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企管

當世界又老又窮
優惠價
$450

當世界又老又窮

全球人口老化大衝擊

Shock of Gray
書籍介紹

★楊志良(亞洲大學講座教授)、胡勝正(中央研究院院士)專文推薦
★吳中書(中華經濟研究院長)、黃孫權(破報總編輯)、詹宏志(PChome Online董事長)、
 管理學大師湯姆.畢德士(Tom Peters)強力推薦!
★一出版即位居美國商管書及非文學兩大書類暢銷書榜
★CNN、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台專訪
★《紐約時報》、《洛杉磯時報》、《出版人週刊》、《科克斯評論》、《高速企業》等專文
 推薦介紹

台灣、日本、南韓、義大利及西班牙,目前是全世界最老的國家群。

預測到了二0五0年,六十歲以上的中國老人若自行組成一個國家,則將成為世界第三大國,僅次於印度和中國本身。

面對即將而來的老人海嘯,你,做好準備了嗎?

當過少的年輕人必須供養眾多的老年人時,那會是什麼樣的景象?當家庭人口逐漸減少,家中的老年人將何去何從?

國家需要數百萬名年輕工人,但在國內遍尋不著時,該如何處理?企業如何爭取年輕員工加入?公司為什麼要捨棄那些老年員工?

人口變遷將如何創造或消滅整個產業?社區與國家要如何調整以因應老年公民的不斷增加?誰將受害?誰將獲利?

你也許知道,世界上的人口正在老化,但你可能不知道有多快。到了二○三○年,六十五歲以上人口將達到十億人。這是人類歷史上頭一遭,五十歲以上人口的數量超過了十七歲以下人口。

台灣目前已是全球生育率最低的國家,在面對小孩越來越少、老人越來越多的必然趨勢下,不僅個人、企業、社會與國家,都應好好正視老化世界的來臨,並做好萬全的準備!

《當世界又老又窮》與每一個人息息相關,尤其是你:
☆你的子女是否比你的兄弟姊妹還少?
☆你是否一直希望自己的外表看起來年輕漂亮?你知道為什麼會這樣嗎?
☆你知不知道有些人原本計畫退休,但現在卻無法退休?
☆你現在需要照顧年邁的父母嗎?
☆你的公司是否在國外僱用年輕勞工,卻強迫國內的老年勞工退休?
☆你之所以投資海外市場,是不是因為這些市場像極了「幾十年前的台灣」?
☆你的成年子女是不是搬回家裡跟你同住?你了不了解老年化世界對他們有何影響?
☆你的公司是不是有兩種薪資等級,一種供老年員工使用,另一種供年輕員工使用?
☆你對七十五歲到一百歲的人有何期待?如果你是這個歲數,你希望自己能做什麼?

泰德‧費雪曼為著名新聞工作者,他生動而機智地報導了世界各地的老年化現象,同時也詳實訪談許多家庭、僱主、員工、經濟學家、老人病學家、政府官員、醫療專業人員、企業管理人員與小企業主。在這本及時、精采而且重要的作品中,作者揭露了全球老化令人震驚而彼此連鎖的影響,也解釋了國家、文化與重要的人際關係何以因此有了變化。

台灣現況│正視世代的不公義 楊志良

推薦序│我願意活著 胡勝正
威廉老爹,你老啦

導論│老年化的新世界
只要我們稍加留心,就能發現老年化的跡象俯拾皆是。孩子越來越少,老人越來越多,世界各地幾乎都是如此。人口老化是個人的、在地的與全球的,我們必須以個人的、在地的與全球的角度進行調適。

第一章│來自佛羅里達州的問候,上帝的等待室
美國各州就像一個被眾神賦予永恆生命卻未能永保青春的人。佛州之所以能預示未來,其中一項原因是,它擁有的老年人口是五十州中最多的。

第二章│長壽簡史
沒有別的辦法比生對時代、生對地方能讓人活得更久。教育、公共衛生、都市生活與人權的進步,以及傳染病的消除,給予人類長壽的喜樂與悲傷。

第三章│老年失憶症:在西班牙發現老化
西班牙是歐盟最長壽的國家。西班牙人典型一天五到七餐的習慣,使人們維持很好的能量補充與社會關係。老化影響了全西班牙,民眾的老化已成為固定不變的公共議題。

第四章│我們如何持續老化?
人的能力開始急速衰退是從五十歲左右開始。衡量老化的方式之一,是對壓力的回應,以及回復原狀的能力。

第五章│日本,太陽消失的國度
與世界其他地區相比,日本人是最晚婚的。日本與義大利、西班牙、南韓及台灣構成世界上最老的國家群。

第六章│欺騙死神
壽命延長的趨勢實際上還會持續多久?各種意見層出不窮,內容之多反映了預測的困難。針對老化的長期未來爭論不休的人士,倒是對一些明確事實具有共識:老年人與極老年人的數量不斷攀升,我們必須努力思索,這些變遷將在未來數十年對個人與全體造成什麼影響。

