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直覺外包給AI做決策真的可行嗎?利與弊一次看|《直覺鍛鍊》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本書集結了徐志摩散文遊記共十一篇。除了展現作者豐富的想像力、深刻的鄉土情懷,並透過攝影鏡頭,走進歷史現場;藉由文字與影像交會,重溫先賢過客的足跡;山水融入了文章,文章更活生生成了案頭的山水;讀者同時獲得了視覺的飽足、心靈的滿載與文化的芬芳。
這些作品超越時空,入主經典,除了文本在當代具有獨樹一格的魅力,也必有值得探索、重讀、精讀的層次與厚度。而遊記散文的題材,往往最能忠實反映作者的經歷、遊蹤、生命情境,讓讀者窺見一個時代文化人的身影,以及延伸出來的文化映象與歷史現場。
王力行
去年,「天下文化」出版公司與大陸大雅文化合作出版《余秋雨眼裡的中國文化,攝影珍藏版》,透過攝影鏡頭,走進歷史現場;藉由文字與影像交會,重溫先賢過客的足跡;山水融入了文章,文章更活生生成了案頭的山水;讀者同時獲得了視覺的飽足、心靈的滿載與文化的芬芳。
今年,我們又以二十世紀中國文壇最具經典的散文作品,出版《中國現當代名家遊記散文‧攝影珍藏版》,先精選台灣讀者極為熟悉的朱自清、徐志摩、郁達夫三位名家。
朱自清的〈槳聲燈影裡的秦淮河〉〈荷塘月色〉、徐志摩的〈我所知道的康橋〉、〈翡冷翠山居閒話〉、郁達夫的〈釣台的春畫〉〈南遊日記〉…,這些三○年代清新雋永的文字,不僅是許多人年少時課本的記憶,也是他們一生詠誦的青春回憶。
作品超越時空,入主經典,除了文本在當代具有獨樹一格的魅力,也必有值得探索、重讀、精讀的層次與厚度。而遊記散文的題材,往往最能忠實反映作者的經歷、遊蹤、生命情境,讓讀者窺見一個時代文化人的身影,以及延伸出來的文化映象與歷史現場。
如果這套書的出版能讓讀者產生興趣與共鳴,進而去追尋和思考文化與歷史的脈絡,這將是本書出版的最大收穫。
2002/09/15
BLC015
天下文化
軟皮精裝
14.8×21cm
黑白
9864170384
169
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