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立場不過是群體認同的延伸?《善惡》深度解析脆弱的意識型態如何被操控
你是否相信自己的政治立場是經過深思熟慮後的選擇?根據《善惡》所引用的心理實驗,事實可能恰好相反。研究顯示,我們的政治信念其實非常容易被操弄與扭曲,甚至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為完全相反的立場辯護...
找尋晉身科技新貴的門路,亟思核心優勢如何變身電子商機?或許你祇需掌握自己的Killer App!殺手應用威力之強大足以改造企業、重新定義市場、擺脫敵對公司的競爭,甚至撼動社會、政治及經濟體制。我們見識過個人電腦、電子郵件、網際網路如何重寫商戰教科書。未來,殺手應用還將不斷出現……
本書從殺手應用的觀點出發,訪問許多成功運用殺手應用的公司,整理出十二項數位策略,以實例剖析他們致勝的祕訣,闡述現代企業如何發現、內化、形塑及運用這些殺手應用,轉換企業體質以主導市場。這十二項策略或許違反直覺、挑戰現況,但卻是讓企業脫胎換骨,浴火重生的黃金準則。
序 尼葛洛龐帝
作者序
引言
第一部 什麼是數位策略
第一章 殺手應用
數位科技正在改寫各個產業經濟的遊戲規則;
自認為懂得如何因應的主管僅占少數,
而且根據卡羅爾的說法,
這些自信滿滿的主管也可能只是故做鎮定罷了。
第二章 新經濟
在新經濟世界中,
交易成本正在快速下降,
競爭的障礙正在快速減少,
你的有利條件可能一夕之間就會成為拖累損失。
第三章 數位策略
與傳統策略發展的共通點不多;
數位策略較重視創意與直覺。
它的發展不是少數人的工作,
而是整個組織的任務。
第二部 十二項數位策略
第四章 重建版圖
1、把工作轉交給顧客。
2、搶奪自己的巿場。
3、把每位顧客視為一部分市場。
4、創造價值社群。
第五章 建立新關係
5、以學習介面取代粗糙介面。
6、確保顧客會持續使用,而不是你自己。
7、儘可能開放資訊。
8、把每次交易架構成合資經營。
第六章 重新定義內部
9、把資產視為負債。
10、破壞價值鏈。
11、以投資組合的方式經營創新。
12、雇用孩童。
第三部 運用數位策略
第七章 數位策略的實踐
如果沒有學習能力,
公司將永遠不會成功,
如果一直忽視對改變的需求,
公司將會毀滅。
第八章 重新定義問題
公司必須創造出科技雷達,
供應科技情報來源,
並且選擇投資夥伴,
增強數位策略的能力。
第九章 新的運作模式
如果公司總裁願意走在最前端,
數位科技的擾亂力將會變為助力,
幫助公司在混亂中創造秩序,
自舊資訊中產生新價值。
第十章 探求新領域
如果本書的諸多建議中,
你只能遵行一項,
那麼請接受一位十三歲小朋友的建議:
「玩就對了。」
附錄 參考網址、參考書目
賴瑞‧唐斯
光瞭解新科技是不夠的
數位科技造成一些企業面臨巨大的市場改變,我們過去幾年來的工作,就是幫助他們找出生存之道,甚至進一步善加利用這樣的改變。我們兩人並非偶然才開始這樣的旅程。我們先前投入近十年的時間與安達信顧問公司﹙Andersen Consulting﹚發展大型資訊顧問系統,但這樣的系統只能逐漸改善客戶的營運,對此失敗我們深感挫折。因此,我們開始各自尋找更佳的方法。為此,唐斯曾在策略巨擘麥肯錫公司﹙McKinsey & Co.﹚以及矽谷的法律事務所服務過。梅振家則在CSC Index待過,並參與該公司在企業流程再造方面開創性的努力。
