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勵志

讓心自由
優惠價
85
$170

讓心自由

自在人生的4種智慧

The Four Agreements
書籍介紹

每個人從小到大,受到親人、學校、社會甚至宗教的影響,建立了許多行為規範與習慣,不知不覺中,這些外來準則與價值觀主宰了我們的生活。在內心建立這一項項「協定」的過程中,由於害怕與別人不一樣,我們逐漸妥協於僵化、缺乏創意、與自我本性完全不同的外來信念體系中,老是告訴自己不能做這些、那些事,甚至每每因為違反這些協定而不斷自責,因而生活得壓抑、恐懼、不快樂,完全喪失自我。

作者魯伊茲是墨西哥托爾特克人神秘宗派的「納格爾」(意即大師),「納格爾」傳承祖先留下的古老智慧,引導個人通往自由之路。對托爾特克人的智慧最真確的描述是「一種生活方式」,這種方式特別能讓人立即接觸到快樂與愛。

魯伊茲深刻體會這種生活智慧的重要,立志與人分享他的領悟。他清楚地分析「自我設限」的來源,以及「自我設限」是如何奪走生活的喜悅、如何產生無止盡的生命折磨。為了打破箝制人們心靈的外來信念體系,魯伊茲教導我們建立全新的「四項協定」:讓你的言語純正無瑕、不輕易認同事物、不要妄作假設、隨時隨地盡力而為。能夠建立這四項新的協定,才能自由表達真正的自我,發揮自我的生命力量,創造全新的生活方式,體會到自由、快樂與愛。

托爾特克人

前 言 煙燻之鏡

何謂馴服?何謂星球之夢?

協定一:讓你的言語純正無瑕

協定二:不輕易認同事物

協定三:不要妄作假設

協定四:隨時隨地盡力而為

托爾特克人通往自由的道路:打破舊有的協定

嶄新的夢境:人間天堂

禱告

托爾特克人

唐.魯伊茲

幾千年前,墨西哥南部各地的居民都把托爾特克人(Toltec,註:指十至十二世紀在墨西哥居統治地位的印地安民族)稱為「有學問的女人與男人」。人類學家口中的「托爾特克」代表一個國家或一個種族,但事實上,托爾特克人可說是一群科學家與藝術家,他們所組成的社會,致力於探索並保存古人留下的靈性知識與實踐方法。人們分別以「納格爾」(naguals,指大師)與學生的身份,聚集在「特歐帝華肯」(Teotihuacan),一個位於墨西哥市郊區、由金字塔所組成的古老城市。人們都知道,在這裡,「人可以變成神」。

西元十世紀結束時,「納格爾」們為了保住這些祖先的智慧,被迫把它們隱藏起來。歐洲人的征服行動,加上幾個學徒狂暴地濫用個人力量,使得托爾特克人必須隱藏這種知識,不讓那些不打算慎重運用的人染指,也不讓某些人為了個人利益而濫用這些知識。

幸運的是,秘傳的托爾特克智慧是由不同世系的「納格爾」代代傳承下去。儘管這種智慧數百年來一直蒙著一層神秘的面紗,然而古老的預言已經昭示,有一個時代將要來臨,到時候就必須把智慧還諸人群。現在,來自「老鷹武士」世系的魯伊茲先生已接到預示,與我們分享托爾特克人的深刻教誨。

托爾特克人的智慧與世上所有隱密的靈性傳統一樣,都是源自同一個基本而統整的真理。這智慧雖不是宗教,但它敬重所有在世上教導人們的宗教、宗師。這智慧包含靈性,對它最真確的描述是「一種生活方式」,特別能夠讓人立即接觸到快樂與愛。


煙燻之鏡

唐.魯伊茲

三千年前,有一個和你我一樣平凡的人,住在一個四周環繞高山的城市附近。這人正努力學習,希望能成為一位醫生,學習祖先傳承的知識,但是他對所學的一切並不完全同意。在他的心中,他感覺到,必定還有一些別的東西值得學習。

有一天,這個人睡在一個洞穴裡,他夢到他正凝視自己熟睡的身體。在這個新月照耀的夜晚,他走出洞穴,天空澄澈,可以看到幾百萬顆星星。然後,他心中起了某種變化,這變化自此改變了他的一切。他注視自己的雙手,感覺著自己的身體,並聽到自己的聲音說著:「我乃是由光所造,我乃是由星辰所造。」

