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科

悲欣路
優惠價
$320

悲欣路

回首大時代的悲歡離合/何步基傳(1919~2009)

Eating Bitter : A Chinese American Saga
書籍介紹

何步基先生是電腦中文化的先驅之一,也是知名醫學家何大一的父親。他出生於江西的富裕人家,由於對知識與學問的熱情,年少時即遠離家鄉求學,不料卻捲入了大時代的動盪,走上意外的悲欣之路。

從一九一九到二○○九年,何步基先生的九十年歲月,歷經抗日戰爭、國共內戰,從大陸、台灣到美國,嘗盡了顛沛流離之苦與悲歡離合之情,但憑著堅韌的生命力與誠樸踏實的精神,突破了種種限制,成就了自己,也成為孩子努力奮鬥的榜樣;他的善良與無私,讓他對家人和老家的親人奉獻了一切,晚年更為提升家鄉的科技而努力不懈。

何步基先生的一生,鏡射了百年來華人遷徙、漂泊的歷史;他的生命,是一則以平凡身影寫就的不平凡故事。

序 在生命的天空裡展翅翱翔 何大一/何弘一/何純一 
序幕 溯記憶之河而上

01 嚴父慈母
02 除了桌椅,我什麼都吃
03 有情人好事多磨
04 人到金山
05 吃苦
06 人在做,天在看
07 落葉歸根

尾聲 道別 
誌謝
譯者話書名
參考書目


在生命的天空裡展翅翱翔

何大一/何弘一/何純一

父親最堅毅的精神就是能歷經萬難而屹立不倒。他在童年期,由於生母是姨太太,飽受歧視。青年時代為了抗日,幾乎徒步千里到大後方求學。到了抗戰勝利,由於國共內戰,他離開了在江西的妻兒,獨自去到台灣,經受了許多他鄉漂泊的苦楚(二十八年後才與江西家人重見)。後來他又遠渡重洋,來到美國深造求學,和他在台灣建立的第二個家分別了八年之久。幾年後他又眼看自己苦心創造的電子中文打字機被竊盜。然而這種種苦難和挫折一點沒讓他灰心氣餒,他不怨不恨,仍然保持他對人世的理想和希望以及對人的誠意和信任。

父親苦盡甘來的日子,始於他將母親(何江雙如女士)和我們從台灣接來美國重聚。後來,中國開放,與美國復交,父親回江西探望他年邁的母親(我們的奶奶)和三個兒女(也就是我們的哥哥姐姐們)。父親雖深知家人多年受盡不可言喻的痛苦,但他對中國並無一絲怨恨。相反地,父親對中國的開放、發展與崛起感到驕傲。父親看到自己發明出來但被人竊盜的中文電子打字機問世,還是覺得很興奮。在本傳記開始撰寫時,父親更是興高采烈,積極與撰寫人合作,提供所有記憶所及的事蹟和各種所需資料,熱情地和我們一起重溫點點滴滴的往事舊夢。

父親和我們家人(他的子孫們)歡聚一堂,他無時不是慈祥歡喜,笑逐顏開。他對我們兄弟們的建樹和成就都十分欣慰,深知我們今天走的這條安穩路,完全是他和母親二人篳路藍縷親手修築起來的。我們更深深體悟到,他和母親給予我們的這份禮物珍貴無比。沒有父親和母親在這片凶波險浪的大海上掌穩了舵,我們怎能抵達現在這光明美麗的海岸?沒有他們兩位老人家辛苦種植,我們今天又怎能在這平和寧靜的綠蔭下憩息?父親到了晚年常歎道:「我真幸運啊,真幸運!」他老人家不知道,我們做為他的子孫才是真正的幸運啊!

中國有兩句古詩最能做為父親一生的寫照:「人生在世應何似,當如飛鴻留雪泥。」父親就是那在生命天空裡展翅翱翔的鴻雁,活了有目的、有意義的一世。他老人家雖已走了,然而在人間,在我們的心田裡,留下了不可磨滅的記憶。本傳記是他勇敢奮鬥的紀錄,藉以感念他贈予我們芬芳長存的精神遺產!

瑪麗亞.緹蓓特 作者
加拿大知名傳記作家,目前完成的十二本著作曾獲得多項文學獎項。現為劍橋大學邱吉爾學院資深研究員。
汪班 譯者
江蘇省連雲港人,台灣淡江文理學院外文系學士,美國西東大學文學碩士。自一九六九年先後於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紐約大學等校教授中國語文與中英翻譯,並以英語教授有關中國文學課程。

一九八八年,以中譯《成長路》一書獲中國「台灣文協文學翻譯獎」;二○○三年,獲紐約市政府頒發「對文化有特殊貢獻最傑出公民獎」;二○○九年外文出版社出版崑曲唱詞,以及故事英譯《悲歡集》(Laughter and Tears)。

現任聯合國語言部中文教師、紐約華美協進社資深語言文化教師、紐約崑曲社顧問兼首席翻譯等。

2010/11/30

BGB307

天下文化

平裝

14.8×21cm

黑白

9789862166406

286

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