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外表平淡無奇的受精卵最後卻繁衍出上億個細胞,並分化成各種功能,各司其職,這之間的變化是多麼不可思議啊!只要想想每個人及其他動物都是經由單一受精卵細胞而來,便不禁要讚嘆胚胎發育真是生物界中一項輝煌的勝利。
研究胚胎發育是為了揭開生命如何形成的謎團。古代哲人已懂得用觀察與推論來解釋胚胎的發育,並引發出先成說與漸成說兩派理論。直到當代,分子生物學的崛起,科學家才得以從最上游的基因調控層次,去探索胚胎發育的奧妙,也因此使複雜、難捉摸的發育研究逐漸露出勝利的曙光。
作者以淺顯的解說及生動的譬喻,將生物學裡最基本、重要的問題介紹給讀者,字裡行間洋溢著推廣科學知識的真摯熱情。內容除了探討胚胎發育問題,還囊括再生、老化、癌症、演化等相關話題,並以海膽、果蠅、蠑螈、青蛙、老鼠、雞等動物實驗為例,闡述深奧的發育現象,令人捧讀之際不知不覺地進入胚胎發育的奇妙天地。書中隨處可見的精彩照片與插畫更加深讀者的印象,彷彿親臨實驗室現場,目睹動人的科學研究成果。
作者寫此書的原始動機,乃是要分享他的見解與科學研究中令人興奮的發現。為此,他確實打了一場漂亮的勝仗!
第一章 喂,受精卵裡有人在嗎?
——馬爾布朗西認為植物種子裡
可能含有無數個迷你小樹。
即使聰明多才的馬爾辟基
也擺脫不了這種觀念,
深信胚胎在雞生下蛋之前就已存在了。
第二章 雕塑胚胎的形態
——發育預設程序的特性是,
指令雖簡單,卻能產生複雜的形態,
好比摺紙藝術,摺紙的方法沒有幾種,
但最後的造型,例如紙帽、紙鳥,就很複雜。
第三章 對號入座—發育模式的形成
——假使能聽到細胞互相交談,
大概只會聽到「你是三十三號。」
「好,你是三十二號,
我會告訴鄰居他是三十四號。」
這種談話索然無味,卻是不可或缺的訊息。
第四章 四肢發育有玄機
——所有高等動物都用同樣的訊號,
差別只在於演化後,
生物對訊號各有不同的反應,
因而鳥類、鼠類、人類的指頭長相都不同。
第五章 進入DNA主宰的王國
——我們可以把細胞核裡的DNA
想成館藏豐富的圖書館,
蒐藏著製造全部蛋白質的指令。
DNA不只帶有製造蛋白質的指令,
還控制何時何地製造何種蛋白質。
第六章 多才多藝的細胞
——所有細胞都是從同一種細胞衍生而來,
這種細胞就是多能的幹細胞。
幹細胞一分為二時,
一個子細胞保有幹細胞的性質,
另一個則朝著不同種細胞的演變路徑走去。
第七章 果蠅,胚胎學家的寵物
——果蠅受精卵不會正常分裂,
只有細胞核每八分鐘左右分裂一次,
二到三小時後,就有五千個細胞核懸浮在細胞質中。
這時候,多核的單細胞胚胎
才開始發育出隔開細胞核的隔層。
第八章 建構腦部的網路
——愈晚形成的神經元遷移愈遠,
所以最年輕的神經元遷移最遠,到了最外面。
遷移的神經元附在神經膠質細胞上前進,
就像我們攀爬繩子一樣。
第九章 變男、變女誰來作主?
——身體組織不論是XX或XY,
只要有睪丸酮分泌,就會有雄性性徵。
因此,胚胎根本說來是雌性的,
只是睪丸酮能將之轉化為雄性。
第十章 只要我長大
——生長板在生長期間保持一定的厚度,
當增殖出來的細胞由骨質取代時,
整個骨骼就會變長。
等到年齡漸長,生長板會消失,
骨骼生長也就完全停止。
第十一章 當細胞氾濫成災
——正常的細胞不會只因一步變化就變成癌細胞,
而是像細胞分化一樣,
要經歷好幾個階段。
癌細胞有自己的發育路徑,
階段之一是獲得永生的能力。
第十二章 老化,細胞的不歸路
——演化的選擇過程只淘汰
會影響繁殖的老化過程和疾病。
一旦繁殖和照顧幼小動物的過程結束,
生存本身就沒什麼天擇的好處了,
所以才會有這麼多攻擊老年人的疾病。
第十三章 失而復得話再生
——這種能再生失去部位的能力,
對先成學派是個問題,
因為如果所有部位在卵裡就預先存在,
那麼再生的新部位是從哪來的呢?
第十四章 演化變奏曲
——形態演化的關鍵變化在於
控制負責細胞空間配置的基因。
黑猩猩與人類的細胞種類並沒有多大分別,
兩者主要的差別在於細胞的空間配置不同。
第十五章 發育的最高指導原則
——比我預期還棒的是,
果蠅和老鼠這麼大不相同的生物,
在基因層次的作用仍然很類似,
這就是發育法則逐漸浮現的輪廓。
名詞注釋
1998/08/28
BWS002
天下文化
平裝
14.8×21cm
黑白
957-621-480-7
213
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