第七章│螺絲之都的曲折命運:伊利諾州洛克福德
在今日的洛克福德,重新找份新工作通常意謂著要學習醫療照護的技能。當製造業工作在已開發國家中消失時,推動民眾成為中產階級的力量也隨之減弱。

第八章│脆弱、備受呵護、虛弱、仁慈、煩人、甜蜜、昂貴、睿智、孤獨與格格不入:我們如何看待老人?
抱怨社會忽視老人,這種說法很快會成為一種荒謬,因為往後社會絕大多數人將會是老人。然而,年齡歧視發生在每天的社會環境、商業與工作場合中。籠罩在刻板印象下的老人,往往容易產生刻板印象的特質。

第九章│中國:還沒來得及富有就垂垂老矣?
如果這些超過六十歲的中國老人自己組成一個國家,則將成為世界第三大國,僅次於印度與中國本身。當數億中國老人構成的巨浪來臨之時,世代之間的關係將決定中國的命運。

第十章│數代同桌
當你閱讀本書時,你長壽的機會也在增加。世界的老化速度,將會比世界各國政府與國際組織做出的最大膽預測來得更快。老年化的世界裡,教育已經取代大家庭,成為老年的最佳保險。

謝辭
註釋

老年化的新世界

泰德.費雪曼

一本蒐羅了各種故事的作品

我並未如讀者所預期的,寫下嚴格命令形式的、放之四海皆準而供個人遵守的「解決方案」。為什麼?因為本書的目的是,了解個人並將其連結到我們充滿變遷的動態世界之中。唯有如此我們才能了解─這也是我們最需要知道的─如何才能善用這個終將老化的世界。我希望我能捕捉人們每天在關切自己、子女與父母時所帶有的喜愛與厭惡、勇氣與恐懼、創意與絕望─換言之,我希望大家能從這些篇章中看到自己。人口老化是個人的、在地的與全球的,所以我們必須以個人的、在地的與全球的角度來進行調適。當我們思索的範圍從子宮到墳墓乃至於遍及全球時,腦子裡將浮現一些主題:

.全球老化是人類最大的成就,我們不可能做出任何交換來反轉這段過程。
.這項成就迫使我們重新思考,該怎麼做才能在通往老化世界的路上趨吉避凶。
.這點也許令人驚訝,但個人老化也屬於全球事務。
.積極、健康與進取的老人,其活動層面將大為擴展。儘管如此,市場中的僱主與顧客仍將無情地認定,這些經濟上極有價值的老人是無用之人。
.老化的世界是一個越來越依賴的世界。它將導致人口中有越來越高的比例投入於越來越多需要照顧的人的事務上。
.全球老化劇烈轉變了男女關係,反之亦然。
.年齡歧視將付出代價,這個世界總是想盡辦法邊緣化與歧視老人。
.老化的世界使人群在全球移動,而人群的移動造成了全球老化。
.今日的年輕人將生活在明日的老化世界裡,無論結果如何,現在就該做好準備。

美國作家卡絲琳.湯普森.諾里斯(Kathleen Thompson Norris)曾說:「儘管活著的成本很高,但大家還是願意活著。」在老化的世界裡,人們更是願意活著。讓我們拭目以待。

摘自《當世界又老又窮》導論


正視世代的不公義

楊志良 亞洲大學講座教授

不婚、不生、不育的社會

為何不結婚?過去十幾年來,從李登輝前總統到現在,我們每年經濟都有正成長,但大家的薪資卻沒有跟著成長,大學畢業生的薪資反倒較以往還少。錢到哪兒去了?代表我們的財富分配明顯不公。我們勞動(亦即所有就業的人)的所得沒有增加,就業的勞動價值沒有了,都讓投機客給賺走了。房地產、股票之所以會漲價,都是由於勞動者的努力,才讓這些人得以賺取大把鈔票,因此,所有的經濟成長,起碼要有一半需歸功於勞動者。

我們的財稅政策有很大的問題。比方說,政府為了讓電子產業興盛、將產品外銷到國外,因此參加了WTO、採取關稅減讓,不讓人抽我們的稅。但是反過來,國外賣給我們傳統產業、農產品,我們也不能給人家抽稅,如此一來,傳統產業必定吃虧。電子產業賺那麼多錢,是因為傳統產業放棄了關稅。照理說,多賺到的錢,理應補償傳統產業缺失的部分。但我們卻沒有這樣做。因此社會上普遍覺得,打拚了半天,還是看不到前景,所以不敢結婚、不敢生小孩,如此一來,我們的未來會變成什麼?

