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活動精彩回顧】台灣半導體產業造山者 史欽泰院長《十里天下》新書發表,真實呈現史院長無私貢獻、堅持價值的風範

天下文化 | 2025/10/27

《十里天下》是台灣半導體產業造山者史欽泰院長的人生紀錄,他的人生軌跡也是台灣半導體業的發展軌跡。感謝資深文史作家吳淑敏女士的採訪撰寫,還原半導體發展的關鍵決策與歷史現場,更真實呈現史院長無私貢獻、堅持價值的風範。

天下文化於 10/21 日舉辦新書發表會,現場重磅貴賓雲集,包括台積電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曾繁城、清華大學校長 高為元、工業技術研究院董事長 吳政忠、優網通國際資訊董事長 楊秉禾(楊丁元)、世界先進董事長 方略、敦泰電子董事長 胡正大、鈺創科技董事長 盧超群等眾多學術界、科技界巨頭到場支持。


貴賓合影(左起):清華大學台北政經學院講座教授陳添枝王力行發行人、優網通國際資訊董事長 楊秉禾(楊丁元)、清華大學校長 高為元《十里天下》作者史欽泰高希均教授、《十里天下》作者吳淑敏、台積電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曾繁城、工業技術研究院董事長 吳政忠

高教授表示作為一名老師與出版者,對史院長充滿感激之情。一個國家、一個社會一定要有非常優良的教育機構,還需要有許多老師願意投身教育。

史院長有許多機會名利雙收,但他守著這十里天下,影響全台灣,甚至全世界。我們形容史院長是「潤物無聲的一代典範」,意指春雨在夜間悄然降落,滋潤著大地萬物而不求回報。表示史院長的影響無所不在、卻不著痕跡。


高為元校長於兩年前有機會跟史院長一起到美國參加半導體地緣政治論壇,他看到史院長跟家人的互動,反映了真正的一個君子、一個學者、一個創新者的模樣,不只是一個理工男,他充滿了溫度、抱負、愛情。他敬佩史院長總是全力以赴把事情做好,從每次選擇中,培養下次做選擇的能力。史院長對於台灣、對於清華、對於我們下一代貢獻良多。


優網通國際資訊董事長 楊秉禾(楊丁元)盛讚史欽泰為台灣半導體產業做出四大關鍵貢獻,更感謝他願意把這段歷史寫下來。他以「3+1基礎計畫」的概念,歸納史欽泰對台灣半導體產業的四大關鍵貢獻:

一、RCA 技術移轉與自辦工廠建立
二、聯電的成立與推動
三、TSMC 與 VLSI 計畫的誕生
四、(+1)華邦的誕生—自辦工廠的延續


陳添枝教授表示沒有 VLSI 就不會有台積電,當初 VLSI 並不是政府極力支持的計劃,卻是孫運璿院長在他中風前一個月核准的。史院長當時以電子所所長身分親自在行政院報告做這個計畫的目的,這也是後來為什麼台灣有這麼多的 IC 產業以及代工模式能確立。史院長從不誇耀自己有什麼貢獻,若要描述他對這整個社會、國家、產業的貢獻,高教授曾頒發給他的「君子科學家」就非常貼切。


吳政忠董事長表示史院長開創了不只是半導體技術,更包含管理、創意產業等項目,工研院至今仍秉持這樣的想法持續推廣,「目前到世界各國交流,大家都覺得工研院能見度很高,我想我應該代表工研院謝謝史院長這麼大的貢獻。」


兩位作者對談時段,吳淑敏開場先回顧新書的誕生歷程。「院長始終不願讓人誇他是『一代典範』或『領袖』,所以這本書的書名,我們掙扎了很久。」直到有一天,史院長在閒聊中提到:「我的人生,幾乎都在清華周邊十公里以內活動。」一個「十里」的範圍,卻孕育出台灣半導體產業的格局,《十里天下》於是誕生。

談及當年為何放棄美國發展機會返台,史欽泰院長笑說:「這個問題已經被問五十年了。」

他認為,那個世代的共同信念是「使命感」:相信科技能改變國家,願意用一生投入。

史院長自述一生只做過兩份長期工作:三十年在工研院、二十多年在清華大學。

「前半生在工研院,是『自強不息』;後半生在清華,是『厚德載物』。」他認為,工研院讓他理解產業的根本,清華則讓他整理經驗、傳遞精神。

他表示,如今AI熱潮讓家長與學生都焦慮該選什麼科系,「但未來永遠不會照我們想的走,等你真的知道了,往往就太晚了。」

他認為教育的本質,是讓人有「接得住機會」的能力。「學校是打基礎的地方。理工、人文、經濟、管理都要有。等浪潮來的時候,你才抓得住。」

吳淑敏以十年前張忠謀對史欽泰的評價總結:「他事業成功、家庭幸福、朋友眾多,是值得羨慕的人生。」

她說:「十年後再看,這句話依然成立——歷久彌新。」

「創新、誠信、分享」是史欽泰一輩子的信念,他認為「創新」要不斷地創造價值,「誠信」是合作的重要基礎,而「分享」是最終目的,社會、世界才能共同進步。

邀請所有人一起閱讀《十里天下》,像史欽泰院長這樣「為產業存在,為別人效力」的風範,正是台灣能半導體產業能持續站穩世界核心的關鍵。


十里天下

史欽泰和他的開創時代

2025/09/30

$700 $553

登入【免費報名】兆豐證券 X 天下文化 生活理財講座 (台北)

首頁

暢銷書

收藏

購物車

0

會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