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善意與信任》揭示了網路時代中人際關係的變化,探討在市場思維與社群媒體滲透下,傳統的「共享關係」如何被「交換關係」取代,導致信任感下降與人際疏離。從心理學觀點出發,作者指出數位量化與社會比較讓我們愈來愈難真誠互動,也讓自我價值感受到衝擊...
未來仍有變數,這就是為什麼我們依然得學習歷史,該讀《人類大命運》的理由。
文/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器匠
《人類大命運:從智人到神人》的英文書名是「Homo Deus: The Brief History of Tomorrow」,不論中文或英文,都能看出它的主題涉及「未來」,不過本書並非一本描述未來世界的科幻小說,其實全書超過七成,都在描述過去的歷史。(作者哈拉瑞前作正是《人類大歷史:從野獸到扮演上帝》)
在這科學的全盛時代,研究歷史還能有什麼價值?本書開宗明義表示,過往人類的三大問題:饑荒、瘟疫、戰爭,都已威脅大減,再有人死於饑餓或傳染病,多半是人為因素所致。如今世界大半和平,胖死的人比餓死多,愛滋病殺傷力遠不如黑死病。
鼠疫桿菌:伴隨人類5000年的死神
要處理現代社會的問題,與其尋求上帝、傳統經典,或神職人員的幫助,不如交給科學家;而未來的三大問題:長生不死、幸福快樂、演化為神,都與科學的進步息息相關。既然如此,要跟上未來脈動,我們豈不該投入資訊、遺傳學、神經學等實用的學問,為什麼還要花費心力學習歷史?
先回頭看看書名中的「Homo Deus」,Homo 是人屬,我們在生物上屬於 Homo sapiens(智人);而 Homo Deus,意思就是如神一般的人-神人,中文翻譯作「從智人到神人」,可謂信達雅兼備。
從智人到神人,在人類歷史長河中也許只是一瞬之事,但對個人而言,仍是一輩子那麼長。所有未來的變化,都能追溯到過往的累積;人類社會的演變,除了科學不斷突破以外,宗教也一變再變。
要掌握《人類大命運》,務必理解本書所謂的宗教,不是泛靈信仰、基督教,或儒教,而是「維護社會秩序,組織人類進行大規模合作」的工具。人類與動物最大的差別,在於人類可以運用想像力,建構出一個又一個想像中的共同體,而實質上深深影響現代社會的「宗教」,是人文主義。
人文主義以人為本,強調個人自由意志的價值,不需仰賴神的指示。政治上,相信民主;經濟上,顧客永遠是對的;美學上,覺得美就是美;倫理上,順從你的感覺;教育上,為自己而學。人文主義成為現代人的無神宗教,維繫著社會運作,多數人都照此思考、生活。隨著科技進步,加上(自由)人文主義的實踐,人類克服三大問題,迎接三大挑戰,達到前所未有的巔峰。
時至今日,人文主義卻也像歷史上的過時宗教般,面臨基本價值將被摧毀的危機。假如科學研究證實,自由意志只是想像,實際上並不存在?個人的智能有限,新研發的演算法卻希望無限,比我們更認識自己,那麼何不將決定權交給演算法?
要是作者預言的新時代宗教「數據主義」有句口號,大概是「公開透明」(不陌生?當然,它已經漸漸滲入我們的社會了,台灣也不例外)。日常生活皆由演算法決定,有錢人透過科技強化身體……事情將如此發展嗎?沒有人知道。畢竟還有許多未知,像是「意識」,至今沒人能夠掌握,也無從估量其價值。
不論人類有沒有自由意志,至少在當下,我們的所作所為仍足以影響未來走勢。認識歷史,才能知道事情如何演變成現在這樣。智人是唯一具備抽象思維的動物,用想像力建構一切;懂歷史,能提供我們更多選項,也就有機會掙脫過去的魔掌,編織出不一樣的夢想。
未來仍有變數,這就是為什麼我們依然得學習歷史,該讀《人類大命運》的理由。
本文同步刊登於「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器匠」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