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立場不過是群體認同的延伸?《善惡》深度解析脆弱的意識型態如何被操控
你是否相信自己的政治立場是經過深思熟慮後的選擇?根據《善惡》所引用的心理實驗,事實可能恰好相反。研究顯示,我們的政治信念其實非常容易被操弄與扭曲,甚至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為完全相反的立場辯護...
克里克,1962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得主,DNA雙螺旋的發現人之一,與華森共同開啟分子生物學時代之後,再進入認知科學、神經生理學的領域,探索「意識」的奧秘。
本書是作者集多年研究成果,提出的大膽假設;他從「視覺」出發,以唯物的觀點,理性分析大腦的運作模式、注意力與記憶的特質、知覺的形成,並藉科學實驗來印證「我們的心靈與意識,純粹是神經細胞與一些化學分子的總體表現」,這種令人驚異的假說。
前言 追尋「心」的方向 克里克
導讀 心海奇航 李國偉
第一部 一切都是神經元的傑作?
第一章 通往意識之路
第二章 意識與靈魂
第三章 看,這世界
第四章 都是錯覺?
第五章 剎那與永恆
第六章 捕捉瞬間影像
第二部 打開黑盒子
第七章 頭腦地圖
第八章 了解神經元
第九章 進行實驗
第十章 映入腦中的影像
第十一章 傳進心中的意識
第十二章 世界完全失去了色彩
第十三章 神經網路
第三部 構築心與視界的藍圖
第十四章 尋找視覺意識
第十五章 微笑的赤夏貓
第十六章 先知的預言
第十七章 祕密藏在頻率間
第十八章 克里克博士的主日彌撒
後記 我思我在的自由意志
附錄 感謝 克里克
譯後記 謝明勳
長度、時間和頻率的單位
名詞注釋
延伸閱讀
圖片來源
追尋「心」的方向
克里克
凭本書要談的是如何以科學根據來解釋意識的祕密。對於這個問題,我並沒有提出一個清晢的解答,我希望我能,但目前要做到這一點似乎太困難。當然有一些哲學家誤以為他們早已解開這個祕密,但是在我看來,他們的解釋還稱不上是科學的事實。
在這本書裡我試圖描繪意識的一般性質,並提出一些該如何透過實驗來研究它的想法,我會提出特別的研究策略,而不是已經發展完全的理論。我希望了解的是︰當我在「看」的時候,我的腦中正在做什麼。
為了策略上的原因,我故意不提許多讀者喜歡聽到的,例如跟意識相關的題目,特別是如何定義它。這項嘗試也許會令一些讀者失望,但贏得戰爭的方式,並不是給「戰爭」兩字下個精確的定義,而是必須有優良的軍隊、上等的武器、好的戰略,然後傾全力打擊敵軍。同樣的道理也適用於解決困難的科學問題。
■我的期待
這是一本寫給對科學有興趣、但不是這方面專家的一般讀者看的書,這表示我必須以較簡單、普通的語句,來說明和意識有關的幾個研究領域。話雖如此,某些讀者可能仍會覺得書中的某一部分不大好讀,我在此要先對他們說︰「不要因為不熟悉某些題材或實驗細節太複雜而氣餒,請繼續努力或是跳過那些難懂的部分,其實這些原理都是相當容易了解的。」
至於研究思想及頭腦的哲學家和科學家,會很清楚地知道,我略過了他們最感興趣的許多主題。而儘管這本書比較精簡,我仍希望他們能從我的文章中、他們所知最少的那些章節裡,學到新的事物。
因為大自然是如此多樣化,生物學方面的描述要做到完全真確並不容易,我盡量避免扭曲事實。扭曲別人的觀點,是件不可輕易原諒的事。但有關意識的研究,目前還是少有共識,甚至對問題到底是什麼,也沒有共同的認知,我們如果不能有一些作為出發點的成見,研究就無法展開。讀者可以很清楚地看出我對功能主義者(functionalist)、行為主義者(behaviorist)以及一些物理學者、數學家、哲學家們的見解並不抱樂觀的態度,當然明天我也很可能看出(或是被說服)我思考中的錯誤,但是我今天仍必須盡力而為。書中所要傳達的訊息是︰現在該是以合乎科學的方法來研究意識的本質,以及意識與假設中存在的不朽靈魂之間的關係存不存在的時候了;最重要的,是開始用實驗的方式以及深思熟慮的認真態度來研究意識的時刻了。
