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與利率新時代將來臨,美元霸權能持續下去嗎?《我們的美元,你們的問題》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自序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高希均教授回顧在台大、清大與中興大學的教學與畢業典禮致詞經驗,分享對年輕人的期許。他強調,畢業生應跨越專業、本土、兩岸、財富與意識型態的門檻,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同時呼籲受過良好教育的人,積極參與台灣現代化與文明社會的建構,兼顧物質與精神的付出,成為具格局與奉獻精神的新世代公民。
《人類大歷史》作者哈拉瑞憂心AI未來的發展,他認為,人類根本不了解這意味著什麼,以及AI接管文化可能帶來什麼後果?

ChatGPT風靡全球,推出僅 2 個月,使用者就突破上億人次。對於AI未來的發展,哈拉瑞憂心「我不知道人類能否在AI面前生存?」
曾著有《人類大歷史》、《人類大命運》、《21世紀的21堂課》(合稱《人類三部曲》)的作者哈拉瑞,近期接受《The Telegraph》的專訪,談到AI未來技術的演進時,他指出,這對民主國家威脅很大,甚至超過專制政權,因為民主依賴於公共對話。哈拉瑞進一步解釋,民主基本上就是對話,人們彼此交談。如果對話被AI接管,民主就結束了。
哈拉瑞認為,AI將發展很快、走得更遠。他判斷,「未來你上網和某人就某個政治問題進行辯論。也許他們甚至給你發送了一段他們自己講話的視頻。但背後沒有人。這全都是AI。」
今年3月,一封公開信掀起高度關注,主因是這封公開信呼籲所有 AI 實驗室應立即暫停比 GPT-4 更強大的 AI 系統訓練至少 6 個月。其中,簽署公開信的名單,除了,也包含了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蘋果聯合創辦人沃茲尼亞克等人。
哈拉瑞認為,新一代的AI不僅僅是傳播人類產生的內容。它可以自己產生內容。他說,試著想像生活在一個大部分文本、旋律、電視劇和圖像都由非人類智能創造的世界中意味著什麼。哈拉瑞指出,人類根本不了解這意味著什麼,以及AI接管文化可能帶來什麼後果?
哈拉瑞說,在新藥投放市場之前,生技公司必須先經過漫長的監管過程。令人感到非常奇怪和恐懼的是,企業可以在沒有任何類似安全措施的情況下,將極具影響力的AI工具,投放到公共領域。
「我們需要理解,AI是歷史上第一個可以自主做出決策的技術。它可以自行決定如何使用。它還可以對您和我做出決策。這不是對未來的預測。這已經在發生。」哈拉瑞憂心。
哈拉瑞簡介
1976年出生於以色列,2002年獲得牛津大學博士學位,目前是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歷史學教授。公認是目前影響力數一數二的公共知識分子。
著作《人類大歷史》、《人類大命運》、《21世紀的21堂課》(合稱《人類三部曲》)以及《人類大歷史:知識漫畫》等書,已譯為65種語文、全球銷售4,000萬本。英國《衛報》讚揚《人類大歷史》一書讓非小說類市場氣象一新,使「聰明的書」人氣大漲。
哈拉瑞擅長研究宏觀歷史的問題,例如:歷史與生物學的關係?智人和其他動物在本質上有什麼區別?歷史是否有正義、是否有明確的方向?隨著歷史開展,人類真的變得更快樂嗎?科學及工業技術在21世紀造成哪些倫理道德的問題?
2019年,他與先生亞哈夫(Itzik Yahav)共同成立 Sapienship 公司,著重於教育及娛樂領域,希望能讓公共對話聚焦於目前全球最重要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