「拚經濟」應該是手段,而非目的。真正的目的應是每個人的健康快樂。如果只為了拚經濟而不重視目的,結果會造成財富的不公、生態的破壞、環境的污染、社會的不安。現有財稅政策的錯誤在於,大家努力經濟成長的果實,沒有合理地分配,這是最大的不公義。

摘自《當世界又老又窮》台灣現況


我願意活著

胡勝正 中央研究院院士

經濟安全與長期照護問題

台灣的長期照護正在起步,又要壓低成本,乃至淪為外傭的市場,使有志照護服務者卻步。因此,日本照護服務專業化的作為,甚有值得學習之處。在重男輕女的中國大陸〔第九章〕,因「一胎化政策」而「未富先老」,發現女兒還是比較好,比較願意提供父母金錢與情感上的支持。

一般有關老年經濟安全的政策重點都放在社會保險。二○○八年金融海嘯,很多個人投資者因為購買雷曼兄弟及相關結構型金融商品,損失慘重,甚至危及退休生活。這使得各國政府體認到,社會保險還不足以確保老年經濟安全,必須強化金融消費者保護,對金融商品銷售及理專行為嚴加監理,才能保障個人儲蓄。實際上,亨利與派爾兩位先生〔第八章〕的例子顯示,老人難免有心智缺陷或判斷力脆弱的時刻,他們的財富便成為利慾薰心之徒(包括親友在內)的覬覦。除了對理專進行規範,如何避免鯊魚群逼近、合法地詐騙老人,將是政府另一個更大的挑戰。

第八章很精采,大家(年輕人)這樣看待老人:脆弱、煩人、孤獨與格格不入……,做為被如此看待的一份子,我可有話要說!

無論如何,儘管世界可能又老又窮,活著還是比較好!而且窮是可以避免的,重要的是,我們準備好了沒有?

摘自《當世界又老又窮》推薦序

【各界關注】

「人類歷史上從未有一個社會,沒有戰爭、沒有重大飢荒、沒有重大傳染病、沒有經濟上的大崩盤,但卻在這麼短的時間內,不結婚、不生育。這是台灣今天面臨的最嚴重問題,卻少有人注意。」

──楊志良,亞洲大學講座教授


「本書蒐集了許多活生生的個案、有血有淚的故事,來描寫人口老化對世界衝擊及其因應策略的多元和複雜性,給讀者上了一堂不但有感、而且震撼的課。」

──胡勝正,中央研究院院士


「想知道最新最即時的大趨勢?讀《當世界又老又窮》就對了!」

──湯姆.畢德士(Tom Peters),管理學大師


「誰會想到美國的老年人口促成了全球化?泰德‧費雪曼這部引人入勝的作品(實際上是一連串故事)讓人心神不寧,尤其當我知道世界人口逐漸老化之後,世界可能變成什麼模樣時,心中更是難以平靜。《當世界又老又窮》所做的觀察不僅具有啟示性,而且極為深刻。」

──艾力克斯寇特羅茲(Alex Kotlowitz),
《這裡沒有小孩》(There Are No Children Here)作者

泰德.費雪曼 作者
普林斯頓大學畢業,著名新聞工作者,著有《紐約時報》暢銷書《中國企業無限公司》(China, Inc.)。他的文章與報導刊登於許多世界知名的報章雜誌上,包括《紐約時報雜誌》、《今日美國報》、《錢雜誌》、《國家地理雜誌》、《星期日泰晤士報》與《芝加哥雜誌》等等。他經常參與重要的廣播節目,而且在美國國際公共廣播電臺(Public Radio International)的「市場」(Marketplace)與「美國生活」(This American Life)節目擔任評論員。費雪曼擔任史丹佛大學長壽研究中心的訪問學者,同時也是達特茅斯大學塔克商學院(Dartmouth’s Tuck School of Business)的全球管理人才計畫主任兼講師。他也是一名演說家,聽眾廣布世界各地。費雪曼曾經在日本和印尼工作與生活,現居芝加哥。
黃煜文 譯者
1974年生。專職譯者,譯有《耶路撒冷三千年》《我們最幸福:北韓人民的真實生活》《文明:決定人類走向的六大殺手級Apps》《金錢與權力》《如何改變世界》與《最純潔的種族:北韓人眼中的北韓人》。

2011/10/21

BCB464

天下文化

軟皮精裝

14.8x21cm

黑白

9789862168264

462

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