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直覺外包給AI做決策真的可行嗎?利與弊一次看|《直覺鍛鍊》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不論你懂不懂茶,所謂「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素有「茶博士」之譽的蔡榮章,目前擔任茶學研究所所長,他將深奧複雜的茶學、茶藝知識系統化而又深入淺出地表達出來,為初享茶藝生活樂趣的人提供一些基礎的認識,也希望為荒蕪多年的茶藝知識理出一個頭緒。
這是一本茶學入門的書,先是談茶如何採摘製造、各類茶的差異何在,再談泡茶原理、所需的用具,接著談泡茶的實例與茶的歷史文化。有了這些基本認識,就可以開始泡茶、品飲、體會已延續數千年的茶文化樂趣了。
這是一本有心想認識、學習茶道的人,都不能錯過的茶學入門書。
序
一本茶文化奠基的書 李瑞河
自序
蔡榮章
第一章 茶葉的製造
1.認識「茶」
2.製茶過程圖解
3.花不只是看的,喝它!
4.火功對茶的影響
第二章 茶樹的栽培
1.茶樹的種植與採收
2.茶樹品種的問題
第三章 茶葉的認識
1.可愛的烏龍茶有哪些?
2.高級名貴的「白茶」
3.不同的茶有不同的外形
4.茶師傅的難題
5.主要茶葉的分類
6.主要茶類的識別
7.常見茶葉的外形與泡後的葉底
8.從發酵與焙火程度看茶湯顏色
第四章 茶葉的鑑賞
1.冠軍茶如何產生?
2.買茶先看茶乾
3.透過玻璃杯看茶
4.從「香」判斷茶葉的好壞
5.色味任君賞
6.從茶渣看茶的祕密
7.品茗四訣
8.品茗的欣賞境界
9.茶味需要用文字表達
10.茶香哪裡來?
11.茶味哪裡來?
12.不易照顧的茶葉
13.如何買茶?
第五章 茶具的認識
1.全套泡茶用具是什麼?
2.茶壺與茶船
3.茶杯、茶盅、茶荷
4.渣匙、茶巾、奉茶盤與計時器
5.個人用茶具
6.泡茶時的備水器
7.茶葉罐與各項茶具的家
8.如何選組一套茶具
9.喝出「土」味談壺藝
10.茶壺真的不要洗嗎?
11.怎樣才算好壺?
12.養壺之道
13.好壺需要常照顧
第六章 茶的沖泡
1.泡茶三要素──茶量、水溫、時間
2.泡茶用水及水溫
3.用多少茶葉泡多久?
4.第一泡要不要倒掉?
5.誰說隔夜茶不能喝?
6.各種場合的品茗法
7.從「有法」到「無法」談茶藝
8.大壺茶怎麼泡?
9.個人品茗組的使用方法
10.蓋碗茶使用法
11.泡茶花招系列之一──置茶
12.泡茶花招系列之二──沖水
13.泡茶花招系列之三──湯前香
14.泡茶花招系列之四──湯後香
15.泡茶花招系列之五──燙杯
16.泡茶花招系列之六──倒茶
第七章 小壺茶法
1.服裝儀容應注意的事項
2.茶具的準備
3.持壺法
4. 提溫的做法
5.置茶法
6.賞茶與聞香
7.奉茶與喝茶的禮節
8.茶食與泡茶用水的運用
9.看葉底、換茶與清壺
10.泡茶如何打分數
11.坐位的安排與助手的應用
12.環境配備與茶藝話題
13. 茶藝表演
14.「茶藝表演」在說些什麼?
第八章 茶藝生活的樂趣
1.喝茶好處多
2.茶藝生活樂趣多
3.以茶會友最實惠
4.元寶茶──兼談新春茶俗
5.邊喝邊吃談茶食
6.茶藝配佳肴
7.餐前茶的享用
8.餐間敬你一杯茶
9.飯後一壺茶
10.辦公室內如何享用一杯茶?
11.摩登辦公室的飲茶藝術
12.辦一個中國風味的茶宴
第九章 茶藝文化
1.茶藝祖師的故事
2.古人怎樣喝茶
3.茶等於柴、米、油、鹽……嗎?
4.茶藝不是「茶」加「藝」
5.茶藝文化的復興
6.「茶道」、「茶藝」及追求的目標
7.品茗者的座右銘
一九四八年出生於高雄縣。 一九七○年畢業於中國文化學院(已改制為中國文化大學)觀光事業學系。 一九八○年於天仁集團創立陸羽茶藝股份有限公司,擔任總經理。一九九九年改任為茶學研究所所長至今。一九九○年創辦「國際無我茶會」。 最大興趣在於茶道、美術與音樂。 著有:《現代茶藝》(一九八四年)、《現代茶思想集》(一九九五年,與夫人合著)、《無我茶會180條》(一九九九年)、《台灣茶業與品茗藝術》(一九九九年)、《陸羽茶經簡易讀本》(二○○一年)。
2018/04/03
BBOX014A
天下文化
平裝
14.8×21cm
黑白
4713510945230
227
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