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別再老怪自己走霉運了,
讀完這本書,你會慶幸還好自己不是那個倒楣鬼,
更幸運的是,你已經知道怎樣才能不變成倒楣鬼!
有的時候,人就是會這麼倒楣……
一覺醒來,發現自己竟然睡過頭;
急忙去浴室洗個澡,又不小心滑一跤;
開著愛車趕上班,竟然錯把柴油當汽油;
無奈的去搭公車,好不容易搶到的座位上,
竟有塊口香糖把你的頭髮、衣服黏得一團糟……
誰說你只能埋怨:為什麼每件事都要跟我作對?
其實驅除霉運的妙方,都在這本有趣的科學書裡——
從你該知道的口香糖化學、開車的人一定要懂的加錯油急救法,
到你為什麼老是會睡過頭、忘東忘西、容易迷路、不小心摔跤,
還有電腦為什麼中毒、硬碟怎麼會故障……
只要能從科學的角度瞭解這些東西、瞭解你的身體,
你就會知道該怎麼做,才能讓諸事平安又順利!
理化課本沒教的是……科學一點都不討厭!
序曲 小心,倒楣鬼來了!
07:00 糟糕,睡過頭!
07:10 四腳朝天
07:20 血光之災
07:45 濃煙密布
08:00 茶杯裡的氣爆
08:10 喝到臭牛奶
08:20 泡水怎麼辦?
08:30 禍從天降
08:45 怎麼不見了?
08:55 輪胎打滑
09:10 加錯油啦!
09:20 鼻青臉腫
09:30 甩不掉的口香糖
09:40 落湯雞
09:50 迷失了方向
10:05 小蜜蜂的攻擊
10:15 礙手礙腳
10:35 是誰搞的鬼?
10:45 氣墊鞋嘶嘶響
10:55 爛筆,竟然漏水!
11:05 走錯地方認錯人
11:15 衣服撕破了
11:35 我開了病毒信
13:00 手指頭卡好緊
13:30 硬碟掛掉
14:40 夾到小指頭
17:50 鑰匙掉進水溝裡
18:10 太逞強的下場
18:20 微波釀成了火災
18:30 碎碎平安
18:40 紅酒染地毯
19:00 辣到噴火
19:15 髒東西全吃進去!
19:40 雷電霹靂
20:15 燙出水泡來!
20:45 走調的旋律
21:00 磕掉我的牙
21:45 腳趾頭好痛!
22:00 倒楣日終於結束
理化課本沒教的是……
科學一點都不討厭!
每當我看電視的時候,總覺得有些困惑。我們生活在一個由科學建立起來的社會,但我們對科學的態度卻充滿矛盾。科學家不辭辛勞的努力,使新的科技成熟,使我們的醫療更加可靠,也使作奸犯科的罪犯無所遁形。由於科學家的付出,我們知道自己所在的世界以及身處的宇宙的本質,也瞭解到周遭生命的奇妙;然而一般人對科學的看法卻是很混淆的。
科學不會找你麻煩,而是幫你解決麻煩
我們對科學尊敬、信任,卻也對科學有很大的誤解。愈來愈沒有小孩子願意去研究科學,很多人都認為科學的相關議題既令人費解又無聊。更糟糕的是,很多成人還把科學(或現代科技)當成了自己生活中一些新麻煩的罪魁禍首——如果沒有電腦的出現,我們就不必擔心電腦中毒了;如果科學家不曾發明三秒膠,我們就不會不小心把手指頭黏在一起;如果沒有人研發出超小型的MP3播放器,我們也沒機會把多年的音樂珍藏給掉進馬桶裡……
許多人認為,如果沒有科學,我們的生活或許會比現在簡單得多,也快樂得多。(或許人類會比較無知、捱餓受凍、醫療條件不佳,甚至過著穴居生活,但還是比較快樂。)
我寫這本書的目的,就是為了試著澄清:上述那種對待科學的態度是完全錯誤的。抱怨科學要為一些倒楣事負責,就好像抱怨說話本領要對世間的爭吵負責,一樣荒謬。為了怕爭吵,難道我們應該放棄說話的本領?還是,我們應該多學習與人溝通的技巧?
對科學持否定的態度就等於關上了好奇心的大門,從此不再問「為什麼」。科學只不過是我們用來瞭解周遭世界最好的辦法,而不是一件機械設備或一種特殊技術。科學只是人類所使用的一種簡單的探索程序——如果我能找到足夠的證據來支持某件事或某個想法,我就相信它是真的:如果我認為某種新藥的效果比較好,我就必須去證明它;如果我相信某種材料和熱有一種特殊的交互作用方式,我就必須做一些試驗,證明確實如此。這就好像一名偵探,如果要證明嫌犯是清白或有罪的,就要去蒐集各種證據。科學家也要蒐集證據來支持或反駁某個想法,當支持的證據愈多,這個想法就愈有可能是真的。但是當證據無法充分支持某個想法時,這個想法便要加以修正、更新或改善,然後重新開始驗證的過程。
因此,如果某些事出了麻煩,例如我的車子在路上打滑,或者我把柴油誤加進汽油引擎而把它搞壞了,是不應該怪罪到科學頭上的;我們反而可以利用科學來解釋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有了這些認識,當你碰上不如意的情況時,你會知道該怪的是自己。藉由探究一些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會碰上的倒楣事,同時認識最新的科學知識,你將會打開好奇心的大門,重新體會到科學令人驚奇之處。
請跟我一起,發掘倒楣事的真相
在這樣的過程中,我會讓各位看到科學可以多麼迷人、多麼刺激,只是偶爾有那麼一點討人厭。就算真的遇上了後面這些倒楣事,你至少還能輕鬆的瞭解這個世界的真正本質。
我是怎麼知道這些事的?雖然我很少穿白袍,但卻經常出現在各種專家的實驗室和辦公室裡,像是電腦科學家、生物學家、化學家、物理學家等等。我也常和各種專門技術領域的人士合作,如藝術家、音樂家、建築師、工程師、天文學家、經濟學家和機械人專家。
我本身的研究專長在於各種複雜系統(包括自然界的,還有人工的),專門整合你們所能想像的最複雜的研究,像是基因演算法或人工智慧。我算是很活躍的科學家,負責帶領一個研究團隊,同時訓練很多新進科學家。當然,我也是個平凡人,我開車,喜歡看電影、享受美食,就跟各位沒什麼兩樣。
因為我很喜歡追根究柢、發掘真相,在這本書裡,我將會為大家揭開那些倒楣事情的真相,希望能用科學來為大家解惑、也幫各位消災。
序曲 小心,倒楣鬼來了!
