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直覺外包給AI做決策真的可行嗎?利與弊一次看|《直覺鍛鍊》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退休後,很多人反而因為金錢、家庭和健康而感到更焦慮。理財作家嫺人在《有錢到老後》中提醒我們,不必事事追求完美,也不必跟別人比較,而是學會在有限的資源與時間裡,做出最智慧的選擇,享受每一次旅行、每一段陪伴,讓人生變得更自在、有溫度。
 
                明茲伯格指出,「一人作主企業」能夠展現強大領導力,堅定追求一種獨特策略,將自己推進一個受到保護的利基市場。然而,這個優點同時也拖累許多「一人作主企業」。有些領導者太沉浸於細節,以至於未能看見大局。甚至,一旦失去此人,整個組織可能因而崩潰。

沒有哪種組織,能比一個懷抱願景創辦人所領導的組織更機動、更迷人、更生氣勃勃。「一人作主企業」能夠展現強大領導力,堅定追求一種獨特策略,將自己推進一個受到保護的利基市場,難怪許多人渴望加入它們的行列。
創業家往往能從細節中建構宏大藍圖。正如松下電器創辦人松下幸之助所言:「大事和小事都是我的工作,介於兩者之間的事可以委託給別人。」知名傳記作家華特.艾薩克森(Walter Isaacson)在《賈伯斯傳》(Steve Jobs)中寫道:「有些領導者擅長把握整體情勢來推動創新,另一些領導者則藉由掌握細節來推動創新,而賈伯斯則是兩者兼具且堅持不懈,這使得他能夠在三十年間,推出一系列足以改變整個產業的產品。」
然而,這個優點同時也拖累許多「一人作主企業」。有些領導者太沉浸於細節,以至於未能看見大局,例如亨利.福特(Henry Ford)說:「我的顧客可以選擇任何顏色的車子,只要是黑色就行。」結果,最終迎來福特汽車的黑暗時代。有些領導者則是太沉浸於偉大願景,忽視維繫偉大願景所需的細節,例如在蘋果公司創立之初,賈伯斯獨重產品而漠視行銷,艾薩克森寫道:「在他優異的專注能力的背後,往往也會過濾掉一切他不想處理的事情。」
此外,「一人作主企業」太依賴一個人,一旦失去此人,整個組織可能因而崩潰。用一個更生動的比喻來形容,就像一次心臟病發就足以徹底摧毀組織的主要協調機制;即使創辦人仍然掌權,然而一旦他對經營失去興趣,組織也可能迅速衰退。
此外,成功的同時,也可能以其他方式帶來失敗。許多「一人作主企業」因擴張速度超出市場或財務負荷而崩潰,這或許可以歸因於錯估情勢,但更可能的原因是,創業者根本沒有詳加評估或過度自我膨脹。在獲得巨大成功之後,創業者可能認為自己無人能敵,把組織的成功歸因於自己具有某些神奇的天賦,而不是歸因於自己深度投入事業發展的努力。
即使「一人作主企業」成功擴張,為了避免組織原本的敏捷轉變為僵化,組織結構勢必需要有所改變,但有些創辦人可能不願接受這種改變。不只如此,接班問題也是一大挑戰,如果創業者一直以如此強烈的個人風格管理組織,那麼要如何挑選接班人?找得到相同風格的管理者嗎?比較可能的發展通常是,組織得要轉變為另一種結構類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