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與利率新時代將來臨,美元霸權能持續下去嗎?《我們的美元,你們的問題》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自序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高希均教授回顧在台大、清大與中興大學的教學與畢業典禮致詞經驗,分享對年輕人的期許。他強調,畢業生應跨越專業、本土、兩岸、財富與意識型態的門檻,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同時呼籲受過良好教育的人,積極參與台灣現代化與文明社會的建構,兼顧物質與精神的付出,成為具格局與奉獻精神的新世代公民。
在投資市場追求高報酬,並不等於退休就能安穩無憂。退休理財專家嫺人新書《有錢到老後》提醒我們,真正的理財目標不是短期勝負,而是「老了,還有錢花」。書中透過ETF投資、年金規劃,以及完整退休金策略,提供一套可行的理財方案,幫助讀者累積財富、規劃退休,從容迎接老後生活。本篇編輯導讀將帶你理解書中核心概念,並啟發如何打造安心又穩健的退休人生。
投資市場裡,許多人懷抱著成為「贏家」的夢想。過去十餘年,財經出版領域中充斥著各式技術分析、選股與交易書籍,教人如何以專業與策略在股海中搏取超額報酬。然而,這條路上少數人功成名就,卻有更多人在市場波動中一敗塗地。當投資的遊戲被證明只屬於極少數幸運者時,我們應該反思:「我們真正想要的財務自由,究竟是什麼?」
自 2013 年台灣啟動年金改革以來,社會大眾意識到:退休金不再是理所當然的保障。當制度的變動揭露出個人財務的脆弱,人們才驚覺,所謂「退休安全」,其實比想像中更不穩定。投資理財的最終目的,不在於追逐市場短期的高報酬,而是回歸最核心的問題:「我老了,還有錢花嗎?」這場投資的終極之戰,不在市場,而在人生。
我們應該將投資觀念,從「打敗市場」轉向「擁抱市場」,用指數化投資(ETF)搭配紀律性的長期投入,讓時間與複利成為我們最可靠的盟友。然而,有方法,沒有策略是茫然的。在大家逐漸廣泛認知到要用指數化投資來累積財富之後,我們應該更進一步的問:合理的退休規劃是什麼?又應該怎麼做?嫺人的新書《有錢到老後》給出了答案。
她在書中指出,退休規劃的「最後一塊拼圖」——透過「三桶金」架構,將抽象的退休需求具體化,並以「指數化投資+年金規劃+三桶金」構築出完整而可實行的退休解方。
《有錢到老後》不只是一本投資書,更是一場關於人生藍圖的思考。它提醒讀者,財富的積累不能脫離生活的全貌,理財的終點也不該只是數字上的勝負,而是如何安然地老去、從容地生活。
對所有渴望穩健退休的讀者而言,這本書是一份誠摯的邀請——放下對退休的焦慮,重新拾起對未來的掌握;也是一條通往安心與尊嚴的財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