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天地萬物與我們是一體的,所以疼惜萬物,就如同疼惜自己。而其中最重要的,是我們愛護和呵護地球的一念心。──證嚴法師
今年是台灣最大宗教慈善團體慈濟創立40週年,在這個深具意義的日子裡,天下文化與靜思文化共同推出證嚴法師「與地球共生息」一書,暢談對人、對物、對地球的身心靈環保大工程。
多年前,慈濟即以環保志工開始,無論貧富,人人都可以做環保回收工作,不但沈澱自己的心境,也淨化我們的環境,一絲一毫,都不浪費,同時建立起天地人良好循環的互動關係。如今,慈濟已經成為台灣的另類奇蹟,創辦人證嚴法師仍不忘初心,在政治經濟紛亂的世代,呼籲我們更應當靜下心來,反觀自省,使人心的善昇華而出,與地球共生共息,這才是人類永續慧命的最好良方。
【序】大海中的一滴水 釋證嚴
卷一:站在世紀災難中
敬天畏地
成住壞空
大三災小三災
地球老了
龍捲風
國土危脆
幫助大地母親療傷
虛空有盡我願無窮
今天,是過去的結果
談古論今
全球暖化
氣候異常
天子一怒伏屍萬里
填不滿的鼻下橫
四大不調
地大不調
水大不調
火大不調
風大不調
水是大生命
挑一桶水
一輩子沒洗過澡
老阿婆省水
村莊變成大魚池
山脈與水脈
惜水
讓地球靜養生息
生命共同體
臺灣地圖要重畫
土石流
自我環保
永遠來得及
卷二:帶動全球做環保
一手動時千手動
慈濟環保緣起
最昂貴的貧民區
疼惜地球就是疼惜自己
賓士車載回收物
惜福愛物
愛惜物命的住持
回魂紙
用心就是專業
削電線機
資源回收
紙的分類
電器回收
不要丟就不用撿
住在垃圾山
街頭巷尾好修行
草根菩提人間菩薩
最愛看的電視節目
最美的手與感人的腳
百歲人瑞做環保
網咖阿嬤
環保斷惡習
被回收的人生
碼頭旁的鰻伯
身病心不病
單掌疊紙箱
市中心的螢火蟲
環保日不落
小琉球──全島做環保
菲律賓──推動垃圾分類回收
加拿大──熱心參與清潔活動
美國紐約──放下身段誠懇付出
約旦──皇宮也有回收站
馬來西亞──資源回收助洗腎中心
美國聖地牙哥──擁抱地球的菩薩
慈濟環保情
廢土變成儲水槽
擴建大殿與觀音殿
會呼吸的連鎖磚
工地人文
隨身三寶
今天,是未來的歷史
化學成分吞下肚
年輕世代接棒
心室效應
環保五化
以身作則
卷三:淨化身心靈
當瘟疫來臨
警世的覺悟
編織愛的保護網
用齋戒來祝福
世上刀兵劫
愛人類也要愛動物
蠢動含靈皆有情
折翼鳥
有靈性的鴨子
海豚救人
毒素從口入
長養慈悲心
心素食儀
健康食
素食工地
帶著熱便當出門
吃出衛生
新食器時代
大體環保
人體多元捐贈
只有使用權沒有所有權
身體最消福
真正的擁有
心靈環保
心地的水土保持
四季不分明
脾氣影響天氣
淨心滅五毒
五濁惡世
感恩祝福消災禍
三不求
超級心靈颶風
破碎的地球
佛陀灑淨圖
善惡拔河
心都空掉了
清流破濁流
淨化人心弭災難
附錄
一、靜思精舍的環保
二、落實環保建築
放眼天下,災難如此頻仍,許多人認為這是「溫室效應」、「全球暖化」等問題所引起。其實災難的發生,是人禍在先,是人類先破壞了山林,才導致慘重的水患與土石流災情。
所謂「山林」,無林不成山,山有生機,人才能安居,只有復原山之自然生態,做好環境保護,人才能平安健康地生活在其中。而地球上的萬象萬物,都有其自然與平衡的法則──氣候乾旱時,需要雨露滋潤;天氣炎熱時,需要微風送爽……萬物共生共榮,世界才能平安。若能依順道理,自然一切如意順暢。
想想看,全臺灣兩千多萬人口,全球六十多億人,每個人若能省下一杯水、珍惜一件物命,可以省下多少資源,而且地球資源有限,還有多少可供取用呢?所以環保意識要徹底執行,就從我們自身開始!