一九九○年代初期,梅振家創立Index Vanguard公司,我們於此再度合作。這家公司有著極獨特的環境,是由美國與歐洲上百家公司的代表所組成的研究論壇,大家齊聚於此探索數位科技的未來趨勢。成員包括了世界各地最有名的科技專家,像是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的創辦人尼葛洛龐帝;個人電腦之父凱伊﹙Alan Kay﹚;電腦設計師與創業資本家貝爾﹙Gordon Bell﹚;Bellcore的研究主管勒基﹙Robert Lucky﹚;蓮花公司﹙Lotus﹚前任首席科學家里德﹙David Reed﹚;以及死之華樂團﹙Grateful Dead﹚的前任作詞者巴洛﹙John Perry Barlow﹚,他同時也是在新興的數位環境中,一位重要的意見領袖。他稱這種數位環境為網際空間﹙cyberspace﹚,這個名詞是取自吉布森﹙William Gibson﹚的科幻小說《神經網路人》﹙Neuromancer﹚。除此之外,公司也會不定期邀請發明家、企業家、社會評論家,以及有豐富體驗的資深主管,參與研究,共同探討下列議題:新媒體的發展、無線通訊的興起、超級電腦扮演的角色,以及電子商務的安全與隱密。
我們在共事期間,親眼目睹了世界改變之劇烈與快速,而許多在策略、計畫與資訊系統發展方面的基本工具,也變得過時,甚至產生不良後果。新的電子市場在一夜之間冒出頭來,出乎所有人長期計畫的預測之外。最新的科技創新不是源自於企業搶奪客戶的競技場內,而是出現在消費市場,在這裡,遊戲電腦商提供給孩童的運算處理能力﹙以及更引人入勝的應用﹚大大超過高階主管的桌上電腦。網際網路暴發性的成長以及令人難以置信的連結力,讓原來企業用來連接分公司、客戶以及供應商的專屬電腦與通訊網路,頓時顯得黯然失色,使它們看起來不像是資產,反倒變為負債。
科技不再是解決之道。它已成為問題所在。
在科技造成愈來愈多混亂的同時,我們也愈來愈清楚光讓客戶瞭解新科技是不夠的。他們必須明白這些重大發展將不只會改變計畫本身,甚至也會改變發展計畫的方法。我們的客戶必須學會利用新科技來開創新商品與新服務,然後在這些發展所創造出的新商業環境中成長茁壯,而不只是去忍受它。
離開Index Vanguard後,我們逐漸形塑出數位策略的基本架構,企業按照這些方法就能發展並推出我們所謂的「殺手應用」﹙killer app﹚。過去兩年我們不斷加以測試及修正;唐斯以個人顧問、演說家與教育家的角度出發,梅振家則擔任鑽石科技夥伴﹙Diamond Technology Partners﹚的合夥人,而這正是一家採用數位策略的新興管理顧問公司。梅振家同時也是鑽石交易﹙Diamond Exchange﹚的創辦人,這家公司是個集合了企業主管以及策略與科技兩方面專家的智囊團。成員包括了像是凱伊、貝爾、里德與巴洛這樣的科技專家,以及企業領袖像是伯格斯坦﹙Mel Bergstein﹚、派恩﹙Joe Pine﹚、史維奧克拉﹙John Sviokla﹚、佐尼斯﹙Marvin Zonis﹚,還有學習大師高爾衛﹙Tim Gallwey﹚。
在發展這些觀念的過程中,我們訪問了數十位高階主管,研究這些公司在利用數位科技的努力中,為何有些獲得大勝,有些卻遭致挫敗。我們與頂尖的公司共同發展數位策略,並且增進他們在尋找、內化、塑造以及利用殺手應用的能力,避免這些公司因錯失良機而面臨失敗。
這些客戶包括了製造商、配銷商、零售商、公用事業、銀行、政府機構以及出版商。他們的產品則包羅萬象,像是汽油、瑞士銀行帳號、浴室磁磚及薯條等。他們的數位策略包括:與客戶建立合夥關係、發展能夠透過公共資料網路販賣與流通的資訊商品,以及將他們的事業由製造商品轉換為提供精緻服務。一路走來,這些公司改變了組織結構、營利模式,並且採取了正確使用數位科技的態度。他們再造了自己的世界,而我們相信,他們也同時改變了你的世界。
