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直覺外包給AI做決策真的可行嗎?利與弊一次看|《直覺鍛鍊》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退休後,很多人反而因為金錢、家庭和健康而感到更焦慮。理財作家嫺人在《有錢到老後》中提醒我們,不必事事追求完美,也不必跟別人比較,而是學會在有限的資源與時間裡,做出最智慧的選擇,享受每一次旅行、每一段陪伴,讓人生變得更自在、有溫度。
硬幣這玩意問世很久了,大約在西元前六世紀,里底亞(Lydia)國王克里蘇斯(Croesus)可能是第一個鑄造金幣的人......
各位能不能想像,沒有硬幣生活要怎麼過?不會有投幣式販賣機、投幣式洗衣機,甚至沒有硬幣把戲可看。當然,硬幣這玩意問世很久了,大約在西元前六世紀,里底亞(Lydia)國王克里蘇斯(Croesus)可能是第一個鑄造金幣的人。我們知道這件事是因為在西元前540年,愛琴海薩摩斯島的僭主波利克拉特斯,就因為偽造金幣而犯罪。
在世界大部分的地區,硬幣都是流通的現金。但是有少數地方的人卻喜歡其他的東西,例如:甲蟲的腳、或水果蝙蝠的軟毛織成的羽毛飾物。即使在今天,對斐濟群島某些地區的人而言,海豚的牙齒仍是可接受的通用貨幣。當地的原住民一缺錢,就設法把海豚趕到淺灣,再把這可憐的傢伙用泥土蓋住—這樣,他們的財務危機就解除了。牛隻在很多地方也是通行的貨幣。事實上,英語「金錢」(pecuniary)的字源自拉丁文的pecu,意思就是牛,所以硬幣的正面稱為「頭」(heads)、反面稱為「尾」(tails)。
長久以來,偽幣一直是令人頭痛的問題。認真對付這個問題的大人物當中,以牛頓最有名氣。他晚年擔任英國貨幣鑄造局局長,開始面對偽幣的困擾。他設計了很多防偽措施,使偽幣的鑄造非常困難。但最精巧的偽幣詭計,卻是由一位化學家破解的。在十八世紀,布萊克(Joseph Black)是格拉斯哥大學的化學教授,在某次工作過程中,他注意到當碳酸鈣加熱時會釋放出一種氣體,就是二氧化碳。因此,他仔細度量加熱前後碳酸鈣的重量,這個重量的差異就代表從固體跑掉的二氧化碳。
布萊克這個稱重技巧,帶給他很大的方便,而且不只用在實驗室裡。當時學生在課堂上直接付學費給上課的教授,是很普遍的做法。教授站在演講廳的入口,在學生入場的時候直接收錢。有些有生意頭腦的學生為了少付一點學費,會從支付的金幣上刮點金子下來。但布萊克的學生從來沒有得逞過。這位謹慎的教授在收錢時,總是先稱重看看有沒有問題。
我覺得直接付金幣給教授是個很不錯的主意。隨著教育經費的削減,或許我們可以考慮恢復這種制度。不過一些聰明的學生總是會想方設法動手腳的。
數位編輯整理:陳子揚
Photo:pixabay,CC0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