比銀行定存高,而且也比股票市場好,因此,如何選擇基金及建構基金的投資組合,便成為從事基金理財的最重要課題。
本書的作者,邱顯比教授是從事國內基金研究的先驅者,在民國八十一年便進行了國內第一個有關海外基金投資人的大型研究計劃,其後,又長期擔任台北市證券投資信託及顧問商業同業公會基金績效評比計劃主持人,因此,邱教授可說是台灣共同基金業發展的最好見證人之一。
而在其新著《基金理財的六堂課》中,邱教授利用許多其親身經歷的有趣的小故事,來說明基金投資的觀念,因此,讀起本書趣味十足,一點都不會有理財書籍常有的枯燥單調。但另一方面,邱教授卻也一秉其教學的態度,讓本書有十分嚴謹的架構,而且深入淺出,實在是一本讀起來輕鬆,而又很實用的基金理財書。尤其是本書的第五章有關基金評比資訊,由於邱教授擔任投信投顧公會基金評比計劃多年,因此本章不但資料豐富,而且客觀公正,非常值得投資人仔細研讀,以決定如何選擇基金,第六章建構基金投資組合,也是理論實務並重,並於想要建構基金投資組合的投資人,有十分的參考價值。
總之,本書是一本讀起來活潑輕鬆,但是內容又是架構嚴謹,深入淺出的基金理財佳作,故樂為序,並向投資人鄭重推薦。
自序
邱顯比
我想寫一本架構嚴謹,但是大家都看得懂的理財書。投資理財是每個個人、家庭的基本需求,就如食、衣、住、行、育、樂一樣的重要。坊間投資理財訊息看似眾多,但水準參差不齊,中間更夾雜不少錯誤訊息,對於絕大多數非財務專業的人而言,常有迷失於原始森林的茫然感覺。筆者從事基金研究多年,對基金相關理論、實證乃至市場運作、發展,皆有相當完整的了解。在國內市場的參與上,筆者與李存修教授共同接受中華民國投信投顧公會委託定期對所有國內投信公司發行基金進行績效評比,從經年累月接觸資料與業界人士中,培養出對市場敏銳的感覺。怡富、富邦的專家理財系統的建立過程,進一步刺激我發展個人理財完整的邏輯架構。擔任國內三大退休基金(勞退、退撫、勞保)委員的職務則讓我對資產分配、現金流量配合原則有深一層的了解。
共同基金是一般人理財最好的工具,也是世界共同的潮流。經常有同事問我共同基金相關的問題,同為財務博士,因為術業專攻不同,他們問我基金就如同我向他們請教票券、衍生性金融商品、保險一樣的自然。每星期總有好些我認識或不認識的人乃至媒體記者問我關於基金的種種問題:從什麼是基金?如何選擇基金到投資時點選擇……。一再回答這些問題,讓我體會到台灣民眾對於理財、共同基金的資訊仍存在非常迫切的需求。這些需求可以概分為兩個層次,一個是「怎麼做?」,一個是「為什麼?」。尚未人門及初入門的人需要你一步步告訴他如何選擇、購買基金,稍有經驗的人想知道為什麼?大部分人的理財知識是片片段段堆積起來的,到了一個地步,就發現缺乏一個一貫的邏輯與架構。而在累積的過程中,或多或少會夾雜一些錯誤的認知。例如前一陣子很暢銷的一本理財書,教人「隨便買、隨時買、不要賣」。其中「隨便買」在目前台灣的環境中就是錯的,該書作者沒有把市場結構對市場效率的影響想清楚,就直接把美國經驗原封不動搬過來。
我想在這這本書裡讓讀者建立一套理財、基金投資的完整架構,這個加構是理論、實務圓融後化繁為簡的思考邏輯。另外,根據這套邏輯,我會告訴讀者如何一步一步進行基金投資,如何累積退休金及子女教育基金。為了讓讀者易於吸收,「怎麼做」及「為什麼」會儘量放在同一章節,讓每個章節具有相當獨立性,讀者每讀完一節,就有一節的收穫。