尼葛洛龐帝
你的目光
瀏覽一下周邊的景色,你就能夠預測未來。
有時,一直朝正前方看往往會見樹不見林或者錯失掉一些新創意,即使是全神貫注又經驗豐富的老手也會如此,因為這些新創意經常來自周邊出人意表的方位。諷刺的是,你與你的公司愈成功,就愈可能錯失掉這些看似不循常軌的創意。成功有時也可能是你最大的敵人。
於是唐斯與梅振家出現了。他們要你稍微暫停主觀的判斷,回過頭來,與他們一同窺探數位市場的究竟。如果你無意移轉自己的目光,他們會用以下的話讓你轉動:「寧可自行毀滅,也不要被別人吞噬。」你最好相信。即使你不屬於任天堂世代,現在也該是瞭解數位世界的時候了。
當我用幾個簡單的字眼就可以解釋某件事時,最能夠理解其意義。在《數位革命》﹙Being Digital﹚一書中,我以「位元」與「原子」描述世界,就是最好的例子。事實上,在描述數位世界時,位元與原子的分野愈來愈明顯。人們很快就瞭解到那些沒有重量、大小、形狀、色彩,卻能以光速移動的零與壹的重要。
隨便舉個例子:製作更多位元的邊際成本是零。你無需任何庫存。你可以同時販賣與保留它們。原版與拷貝毫無差別。它們不受海關的約束。政府無法知道它們在何處。管制者無法定義合適的轄區。即使最小的公司也會受到全球位元市場的歡迎。
在一生中,我還未碰到誇張宣傳與含蓄描述同時出現;不過我們現在看到的情況正是如此。我深信我們的曾孫輩在回顧過去時,一定會不解為何我們看不清?為什麼老祖宗沒有看到迎面而來的巨大風暴?一九八七年十月十五日,我在一個雨夜裡降落倫敦市。晚間十一點的電視氣象播報員說,明天將會是「多雲陣雨」的天氣。隔天早上我醒來,卻發現英國經歷了本世紀最大的一次颶風,威力之大讓海德公園中一半的樹木都被連根拔起。氣象預報員怎麼會錯過這麼大的風暴呢?
正如本書所述,傳統經濟模式與商業行為也同樣面臨激變,規模之大不下於芮氏地震儀十級的大地震。我們目前尚未清楚感受到此風暴,還一直認為只是多雲陣雨,原因之一就是數位市場目前規模還小、情勢多變,而且是操控在經濟狀況不太好的年輕小伙子手裡。事實上,如果檢視全球資訊網上的人口統計,你就會注意到在三十到六十歲的人口當中,只有一部分人使用網路。其他這些年齡層的人,我稱之為「數位遊民」,他們都宣稱自己太忙而無法上網。其實真正的原因不是沒空,也不是教育或者是收入的問題。而是因為他們太早誕生,來不及天生數位化。
所有父母都非常清楚孩子成長的速度有多快。他們正是你的市場力量;他們不只是明日的買家,在今天他們也正發揮影響,形成潮流,同時回過頭來教育我們上一代。對於非數位化總裁,其實也就是大多數的總裁,我的建議是先不要理會公司的資訊部門,直接「找個小孩」。以家庭的方式學習數位化世界。然後回到公司挑戰資訊部門,要求他們執行真正困難的計劃。如果資訊部門認為可行,那就表示你的要求還不夠。
你會在這本刺激的書中所提到的故事裡瞭解到原因。如果這些有趣的實例無法讓你信服,那麼請記得人類與狗之間簡單的基本差異:當你以手指指向前方時,狗會注視指尖,而人類則會朝你所指的方向看去。
——尼葛洛龐帝﹙Nicholas Negroponte,麻省理工媒體實驗室創辦人,《數位革命》作者﹚
2000/01/07
BIA012
天下文化
平裝
14.8×21cm
黑白
957-621-644-3
255
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