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科

呼喊
優惠價
$360

呼喊

當今中國的五種聲音

書籍介紹

繼暢銷書《交鋒》後,馬立誠與凌志軍再次聯手,紀錄了中國大陸在文革結束後所併發的各種思潮。

作者將《交鋒》的故事濃縮成「主流的聲音」,另外整合當今四種思潮脈絡「教條主義的聲音」、「民族主義的聲音」、「封建主義的聲音」與「民主的聲音」。

每一種聲音都觸及了社會結構的深層呼喊,讀者可從不同面向與角度,感受大小交鋒迎面撞擊,深切明瞭中國大路當前的態度與想法。

解讀 與自己交鋒 石之瑜
​引言

第一部 主流的聲音
第一章 乍暖還寒
第二章 中南海紛爭再起
第三章 胡耀邦與「文章救國」
第四章 萬里與民心向背
第五章 昔日「逆流」,今日主流

第二部 教條主義的聲音
第六章 冰凍三尺
第七章 忽喇喇似大廈傾
第八章 保守派捲土重來
第九章 鄧小平力挽狂瀾
第十章 大批判烽煙再起

第三部 民族主義的聲音
第十一章 我們對於別人的民族主義不以為然
第十二章 中國涅槃
第十三章 開放的衝擊
第十四章 新冷戰

第四部 封建主義的聲音
第十五章 東方的迷信
第十六章 愈演愈烈官本位
第十七章 儒家學說再度崛起

第五部 民主的聲音
第十八章 潛流激盪
第十九章 民主要走向制度化

附錄 主要參考書目

聽見思潮激盪的巨響

石之瑜

凌治軍與馬立誠兩位作者,繼他們九七年發表的暢銷著作----《交鋒:當代中國三次思想解放實錄》之後,又力作了《呼喊:當今中國的五種聲音》一書,都是在努力紀錄中國大陸在文革結束後的大變動中,所併發出的各種思潮。

在《交鋒》當中,讀者追溯了文革以來「左」、「右」兩條路線的辯論,而在《呼喊》一書中,我們更擴大了視野,作者除了將交鋒的故事已經濃縮成「主流的聲音」一節外,還另外整理出了「教條主義」、「民族主義」、「封建主義」與「民主的聲音」四種脈絡。

就像第一本著作捕捉到的思想火花,在這第二本書當中,兩位藉著銳利的觀察和專業的敏感,把散落的蛛絲馬跡,歸納成了有軌可循的五個面向。在每一個面向,讀者都會看到一些爭論,或不同的角度。換言之,大的交鋒與小的交鋒處處可見。我們不自覺地會進入字裡行間,思索自己萬一身歷其境,會有什麼態度,什麼反應。

仔細品味《呼喊》歸納的這五種聲音當中,可以體會到一些有趣的差別。雖然多數聽到的聲音,是那些發出聲音的人自己所主動爭取要講的,比如反對文革的、民族主義的、教條主義的、民主的等等,但也有一些人,是好像已經選邊站定了,卻不知道自己正在發出一種呼喊。

最明顯的例子,是關於封建主義的聲音,這些聲音來自作者指出的信奉迷信、違法買官的人,故所謂封建的聲音,是當事人用自己的行為講的,不是他們有意識發展的思路,再用筆或嘴提出的。假如真的去問到他們是不是那群筆下人物也會用封建主義來稱呼自己呢?還是他們會用人情關係、心誠則靈、集體利益一些耳熟能詳的說法,來替自己辯護呢?兩位作者恐怕並不容許人們為自己這麼辯護吧!

我們讀者從《呼喊》一書看待新儒家的方式就知道,作者實在忍不住想把它歸類在「封建主義」脈絡裡,可見封建的概念在這裡是包括了絕大多數傳統的東西,所以,人情、心誠、集體等想法,既是舊東西,當然也就只能是封建的了。

可以說,對於作者雖然未曾說明,不過顯然散見全書的立場,「封建主義」這一節給了清楚的啟示,只是這個啟示似乎又不具體。可以確定的則是,作者對各種問題和說法在做評價時的語氣,相當程度應當是受現代化史觀所影響,而且這個現代化的進程儼然是線性的。因此五種聲音似乎有一個共同的方向,偏偏它呼之欲出卻又未出。

或許是作者把「民主的聲音」放在書末的關係,給人的印象是民主、人權降臨神州,厥為此一方向。但作者自己能不能對這個方向那麼有把握呢?可能現在要下結論,還不是那麼成熟吧。無論如何,他們在情緒上的方向是明確的,那就是絕不能留戀過去,而要想前發展。

看到了這一點,就更清楚地掌握全書的脈動,以及在解讀某些隱諱的評論時,更能神入筆端。線性史觀雖然未必能預測出,中國馬上要走的道路具體在哪裡,故作者每次幾乎點到,最後仍然寧可矜持。

可是有時讀來溫和的言語,依舊表露了善惡分明的氣魄。假如在今天,某些新的東西或方向還不能證明是屬於善的一方,最起碼在對待舊事物時,不管民族主義或教條主義,傳統或封建,即使當著某些人不便直接批評,也絕不能不質問、懷疑。

凌志軍 作者
一九五三年生,法學碩士。主要從事中國經濟改革調查與寫作。 《人民日報》主任編輯、主任記者、法學碩士。最近七年連續出版七部著作,全部進入暢銷書排行榜。 近年新作包括: 《成長──發現最好的自己》(時報出版) 《變化──「六四」至今的中國社會大脈動》(時報出版) 《交鋒──當代中國三次思想解放實錄》(與馬立誠合著) 《呼喊──當代中國的五種聲音》(與馬立誠合著) 《沉浮──1989年-1997年中國經濟改革備忘錄》 《追隨智慧──中國人在微軟》 《歷史不再徘徊──人民公社在中國的興起和失敗》
馬立誠 作者
一九四六年生。現任《人民日報》社評論員、主任編員。主要從事中國政治體制改革與經濟體制改革的研究。主要著作有散文集《神通廣大》、評論集《墨中三味》和《交鋒──當代中國三次思想解放實錄》。 

1999/04/30

BGB119

天下文化

平裝

14.8×21cm

黑白

957-621-552-8

354

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