這本書最初構思於一年半以前,當初想得很簡單,以為只要把我在台大財金系所開的「基金管理」課程內容稍加整理即可。為此,我的前任助理連陽華小姐每次上課時都幫忙錄音,並且花很多的時間整理筆記。但是當時我真的要一章章、一節節開始成稿時,才發現錄音與文字屬性差距太大,筆記又比較適合教科書,對一般讀者稍硬了些。幾經思量,終於決定放棄已有的材料,整本書從頭開始寫,而且寫時桌上不放任何參考書,以免為其所限。真正開始動筆是去年七月在西雅圖渡假的三個星期。夏天的西雅圖是人間天堂,藍天、綠樹、廣闊平靜的湖水、清涼的空氣,加上終年積雪的雷尼爾山(我稱之為夢的遠山),我們一家四口每天晚睡晚起,東玩玩西逛逛就好像回到故鄉一樣快活。
女兒在作暑假作業時,我也寫點東西,寫完就拿給太太看,如果她說看不懂,我就知道必須改變一下表達方式。七月底回到台灣後開始密集的寫作,這次的感覺順了,一天大約一小節的速度前進,在西雅圖試筆的東西,又大半都捨棄。一面寫、一面把相關的笑話或諺語加入每節前面或後面,我希望笑話可以讓讀者忍不住一直翻下去,在不知不覺中,已經看完一本書。書寫到後半部,雖然時間壓力很大,但卻逐漸有一種自由自在的快樂。我隨心挑選自己喜歡的例子、笑話、格言,用不同的方式切入主題,感覺有點像電台深夜節目的主持人。
生平第一本書,心情很奮奮,花了許多精神,希望這本書能成為台灣各個家庭書架上必有的投資理財經典之作。希望我下次回答問題時,可以假設你已經讀完這本書,我們可以探討更深入的東西。完成這本書,要感謝的人很多。這本書的發想與方向,受益於許多出版界朋友的意見與鼓勵。天下文化資深編輯高文麒先生從計畫書大綱、文字編輯、乃至最後的行銷計畫全程參與,一路走來合作愉快。謝謝台大財務金融研究所游欣慧、曾瓊滿、林家璋、謝佳君四位同學幫忙蒐集第三章的材料。助理范雅芬小姐包辦了所有文稿的打字、編排,隨時提供意見與適時加油打氣,是本書的一大功臣。感謝中華民國證券投資信託暨顧問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許立慶先生專文作序,許先生不到四十歲的年齡擔任怡富集團台灣地區總裁及公會理事長,本身就是一個傳奇,也是台灣投信業發展的最好見證之一。最後,要感謝我的家人與朋友,因為有你們,生命更加燦爛。
一九九九年一月十九日
一九五八年生,台灣省桃園縣人。台大商學系國貿組畢業以後,赴美進修,分別取得華盛頓大學(西雅圖)企管碩士、財務博士學位,一九八九年返台。 現任台灣大學財務金融學系教授,開設的課程包含財務管理、財務理論、財務個案分析、企業合併與收購、基金管理等。專長領域為公司理財、個人理財、共同基金、退休基金、企業購併。 邱教授對於共同基金產業及退休基金產業發展參與相當深入,與李存修教授一同接受中華民國證券投資信託暨顧問商業同業公會(簡稱投信投顧公會)委託,定期進行基金績效評比,使國內共同基金資訊能客觀而透明地向大眾公開。這項評比計畫所做的報告,為國內目前基金績效評比最具公信力者。 除此之外,邱教授長期致力於退休基金的發展,目前擔任中華民國退休基金協會理事長,並曾歷任勞工退休基金監理會委員、公務人員退休撫恤基金管理委員會委員,以及勞工保險基金諮詢委員,積極推動退休制度改革與退休基金管理效率化。曾任台灣大學財務金融學系系主任暨研究所所長、台灣大學證券暨期貨中心主任、台灣財務學會監事、理事。著有《基金理財的六堂課》、《退休理財的六堂課》(天下文化出版)。 讀者可以經由電子郵件信箱,與邱教授連絡: chiushnb@management.ntu.edu.tw 。
1999/02/15
BCB192
天下文化
平裝
14.8×21cm
黑白
957-621-536-6
288
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