這裡沒有刺耳的警笛聲,也沒有紅、藍相間的閃光燈。看不到警方設的封鎖線,也看不到一群鑑識專家,從設備齊全的廂型車走出來——通常這些專家會提著令人印象深刻的黑色袋子,清一色戴著墨鏡,車窗的玻璃也是深色的,車門關上時會發出巨大的聲響;而他們手上拿的,全都是些沒人知道的先進儀器……
這些全都不存在,你只是孤零零的一個人,你得自己解決在你眼前的一片狼藉——在那張非常昂貴的地毯上,有一塊新的汙痕;你最喜歡的MP3播放器正在洗衣機裡發出咔啦咔啦的聲音;而你的頭髮不知怎麼的,黏到了一塊口香糖。你碰上麻煩了,這時候該怎麼辦?
你可以搬一張椅子過來,把汙漬壓在下面,讓別人看不見;可以很心痛的把溼掉的MP3播放器丟進收放雜物的抽屜裡,和那些壞掉的東西躺在一起;至於頭髮,就剪下一小撮吧。你可以告訴自己,說這就是莫非定律:如果有件事可能出錯,往往就真的出錯。你還可以去買個巧克力冰淇淋安慰自己,跟自己說這些都沒什麼大不了的。
當然,你也可以換個方式,自己來扮演鑑識專家——你可以找一個放大鏡,尋找你所碰上的麻煩背後,有些什麼蛛絲馬跡;這樣一來,你就能夠確實掌握到底是哪裡出了差錯,也會瞭解為什麼出錯。於是,你的生活將不再受到這些麻煩的困擾,就像鑑識專家不會被那些罪犯迷惑一樣,你也會知道該如何正確的處理這些麻煩。現在,戴上你的墨鏡,拿出你的黑色手提袋,為你自己追根究柢一下吧。預備好了嗎?
多懂一點科學,少惹一些麻煩
首先,各位必須瞭解什麼是所謂的麻煩事。我說的,並不是那種需要叫警察、消防隊或救護車來處理的意外事故。我們這裡所謂的麻煩,是在日常生活裡經常會碰到的不如意的事情。就算這些事沒有發生在你身上,就在你閱讀這本書的此刻,在附近的某個地方,也會有某人正碰上這些倒楣事。倒楣事的發生有可能是科技出了錯,或者更有可能的,則是我們使用科技的方式有問題。
我們的世界充滿了各種令人驚訝的發明,從MP3播放器到強力去汙肥皂等等,這些東西都是許多人在科學與科技領域中努力不懈的成果。這些產品發揮作用的地方雖小,卻十分重要,因而改善了我們的生活。不過,許多深入我們生活的科技,都先預設了正確使用的方式。例如,洗髮精用在頭髮上,效果非常令人滿意;但如果潑灑在地板上,就有個倒楣鬼等著摔個四腳朝天。
我們日常使用的各種物品,都是為了某種特定的使用場合而設計的。如果物品出現在不適當的場合,例如把金屬容器送進微波爐裡;或把口香糖放在頭髮上;或是將紅酒倒在地毯上,麻煩就出現了——原本該洗掉頭髮上髒東西的液態清潔劑,變成了腳底下的潤滑劑;放了金屬的微波爐裡,產生可怕的火花,在裡面到處亂竄;頭髮上的口香糖,則變成非常惹人厭的黏著劑,幾乎不可能去除乾淨;地毯上的紅酒,也變成一種頑固的染料,甚至比地毯上的花樣更牢固,洗都洗不掉。
像這類的麻煩事經常在發生,但現在,你已經知道麻煩是怎麼惹出來的了。如果你已經做好心理準備,我們不妨湊近瞧瞧這些麻煩事——想像一連串倒楣事全都讓你在一天之中碰上,這或許是你最諸事不順的一天……
每一件小麻煩的背後都可能有些大道理。然而在科技變得愈來愈複雜的今天,誰能為我們這些門外漢把事情講得簡單又清楚?
這個人就是班特利……
這本書好讀到你很容易記得住,不過建議你還是隨身帶著《不懂科學會倒大楣》,因為你隨時都可能用得上它!
——美國Paisano-Online.com電子報
瞭解是掌控的第一步,而這本書把瞭解科學原理這件事情,變得像呼吸一樣簡單。
——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
雖然這本書裡頭,那個沒有一件事情順利的倒楣鬼有點令人同情,但保證你在讀這本書的時候,臉上始終帶著恍然大悟的微笑!
——美國Amazon.com讀者AAV
國立清華大學核子工程系畢業,原子科學研究所碩士。曾任職於臺灣多個重要的能源發展單位。翻譯過多種科普書籍,包含《費曼手札》、《隱藏的邏輯》、《統計改變了世界》、《幹嘛學數學?》、《物理馬戲團》等。
2009/07/31
BWS114
天下文化
平裝
14.8×21cm
黑白
9789862163870
302
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