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企管

LINUX紅帽旋風
優惠價
$300

LINUX紅帽旋風

Under the Radar
書籍介紹

一套原始程式碼公開的軟體,竟能挑戰微軟在軟體市場的獨霸地位?聽起來有些不可思議,但不可否認,Linux已成為資訊產業最炙手可熱的話題。在諸多提供Linux 服務的公司當中,紅帽是最早、也是最負盛名的一家,本書即在描寫這家幾乎已成為自由軟體代言人的公司,如何逐漸站穩腳步,並隱然具備挑戰微軟巨人的姿態與能量。

本書作者羅伯‧楊是紅帽的創辦人兼董事長,他以局內人的角度出發,敘述紅帽如何在資訊產業巨人間周旋,籌集初期的資金;如何將一套原本在玩家與駭客之間流傳的作業系統,引進資訊產業的主流市場;如何影響瀏覽器巨人網景,也將它的瀏覽器程式原始碼公開;如何累積Linux 在市場上的動能,並將之化為股票首次上市時的轟動。

紅帽的故事不僅為開放原始碼運動做了最好的注解,也向眾多消費者許下提供更好的作業系統的承諾。紅帽及開放原始碼,不僅樹立起全新的資訊產業模式,更有可能一舉提升軟體開發的速度,點燃軟體業的爆炸性革命。

前 言
大事紀

第一章 隱隱騷動
最近幾個星期,紅帽接到來自英特爾
至少十三位不同經理的電話;
每一位都聲稱自己是
「英特爾裡唯一瞭解Linux作業系統重要性的人」。

第二章 革命溫床
Linux的成長要歸功於全世界的程式寫手,
這些人是數位樂團裡桀傲不馴的阿瑪迪斯,
他們對權威嗤之以鼻,寫程式為的是自己高興
以及受同行尊敬所得到的尊榮

第三章 資助革命
軟體公司以封閉原始碼挾持消費者,
造成使用者與供應商之間的封建關係。
Linux 給了使用者一個機會,
得以掙脫軟體商加諸身上的專制枷鎖。

第四章 骨牌效應
其他的業界巨人不久也紛紛加入行列,
亟欲成為開放原始碼起義的一份子。
列隊等著投資紅帽的有:
IBM、康柏、戴爾、網威、甲骨文及思愛普。

第五章 異端邪說
傳統的軟體開發模式好比是大教堂,
但是受歡迎的模式卻是發生在市集,
一處任何人都能有所貢獻的開放空間,
這才是比較有效率的軟體開發模式。

第六章 攤在陽光下
一個公開而且以合作為基礎的專案,
可以確保程式碼即使不是很完美,
至少夠清楚,能讓他人瞭解其邏輯,
並且為之做出貢獻。

第七章 諸神與使徒
激動的群眾湧到光禿禿的舞台邊上,
聚光燈照著講台,彷彿樂團主唱即將出場。
當托瓦茲走進體育館,
群眾霎時鴉雀無聲。

第八章 榮譽程式碼
「相較於所有權專屬軟體,
開放而免付權利金的軟體,
對使用者而言更為有用且更具價值。」
這句話被紅帽奉為圭臬。

第九章 新市場種子
電影導演用Linux為《鐵達尼號》製作數位特效;
美國郵政管理局在分發信件時,
採用一套在Linux上執行的商業程式;
而Sega則使用Linux來開發電玩遊戲。

第十章 微軟大恐慌
所有的活動搞得熱熱鬧鬧,
無怪乎微軟會密切監視Linux市場。
這個軟體巨人甚至在公司內部,
成立一個以攻擊Linux為唯一任務的單位。
 
第十一章 進軍華爾街
我們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的成功,
連證券業的老練主管都嘖嘖稱奇。
申購單排山倒海而來,讓我們大為振奮。
股價於第一天就由十四美元飆漲到五十二美元。

附錄
A、在美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的程序
B、懶程式設計師定理

羅伯.楊 作者
紅帽公司董事長。短短四年內,羅伯.楊就帶領紅帽從一家羽翼未豐的小公司,搖身一變成為全球首屈一指的 Linux 作業系統供應商。累積二十年電腦產業的財務與行銷經驗,羅伯.楊在一九九三年目睹 Linux 熱潮的無窮潛力,於是創辦一家以Linux 配銷與登錄為主的公司,並在稍後的一九九五年,與尤英(Marc Ewing)的公司合併組成紅帽公司。紅帽的股票首次公開上市造成華爾街的轟動,不僅一新投資人耳目,也為開放原始碼運動吹起革命的號角。
羅姆 作者
得獎作家及記者,所著暢銷書《微軟世紀大審判》贏得美國「一九九八年最佳非小說類書籍」獎項,並發行九國語言版本(包括中文版)。十多年來,羅姆為許多知名雜誌及報紙寫過專欄,其中包括電腦界知名雜誌《連線》、《互動週刊》、《上方》,以及《洛杉磯時報》、《芝加哥論壇報》及《波士頓全球報》等。
鄭鴻坦 譯者
民國四十年生,籍貫福建。台灣大學商學系工商管理組畢業,美國德州理工大學企業管理碩士,主修管理資訊系統。先後任職於塑膠業、資訊業、百貨業與金融服務業,擔任資訊與作業部門主管。 目前從事自由編譯與資訊電腦諮詢顧問工作。

2000/02/28

BIA013

天下文化

平裝

14.8×21cm

黑白

957-621-665-6

270

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