從一九九0年開始呼籲環保,十多年來,慈濟人將環保理念付諸行動,除了做資源回收,平常也隨身攜帶環保杯、環保碗筷,減少使用免洗餐具,避免造成地球的污染。而慈濟志業體的建築設計,也堅持「綠色建築」理念,包括污水儲存、雨水回收設備,著重環保及資源再利用;慈濟在九二一大地震後,所認養的五十一所「希望工程」學校建築,也無一例外,因為地球上點點滴滴的資源,都要非常珍惜。
我們應該要感恩地球供應資源,使我們的生命得以延續;我們更有責任為子孫保護資源,使他們能過著充足的日子。若是一再透支資源,等於是損害地球的生命,好比人的體力如果透支,就容易傷害身體、縮短壽命。環保觀念需要大力地推動,以全球六十幾億人口來說,假如光是慈濟人去做,的確好像大海中的一滴水。
不過,我們寧願做大海中的一滴水。所以我很感恩全球許許多多的環保志工,以疼惜地球的心來膚慰大地。
慈濟從慈善做起,為的是淨化人心,使天下無災難,但這麼多年來,我們到底淨化了多少人心呢?放眼天下,災難如此之多,更感覺自己的渺小,不知何時才能真正將「淨化人心」的聲音,很徹底的散播到每一個角落,讓每個人都能聽到,將人人本有的那顆愛心啟發出來?雖然許許多多慈濟人不惜一切付出去推動,大家都如此盡心盡力了,但是被啟發的與尚未被啟發的比例,仍然相去甚遠,我怎能不心急?
僅管如此,期待人心淨化、社會祥和、天下無災難,這是我創立慈濟四十年來,年年不變的心願。因為人心一定要先淨化,這世間的紛爭才會止息。
我常說我有三不求──不求身體健康,但求精神敏睿;不求事事如意,但求毅力勇氣;不求責任減輕,但求力量增加!淨化人心是如來家業,雖然擔子很重,我們不能逃避這分責任,必得提起勇氣克服困難,才能達到淨化人心的目標。
佛典中有個小故事,一隻小麻雀看到森林著火了,就用翅膀沾水想要滅火,許多動物笑牠自不量力,但是小麻雀仍然堅持盡一己之力,不斷來來回回想用翅膀的水滴息滅森林大火,其情可感,終於感動了天神降下大雨,撲滅這場大火。
我們的聲音雖然微弱,但仍要繼續努力,濁流再怎麼洶湧,只要清流不斷,持續灌溉,久而久之,我相信,這窪濁水終究會變清。
請大家把握現在,落實在自己的心裡,並推廣到家庭、社區,真正虔誠的動起來,把每個人內心最清淨的愛發揮出去,善業共聚──將每個人的善業累積在一起;好人愈多,所處的地方就愈吉祥。就如在黑暗的室內點一盞燭燈,會有微光,再點一盞又更明亮些,點了千千萬萬盞,室內就會大放光明;要大放光明,不能缺少任何一支蠟燭!
所以,我需要每個人的力量,不能缺少任何一個人,期待眾人廣結善緣,帶動身心靈環保,在此世濁混亂時,才能去亂象致祥和。
災難像一記記的警鐘,人人若能因此啟發悲心,願意去膚慰受傷的大地與人心,那麼黑暗的盡頭,光明就在望了。
一九三七年,出生於臺灣省臺中縣清水鎮。
一九六三年,依印順導師為親教師出家,師訓「為佛教,為眾生」,奉持不懈。
一九六六年,創辦佛教克難慈濟功德會。
一九九一年,獲菲律賓麥格塞塞獎。
二○○一年,獲頒香港大學社會科學榮譽博士學位。
二○○二年,獲頒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學名譽博士學位。
二○○三年,獲頒中華民國二等景星勳章。
二○○四年,獲頒加州美國亞裔聯盟亞美人道關懷獎。
二○○七年,獲頒日本「庭野和平獎」。
慈濟志業在法師慈悲宏願下,逐步推向國際,廣布善與大愛,為眾生拔苦予樂,行於真實的人間菩薩道。
2006/03/16
BGB232
天下文化
平裝
21x15cm
黑白
986-417-640-4
301
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