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立場不過是群體認同的延伸?《善惡》深度解析脆弱的意識型態如何被操控
你是否相信自己的政治立場是經過深思熟慮後的選擇?根據《善惡》所引用的心理實驗,事實可能恰好相反。研究顯示,我們的政治信念其實非常容易被操弄與扭曲,甚至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為完全相反的立場辯護...
台灣使個人電腦的單價由兩千美元,降到八百美元,讓全球進入低價電腦的時代,「電腦王國」的世界級地位已完全建立。然而,網際網路的興起,為未來產業競爭的模式帶來前所未有的變革。
台灣應如何突破經濟規模的迷思?在軟體價值掛帥的資訊化社會裡,成為「小而美」的贏家。
作者以其在電子業長期的觀察,在本書中,不論對業者或政府,都有前瞻而務實的建議。身為e世紀的公民,你必須讀此書。
第一部 放眼全球電子業
1 從主機板到筆記型電腦的全面勝利
2 從晶圓代工到記憶晶片的突破
3 台灣關鍵零件工業的新希望——LCD
4 運籌服務體系與「虛擬集團」的興起
5 網路時代──您看到商機?還是危機?
6 電子業:資金不虞匱乏的全民運動
7 迎接e Country的來臨
第二部 同心建設科技島
8 單一產業國家
9 電子商務理想的全面實現
10善用全球科技資源
11掌握無線通信市場契機
12完善的國土規劃
13全面性的行銷人才
14產業國際化
15虛擬化電子政府
16調和科技與人文的科技政策
英中/中英名詞對照
欽勇先生兼具產業分析師的洞察眼光與文字記者的生動描述,讓本書閱讀起來既具鑑往知來的參考價值,又動感十足地傳達了高科技產業緊湊的步調。身為高科技產業的一員,我很高興欽勇先生把產業變化的千頭萬緒,整理成這樣一本好書。相信本書將激勵更多的創業家與企業,以台灣的高科技成功經驗為標竿,締造下一波經營佳績。
──吳子倩
台灣電子業經過二十幾年的歷驗,自行發展出的事業經營模式,在作者筆下猶如動人的音符,流暢地呈現在讀者面前。欽勇兄在與產業領袖高度互動的頻率中,以專業的觀察與最具親和力的文字完成本書,尤其高興他在經營《電子時報》的同時,善用報社所提供的最新訊息,為台灣資訊電子業在二十世紀的成就,留下最完美的記錄。
──邰中和
在台灣經濟發展的過程中,資訊工業有效提升了我國的競爭力,同時也在國際上樹立了成功的典範,未來仍將在e世紀迎接新的挑戰。本書作者長期研究台灣資訊產業,因此能超越個別企業的觀點,從整體的角度出發,探討台灣高科技產業的成功經驗,並且提出面對網際網路時代的關鍵課題,值得大家一讀。
──施振榮
作者浸淫產業研究多年,對於台灣電子產業與世界市場之互動關係描述深刻,宏觀的視野,讀來令人不忍釋手。特別是一九九五年以後迄今,台灣產業快速變遷與成長的過程,書中娓娓道來,面面俱到,誠為難得一見的本土佳作。
──苗豐強
台灣資訊產業最近十幾年來的發展,黃欽勇先生是舞台前第一排的目擊者。他曾任職資策會資訊市場情報中心達十二年,一九九七年轉任《電子時報》社長兼總編輯。他的新書《e-Country:打造數位台灣》,為台灣資訊業對社會大眾的貢獻,做了一個很好的簡介。
──張忠謀
台灣從一九九○年代起開花結果的資訊電子業,在即將來臨的數位時代裡,似乎將要面對迥然不同的產業競爭環境。欽勇兄利用多年的產業研究經驗,為台灣資訊電子業描繪出未來的遠景,同時也點出台灣需要克服的產業瓶頸。相信本書不僅產業界人士必讀,希望政界人士、有意參與資訊電子業發展的新興人類,也該透過本書縝密、專業的產業概念,掌握與台灣高科技產業互動的頻率。
──黃鎮台
二十一世記的每一項發展,都深植於電腦科技,而電腦科技的不斷突破,將是社會富裕繁榮的重要推手。任何輕忽電腦科技重要性的政府,都將被屏除在二十一世紀的門外。透過欽勇兄的筆觸,得以一窺資訊電子產業的開闊與深邃,並協助主政者及時修正眼界與政策,以迎接e世紀的來臨。
──劉守成
韓國圓光大學碩士。曾任資策會資訊市場情報中心主任、台北市政府及創投公會顧問,現任DIGITIMES總經理、電子時報社長,為國內知名科技產業媒體人,長期關注國內外科技產業發展的現況與趨勢,曾接受印度政府、泰國政府、英特爾、松下、友達等委託進行專案研究,並獲邀擔任多項世界重大展覽講師。著有《電腦王國ROC》、《打造數位台灣》、《西進與長征》等暢銷書。
2000/08/29
BCB217
天下文化
平裝
14.8×21cm
黑白
9576217296
272
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