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自然

別讓統計數字騙了你
優惠價
85
$204

別讓統計數字騙了你

How to Lie with Statistics

$240

書籍介紹

常聽人說:「數字會說話。」但是,可別以為所有的統計數字說的都是真話!

不論是新聞報導還是廣告,我們經常碰到類似這樣的標題:「經實驗證明,XX牌牙膏能有效減少23%的蛀牙」、「根據統計,喝牛奶的人罹患某某癌症的機會,是不喝牛奶的人的YY倍」、「某大學調查發現,女性碩士的未婚人數,占所有30到40歲未婚女性的一半」等等。

面對各式各樣的統計數字時,我們必須認知到:讓數字「說話」的是人,而人可以進行操控。十九世紀的英國政治家狄斯累利就曾說過:「世上有三種謊言,就是:謊言,天大的謊言,與統計數字。」現在,《別讓統計數字騙了你》要揭穿各種統計騙術,讓老實人不再上當受騙

譯序 別再上統計數字的當了 鄭惟厚
前言

第一章 有內建偏差的樣本
抽樣研究的結果,不可能比它所根據的樣本還要好。

第二章 精心選擇的平均
沒說清楚的「平均」,幾乎沒有任何意義。

第三章 隱藏起來的小數字
該列卻未列出的數字,常會遭人忽略,結果形同欺騙。

第四章 庸人自擾篇
你一定要牢記有「加減某個百分點」這回事。

第五章 「誇大其辭」的圖
我們的眼睛無法「瞭解」沒出現的部分。

第六章 象形圖    
在嘴裡說著「兩倍」的同時,我在你腦袋裡留下的卻是「八倍」。

第七章 似相關而非相關的數字    
事情常常不像表面看到的那樣,民調結果尤其如此。

第八章 「錯誤因果結論」重新出現    
我們常常會以為,兩件事只要同時改變,就必定有因果關係。

第九章 怎樣利用統計來操控
任何根據稀少案例計算出來的百分比,誤導的機會都不小。

第十章 如何對統計提出質疑    
數據如果是根據人們說什麼而得來的,就會出現很多怪事。

延伸閱讀
名詞解釋

別再上統計數字的當了

鄭惟厚

當初在答應翻譯這本書的時候,沒注意到它是五十年前出版的書,因為在印象中,天下文化的科普書都是走在時代前端的。開始翻譯之後,說老實話心裡有了疑慮。因為書裡面舉出的第一個統計數字的例子,居然是:「1924年畢業的典型耶魯大學畢業生,年薪為25,111美元。」而從後面的內容可以了解,作者提出這個例子,是要說畢業25年之後的耶魯學士,能有25,111美元這樣的「平均收入」,實在是超高的。

我心裡在想,1924年簡直是「古時候」了耶,25,111美元的年薪,也不知相當於現在的多少年薪;這樣是否代表這本書已過時,而翻譯、出版這本書,會不會把天下文化的大招牌,和我的小小招牌(姑且假設它存在)給一併砸了呢?

仔細讀了後面的內容後,放下了心中的石頭,我的翻譯生命不至於因為「遇書不淑」而結束了。因為除了薪水等數字和現代脫節以外,它的內容居然到了現在還全部適用。雖然慶幸招牌不會砸掉,但是身為學統計的人,卻也覺得有點洩氣;幾十年前就有人提醒大家要注意的招式,居然到了現在還是不斷有人在上當,真是叫人遺憾的事情。很希望在這本書面世之後,這種遺憾會愈來愈少。

為什麼有很多人,都會被統計數字給騙了呢?我想是因為:對於有數據支持的論點,大家通常都很容易相信;因為數據給人的感覺很扎實,由它所提供的「證據」,也就變得具體可信。事實上如果取得數據的方式很恰當的話,我們也的確可以從數據當中得出很有用的訊息。

但是讓數字「說話」的是人,話要怎麼說,背後是人在處理拿捏,讀者可能有所不知的是,這中間其實有不小的空間可供「操控」。所以即使數字本身正確無誤,但是經由不同的運用和呈現方式,可以提供給大眾的印象,就會有許多不同的可能性了。還有的時候並不是有人存心操控,而是因為對數據不了解,因此處理不當;雖然這些人比較「無辜」,但結果卻沒什麼不同,一樣會造成誤導。

本書的內容,就如同它的英文書名「How to Lie with Statistics」,是討論怎樣可以用統計說謊。當然目的不是要教大家說謊,而是希望大家能讓用統計說謊的人「破功」。這裡所謂的說謊,不見得是真的在說虛假的事情,而是指藉由一些類似斷章取義、答非所問、或者選擇性呈現之類的技巧,而達到誤導的目的。

和誇大不實的廣告比起來,這些招式其實更為高明;它雖達到了「誇大」的目的,你卻還未必能說它「不實」。書中列舉了各式各樣的常見招式,而且用了很多貼近生活的例子來做說明。比如說有不少廣告會號稱「實驗證明」怎樣怎樣,聽起來很容易令人心動,事實是怎樣呢?如果是規規矩矩所做的完善實驗,的確可以相當程度的證明一些事情,但是廣告中所謂的實驗是否屬於這一類,就頗有商榷的餘地,書裡有談到這些。

我家老大如果比老二的IQ高些,就代表老大較聰明嗎?民調的結果可以相信嗎?如果在牛奶消耗量大的地方、癌症病例比較多,可以做結論說,喝牛奶的人得癌症的機會比較大嗎?這些在日常生活中可能產生的疑問,還有許許多多有趣的問題,都可以在本書中找到答案。

讀完這本書以後,只要你讀的時候腦袋有開機的話,我保證你判斷數據的能力會大大增加。我相信沒有人會喜歡上當的對吧?如果讀這樣一本書可以大幅減低你以後上當的機會,天底下還有更划算的事嗎?

赫夫 作者
寫過多本數學、統計普及書籍,另著有《How to Take a Chance》、《Cycles in Your Life》、《The Complete How To Figure It》等。現在定居在美國加州。
鄭惟厚 譯者

鄭惟厚/統計學專家 鄭惟厚,美國愛荷華大學統計博士,淡江大學數學系教授。著有《你不能不懂的統計常識》,獲2008年吳大猷科普著作銀籤獎,並入圍行政院新聞局第32屆金鼎獎最佳科學類圖書。譯有《統計,讓數字說話》、《毛起來說e》、《統計學的世界》、《看漫畫,學統計》、《機率學的世界》、《別讓統計數字騙了你》等。


蓋斯 繪者

2005/01/31

BWS069

天下文化

平裝

14.8x21cm

黑白

9864174398

200

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