■穿越腦科學的叢林
本書分為三個主要部分,第一部共有六章。
第一章以大膽陳述「驚異的假說」作為開始;它是我對腦部研究方式的摘要︰要了解我們自己就必須先懂得神經細胞的作用,以及它們如何互相影響。在前半部,我將談及科學時代之前關於意識與靈魂的思想,和現代關於宇宙的科學知識做一對比,接著簡短地討論一些略帶哲學性的題目,例如化約論(reductionism)、質感(qualia)、突現行為(emergent behavior)以及世界的真實性。
第二章略述意識的一般性質,內容和一個世紀以前詹姆士(William James,1842-1910)及三位現代心理學者所描述的一樣。接著描述意識與注意力和短期記憶間的關係,然後陳述我所作的假設和所採取的態度,以便能確切掌握問題重心,並提出我為什麼專注於「視覺意識」,而不選其他的意識,例如疼痛、自我意識等等。
第三章談到為何大多數人對「意識」直覺式的看法多半是不正確的。雖然我們現在還不能準確地知道當我們「看」的時候,在腦中發生了什麼事,但至少可以描繪出合乎科學的可能方法,來解開這個問題。
第四、五章雖然相當長,但只討論到視覺心理學複雜性的一小部分。這兩章的內容應該能讓讀者了解一些必備的概念。
第二部主要是經大量簡化後關於腦的解說,特別是腦的視覺系統,我儘可能不要把讀者淹沒在太多細節中,但仍然提供了有關神經系統的組織方式及它如何工作的充分資訊。 首先會約略描述腦的構造(第七章),然後是一篇關於單一神經細胞的簡報(第八章),第九章描述研究腦、腦的神經細胞和腦細胞裡的分子的一些實驗方法,接下來的二章略述比較高等的靈長類動物視覺系統的一般本質,第十二章舉例說明如何從腦部受傷病人的研究中取得有用的知識。第二部分以第十三章作結束,這一章描述各種理論上的模型(稱為「神經網路」),這些模型用來模擬一小群像神經元(neuron)這類單位的行為。
第一、二部為第三部提供了必備的知識基石。第三部討論的是各種用來研究視覺的實驗方法;請注意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確實可以解決謎題的方法,但其中有幾個看來相當有希望。第三部分在第十八章結束;這一章討論一些因我的提議而引發的問題;接著是一篇關於「自由意志」簡短且非正式的後記。
■心情交流
在附錄中,我將書中用到的大部分科學術語,做一個簡短的名詞注釋。由於腦中許多活動的規模都與我們日常熟悉的距離和時間尺度不同,所以在名詞注釋前附上一篇關於常用長度、時間和頻率單位的換算短記。
對於希望針對任何主題再做進一步研究的讀者,我提供了一張延伸閱讀的書單,其中有一些適合非專家的讀者,有些則是為專家而寫的;多數的書名後加了有關內容的簡介。另有一張已在專業期刊發表過的論文的參考文獻,這些論文只是所有相關的科學文獻中的一小部分,但是應該足以提供進一步深入探討的開始。我不打算向一般讀者推薦這些論文,因為大部分都寫得很糟,世界上再沒有比科學論文讀起來更難領會、更沈悶的文體了。
我對於來信指出錯誤的讀者最為感謝,但對於一般的通信比較不熱中,因為多數人對意識有很自我的觀點,同時也有不少人覺得需要在紙上發表他們的論調,如果我沒有讀完寄來的每封信,也期望你們能諒解。我習慣只注意一些有審稿制的專業期刊,或聲譽佳的出版社發行的書中所提出的見解,否則一大堆其他人的提議,會讓我無法有效地思考。
現在的我仍在探索這些困難的問題,希望讀者會對這本入門書覺得有興趣。
1997/03/30
BCS030
天下文化
平裝
14.8×21cm
黑白
957-621-364-9
415
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