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的查理.蒙格!用50個金句看懂窮查理99年的人生智慧|《蒙格之道》
(2023.11.29編按)傳奇投資人查理·蒙格(Charlie Munger)28日辭世,享壽99歲。巴菲特曾說:蒙格讓他從猩猩變人類,如果不是蒙格,他會比現在窮得多。《蒙格之道》收錄了2014至2022年蒙格於股東會上與股東的對話,內容從經濟趨勢到人生哲學,以下精選50句來自蒙格的人生智慧,或許你能從中獲得啟發!
(2023.11.29編按)傳奇投資人查理·蒙格(Charlie Munger)28日辭世,享壽99歲。巴菲特曾說:蒙格讓他從猩猩變人類,如果不是蒙格,他會比現在窮得多。《蒙格之道》收錄了2014至2022年蒙格於股東會上與股東的對話,內容從經濟趨勢到人生哲學,以下精選50句來自蒙格的人生智慧,或許你能從中獲得啟發!
愛瑞克分享,在大量閱讀的過程中,我看到了世界上的人生百態,有如電影般一幕幕上演。年輕時的我,曾自以為是主角,世界是舞台,而上帝是導演兼編劇。進入人生下半場,才漸漸發覺,每個人就是導演兼編劇,因為到最後,終究不會有別人來為我們的人生負責,謝幕之後萬籟俱寂,只有自己面對自己...
擁有超過500萬人訂閱的YouTuber《老高與小茉Mr & Mrs Gao》,在今年11月的影片「人如何成為人」中,導讀以色列歷史學家哈拉瑞暢銷著作《人類大歷史》。以下是《人類大歷史》的精選書摘。
等到認知革命之後,智人有了八卦的能力,於是部落規模變得更大,也更穩定。然而,八卦也有限制。社會學研究指出,藉由八卦來維持的最大「自然」團體大約是150人。只要超過這個數字,大多數人就無法真正深入瞭解所有成員的生活情形。
即使到了今天,人類的團體還是繼續受到這個神奇的數字影響。只要在150人以下,不論是社群、公司、社會網絡、或是軍事單位,靠著大家都認識、彼此互通消息,就能夠運作順暢,並不需要定出正式的階層、職稱、規範。4 不管是30人的一個排,甚至是100人的一個連,其實只需要一丁點的軍紀來規範,就能靠著人際關係而運作正常。正因如此,在軍隊的某些小單位裡,老兵的權力往往要比士官更大,士官長的權勢往往又比尉級軍官更大。而如果是一個小型的家族企業,就算沒有董事會、執行長或會計部門,也能經營得有聲有色。
然而,一旦突破了150人的門檻,事情就大不相同了。如果是一個師的軍隊,兵數達到萬人,就不能再用帶一個排或一個連的方式來領導。而有許多成功的家族企業,也是因為規模愈來愈大、開始雇用更多人員的時候,就碰上危機,非得徹底重整,才能繼續成長下去。
所以,究竟智人是怎麼跨過這個門檻值,最後創造出了有數萬居民的城市、有上億人口的帝國?這裡的祕密很可能就在於虛構的故事。就算是大批互不相識的人,只要同樣相信某個故事,就能共同合作。
無論是現代國家、中世紀的教堂、古老的城市,或是古老的部落,任何大規模人類合作的根基,都繫於某種只存在於集體想像中的虛構故事。例如教會的根基就在於宗教故事。像是兩個天主教徒就算從未謀面,還是能夠一起踏上十字軍東征,或是一起籌措資金蓋起醫院,原因就在於他們同樣相信「神化身為肉體、讓自己被釘在十字架上,救贖我們的罪」。所謂的國家也是立基於國家故事。
兩名互不認識的塞爾維亞人,只要都相信塞爾維亞的國家主體性、國土、國旗確實存在,就可能冒著生命危險拯救彼此。至於司法制度,也是立基於法律故事。從沒見過對方的兩位律師,還是能同心協力為另一位完全陌生的人辯護,只因為他們都相信法律、正義、人權確實存在。(當然,他們也相信律師費這筆錢確實存在。)
然而,以上這些東西,其實都只存在人類自己發明、並互相傳頌的故事裡。除了存在於人類共同的想像之外,這個宇宙中根本沒有神、沒有國家、沒有錢、沒有人權、沒有法律,也沒有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