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與利率新時代將來臨,美元霸權能持續下去嗎?《我們的美元,你們的問題》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自序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在自序中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過去低通膨、低利率的美元時代可能結束,未來10年通膨與利率都有可能上升。美元長期主導全球金融,但面對美國債務問題、政治失能及中國崛起,其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自序回顧歷史金融危機與政策經驗,提醒讀者理解債務、通膨與利率的風險,以及全球貨幣體系未來可能出現的動盪。
高希均教授回顧在台大、清大與中興大學的教學與畢業典禮致詞經驗,分享對年輕人的期許。他強調,畢業生應跨越專業、本土、兩岸、財富與意識型態的門檻,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同時呼籲受過良好教育的人,積極參與台灣現代化與文明社會的建構,兼顧物質與精神的付出,成為具格局與奉獻精神的新世代公民。
擁有九本著作的紐約時報 (The New York Times)暢銷書作家,包括美國國家書評人協會獎 (National Book Critics Circle Award)決選作品《Enemies of the People: My Family's Journey to America》、《Hidden Power: Presidential Marriages that Shaped Our History》、《True Believer: Stalin’s Last American Spy》、以及回憶錄《Paris: A Love Story》。
作為國家公共廣播電臺(NPR)和美國廣播公司(ABC)新聞的前獲獎記者,馬頓將寫作生活與人權促進運動兩相結合。她曾經是一名難民,在國際救援委員會、柏林美國學院和中歐大學的董事會任職。
她是國際難民救援組織(International Rescue Committee)、柏林美國學院(American Academy in Berlin)和中歐大學(Central European University)的董事會成員,曾於保護記者委員會(Committee to Protect Journalists)和國際婦女健康聯盟(International Women’s Health Coalition)擔任主席。她獲頒美國廣播電視最高榮譽皮博迪獎(George Foster Peabody Awards)廣播新聞獎,以及「改變世界的女性」矩陣獎(Matrix Award)和聯合國基金會利奧·內瓦斯(Leo Nevas)人權獎。馬頓在匈牙利出生和成長。她是一個兒子和一個女兒的母親,現居於紐約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