他再次仰望群星。於是他明白,並非星星創造了光,而是光創造了星星。「一切都是由光所造,」他說,「物體之間的空間不是空虛的。」他領悟到,一切存在的事物都屬於同一個生命體,而光為此生命傳遞訊息,因為它是活生生的,因為它包含了一切的訊息。

於是他明白,他雖是由眾星所造,但他本身不是星辰。「我乃處於眾星之間,」他想。所以,他把星星稱作「托諾爾」(tonal),把星星之間的光喚作「納格爾」。他知道,創造這兩者之間那份和諧與具有空間感的力量,就是「生命」或「意向」。沒有了生命,「托諾爾」與「納格爾」無法存在。生命是絕對的力量、至高的力量,也是創造萬物的造物主的力量。

這就是他所發現的道理:世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同一個生命的展現,我們把這個生命稱為「神」。一切事物都是神。於是他得到一個結論,人類的認知就像是「光認知到光的存在」。他同時瞭解到,萬事萬物乃是鏡子,一切事物都是能夠反映出光、創造出光的影像的鏡子;而幻影所構成的世界,也就是「夢」,正像煙霧一般繚繞,不讓我們看清自己的本質。「我們的本質乃是純粹的愛,純粹的光,」他說。

這種領悟改變了他的生命。明白自己真正的模樣以後,他環顧四周,凝視其他人與大自然的一切。他對自己看到的景像感到驚訝。他在一切事物中看見自己──在每一個人、每一隻動物、每一棵樹裡面,在水裡、在雨裡、在雲裡、在土裡。他看見「生命」與「托諾爾」與「納格爾」混合在一起,以種種不同的方式,創造出無數的展現形式。

在這些短暫的時刻裡,他領會了一切。他覺得興奮極了,心中充滿寧靜,更等不及要把自己的發現告訴族人。但是沒有言語能說明這種領悟。他試著說給別人聽,他們卻聽不懂。人們看得出來,他已經改變了。他的眼神與聲音散發出某種美好的感覺。他們注意到,他不再評斷任何人、任何事物;他跟大家不一樣了。

他可以深切地瞭解每一個人,但是人們無法瞭解他。他們相信,他是神靈轉世。聽到這種說法,他微笑著說:「這是真的。我是神,但是你們也是神。我們都是一樣的,你們和我並無不同。我們都是光的影像。我們是神。」人們還是不明白他的意思。

他發現的道理是,他是一面鏡子,是為了映照其他人而存在,甚至在這面鏡子裡,他也可以看見他自己。「每個人都是一面鏡子,」他說。他在每一個人身上看到他自己,但是別人卻沒有辦法在他身上看見他們自己。於是他明白,所有人都在作夢,但人們無法意識到這一點,也無法了解自己的本質為何。人們無法從他身上看到他們自己,因為有一道由煙霧形成的障壁,籠罩在鏡子與鏡子之間。於是,在詮釋何謂「光影」時,就要衍生解釋這層障壁的意義──這層障壁也就是人類的「夢」。

於是他瞭解,不久之後,他就會受到遮蔽而忘掉此刻的領悟。他想記住曾經看到的景像,因此決定稱他自己為「煙燻之鏡」,好讓他記住,事物是一面鏡子,而籠罩於事物與事物之間的煙霧,使我們看不清自己的本質。他說:「我就是那『煙燻之鏡』,因為我在你們每一個人身上可以看到我自己,可是我們在彼此身上卻看不到自己,這是因為人與人之間有煙霧阻隔的緣故。這層煙霧就是『夢』,而這面鏡子就是你,就是你這個作夢的人。」

唐.魯伊茲 作者
魯伊茲出生在墨西哥鄉村一個世代為心靈治療者的家庭裡,由擔任治療師的母親,以及身為「納格爾」(北美印地安人薩滿教道士,意為大師)的祖父扶養長大。家人希望他能夠承繼家族的心靈治療傳統,但是魯伊茲對現代生活較有興趣,他選擇成為一位外科醫師。 然而,一次嚴重車禍的瀕死經驗,徹底改變了魯伊茲的生命。他開始努力探索自我,並決定獻身給祖先的古老智慧,誠懇地向母親學習,並在沙漠中追隨一位充滿力量的薩滿教道士,完成了學徒訓練。當時,他的祖父已經去世,但仍在魯伊茲的夢中繼續教導他。 依據托爾特克人的傳統,「納格爾」引導個人通往自由之路。魯伊茲是「老鷹武士」家系的「納格爾」,他立志與人分享他的領悟,教導世人學習托爾特克人的古老智慧。

2001/06/22

BBP126

天下文化

平裝

14.8×21cm

黑白

957-621-882-9

194

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