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立場不過是群體認同的延伸?《善惡》深度解析脆弱的意識型態如何被操控
你是否相信自己的政治立場是經過深思熟慮後的選擇?根據《善惡》所引用的心理實驗,事實可能恰好相反。研究顯示,我們的政治信念其實非常容易被操弄與扭曲,甚至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為完全相反的立場辯護...
明茲伯格指出,四種組織類型在現代都很重要,未來亦將如此。當你遇上一個組織時,如何辨識它屬於哪種類型呢?
圖片來源:Pexel
「一人作主企業」、「內建設定的機器」、「專業人員組合體」以及「專案拓荒者」,這四種組織類型有多基本?簡單的說,就是很基本。那麼它們是真實存在的嗎?這個問題的答案,取決於我們對「真實」的定義。本章就來討論這件事。
這些基本的組織類型可以追溯至人類第一次彼此合作的時候。專案型組織往往被視為「我們這個時代」的組織,但事實上,它可能是歷史最悠久的組織類型,起源於智人以群體方式(也就是組成團隊)合作狩獵。隨著人們融入社會,便出現一人作主型組織。我們在前文中提過古美索不達米亞是早期機器型組織的案例,但那裡也存在專業型組織,例如「他們經常從遙遠的地區招募熟練的工匠,這些工匠會依專業組成行會。」
至於各種組織類型的全盛期,如果說現今是專案型組織的年代,那麼一人作主型組織的全盛期大概是君主與封建地主統治的年代。工業革命帶來機器型組織的全盛期,而且重要性始終不減,不過最為普遍的依舊是一人作主型組織。(想想統治者、獨裁者、創業家、企業大亨等諸多名稱,在我的同義詞辭典中,共有二十一個用來稱呼一人作主型組織領導者的詞,光是「主宰者」〔Master〕的同義詞就長達一頁半!可見人們依然為領導權力感到著迷。)專業型組織可能從未有過全盛期,但伴隨專業人員在二十世紀確立起他們的地位,這種組織類型也變得日益普遍。
儘管有著各自的全盛期,但四種組織類型在現代都很重要,而且未來亦將如此,前面四章中舉出許多當前例子可茲為證。當你遇上一個組織時,如何辨識它屬於哪種類型呢?(參見下文專欄)
我們該如何判斷一個組織屬於哪種類型呢?你不妨詢問組織成員關於組織的一些問題,可以在某種程度上或多或少反映出該組織符合哪種類型。
●「基層作業的重要工作,是否大多簡單且具重複性(例如提供量產或大量提供服務)?」若是,這個組織可能屬於「內建設定的機器」。
●「基層作業中最重要的工作是否需要具備一定程度熟練、但頗為穩定的技能?」若是,這組織可能屬於「專業人員組合體」。
● 若最重要的工作——不論基層作業或行政管理部分,是以協作團隊執行,並且得出客製化結果,這個組織可能屬於「專案拓荒者」。
● 除此之外,儘管存在前述情形,若這個組織中的某個人握有絕大部分權力,那麼這個組織可能屬於「一人作主企業」。
閉上眼睛想像一下,哪種具有生命的東西(例如蟻群、大象、蘑菇或樹木)最能形容你的組織?你能從所選擇的比喻中,看出這個組織屬於何種類型嗎?
現在我們已經從組織的結構、形成策略的流程、經理人的工作性質,到它們常會遭遇的問題等等,對這四種組織類型有相當程度的了解。表11-1是根據前面四章內容所做的總結整理,原則上透過這張表就能掌握四種組織的一切特徵。接下來,我除了會簡單的說明這張表,還會針對另外兩個層面——策略流程及管理工作,詳加剖析每種組織的特徵。
圖11-1把這四種組織類型標示在由藝術、技藝及科學構成的管理風格三角形上,「一人作主企業」落在最靠近藝術之處(基於領導者的願景),「內建設定的機器」落在最靠近科學之處(基於規畫分析),「專業人員組合體」落在科學與技藝之間運作(基於證據與經驗),「專案拓荒者」可能較靠近技藝(以經驗為基礎的團隊合作),但也會發揮創意的運用藝術。
許多「流行詞語」(涉及工具、技巧及概念)也經常運用在四種基本組織類型中。例如一人作主型組織經常與「魅力型領導」、專業型組織與「知識型工作」高度相關。機器型組織中與更多詞彙相關,這充分顯示人們在進行組織思考時,機器型組織所占有的主導地位。
圖表11
類型 | 一人做主企業 | 內建設定的機器 | 專業人員組合體 | 專案拓荒者 |
做決策 | 先看(藝術) | 先思考(科學/ 分析) | 先思考(技藝/ 科學,根據證據) | 先做(技藝,根 據經驗) |
策略的形成 | 願景模式 (慎思型觀點) | 規畫模式 (慎思型定位) | 創新模式(浮現 的策略定位及策 略觀點) | 學習模式(浮現 的策略定位及策 略觀點) |
策略 | 利基型,窄範疇 | 成本領導地位 | 定位多元 | 差異化、探索 |
優點 | 反應靈敏、專 注、受指揮 | 效率、可靠、精 準 | 專注、精通 | 創新、靈活、迷人 |
缺點 | 受限制、不牢靠 (找機會) | 無人情味、缺乏 彈性 | 脫節、易衝突 | 缺乏效率、模糊 不明、有偏航傾 向 |
管理 | 鉅細靡遺的管理 | 例外管理 | 外來的管理 | 參與式管理 |
主要管理角色 | 做、交涉、內部 控制 | 控制 | 溝通、連結、交 涉 | 參與式管理 |
表11-1 四種基本組織類型
類型 | 一人作主企業 | 內建設定的機器 | 專業人員組合體 | 專案拓荒者 |
極端表現 | 獨裁制 | 科層制 | 精英制 | 靈活編組制 |
形式 | 以領導者為核心 的樞紐 | 作業鏈上方有指 揮鏈 | 自治的專業人員 集合體 | 由多支團隊構成 的網絡 |
偏好的協調機制 | 直接督導 | 工作標準化 | 技能標準化 | 相互調整 |
結構 | 簡單、彈性、集 權化,能成為一 個大團體 | 制式化、階層制 度、有限的分權 化(權力下放給 分析人員) | 分權化,權力下 放給在大型的功 能單位工作的專 業人員 | 聯絡機制、矩陣 結構,權力下放 給小型團隊 |
標準化/客製化 | 部分客製化 | 標準化 | 訂做客製化 | 客製化 |
環境 | 單純、但多變的 環境,通常組織 規模小 | 單純、穩定的環 境、成熟,受到 外來控管 | 複雜、穩定的環 境 | 複雜、多變的 (高科技)環境、 自動化、流行 |
種類 | • 創業的公司行號 • 新創事業 • 在困境中扭轉的 公司 • 小型組織 | • 大量生產的公司 • 大量服務的公司 • 器具型公司 • 封閉體系 • 地方性生產者 • 活潑的科層制 | • 專業服務 • 手工藝生產者 | • 業務型靈活編組 • 行政型靈活編組 • 延伸的靈活編組 • 巨型專案 • 平台型組織 |
支配作用力 | 團結 | 效率 | 精通 | 協作 |
流行用語 | 魅力、願景、扭 轉 | 穀倉、全面品質 管理、改組、賦 能、標竿、時間 研究、策略規 畫、再造工程、 價值鏈、員額精 簡、微調 | 知識型工作、遠 距辦公、資格證 書、鴿籠式分 類、共治/合議 | 團隊合作、網 絡、矩陣結構、 專案管理、內部 創業、倡議/聲 援、夥伴關係、 學習型組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