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立場不過是群體認同的延伸?《善惡》深度解析脆弱的意識型態如何被操控
你是否相信自己的政治立場是經過深思熟慮後的選擇?根據《善惡》所引用的心理實驗,事實可能恰好相反。研究顯示,我們的政治信念其實非常容易被操弄與扭曲,甚至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為完全相反的立場辯護...
無論你是醫生、企業經理人、老師或是工廠領班,如果你需要跟一群人一同工作、生活,就不得不面對這些問題。本書提出21個協助你了解相關問題的重要觀念,包括自我實現、需要階層、領土與權力、族群、心理契約……等。書中包含深入淺出的解析、幽默小故事,以及實用的問題與練習,導引你重新思考組織與個人的互動關係,以全然不同的思考角度,令你耳目一新。(CB182)
前言 讓別人夢想成真 第一章 各人頭頂一片天 過去,組成團隊指的是消弭差異,如今則指善加利用每個人的不同之處。 第二章 E型因子 如果我們真能知道人們工作的動機是什麼?那讓它們努力工作就不是什麼難事了。 第三章 祕密合約 每個人各自都有未說出口的合約。這些純粹是一種心理上的契約。然而,它們的效力,和正式合約並無不同。 第四章 非請勿進 從我們小時後床頭上方的塗鴉、到青少年時期房門上那個「閒人勿進」的牌子,每個人都需要有自己的「領土」。 第五章 外翻的甜甜圈 就算你做完所有該做的事,還不一定會成功,需要做的還很多。 第六章 周哈里窗 假如別人所看到的我們、和自己所看到的自己都完全吻合,那麼我們的生活就會簡單容易得多。 第七章 誰演誰、誰就得像誰 快樂和成功的秘訣在於選擇適合自己的角色,而且只扮演這些角色。 第八章 馬拉松或賽馬? 馬拉松跑完之後,大家都氣喘吁吁,但心情上卻很高興。賽馬結束以後,會有一群人興高采烈,但大多數人垂頭喪氣。 第九章 預言成真 預言之所以成真,是因為我們努力使它成真。 第十章 激勵配方 讚美、鼓勵、或對成就的獎賞都必須出自真心,而且針對真正優異的工作成果而發。
引言──讓別人夢想成真 二十年前,我站在麻省理工學院的階梯上,遙望查爾斯河畔的波士頓市。當時我剛來到這個新天地,進入史隆管理學院。那天早上,我在迴廊上漫遊,湊巧碰到班尼斯教授。我猜他大概被我的英國腔吸引,所以邀請我和一些朋友、同事見見面,這群人教的全是「組織行為」(organizational behaviour)。我從來沒有聽過這門學科,也從來沒想過甚麼是「組織行為」。事實上,我認為世事本來如此,就和天氣一樣,不需要問它們為甚麼存在。 沒想到迴廊一見,竟改變了我的生命。從此我放棄了對數字的追尋,轉而研究起組織和人群,慢慢地,這些讓我著迷的人群以及他們的行為,開始變得愈來愈容易了解。人們在群體、家庭、會議中所表現出來的奇怪行徑,也愈來愈不奇怪、愈來愈不難理解。 這種了解還真的管用,因為我看得清事情為什麼出錯、怎樣才能成功、如何改善等。有時,就因為我能夠推斷出一個人或群體的反應,而得以出奇制勝。 了解他人 你也許以為這些簡單又明顯的觀點,是每所學校的核心課程,事實卻不然——許多人得透過痛苦的經歷去獨力發掘,以致於朋友反目、甚至和家人撕破臉。 儘管如此,大家還是要學習這些知識,因為不管怎樣,我們都要有所組織、條理分明地完成工作——不管是在家、學校或是公司。然而「完成工作」,不只是做個計畫就行了;我們還需要學會與別人共事,並透過他人的協助做事。希臘人說:「了解自己,對上帝心存敬畏,就能把事情做好。」這句話應該再加上「了解他人」幾個字,畢竟每個人都和別人緊密相繫。 這本書的目標讀者是每個需要與他人共事的人,對於「要為別人負責」的人,則更有意義。書裡選錄了二十一個觀點,能改變你對世界的觀感。有些觀點很容易觸動心絃;有些在工作轉變之際格外有用;有些則在多年以後,才沈澱出來。每個想法都有一些例子,每章末還安排一兩個問題,幫助你身體力行。此外,文章中穿插一些小故事,我想每個人都會有所領會。 給想讓夢想成真的人 我想強調︰每個想讓夢想成真的人,其實都在想辦法使「其他人」有機會夢想成真。所以,這本書就是為那些「想讓別人有機會夢想成真」的人所寫的。我相信這也是每個組織者(organizer)和經理人的真正任務。本書不但是寫給領導者的,也是寫給地區經理人、雜誌主編、廣播節目製作人、舞台經理、工廠領班、教區牧師和教師、護士長和醫院院長、餐廳經理和主廚、某某機構執行長及其董事、醫生、美容院經理和農夫、每位父親和母親……。沒把你給遺漏了吧?
查爾斯.韓第是一位作家、廣播節目主持人和老師,也曾是石油公司高階主管、經濟學家、倫敦商學院教授、溫莎城堡聖喬治堂(St. George’s House)學監,擔任過英國皇家藝術學會(RSA)主席。韓第出生於愛爾蘭基代爾郡,父親為聖公會吏長,先後在愛爾蘭、英國牛津大學和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接受教育。韓第著作豐富,包括《覺醒的年代》(The Empty Raincoat)、《阿波羅與酒神》(Gods of Management)、《第二曲線》(The Second Curve)、《你是誰,比你做什麼更重要》(21 Letters On Life And Its Challenges)等。
韓第於 2024 年 12 月 13 日辭世,享年 92 歲。《九十自述》(The View from Ninety)這本文集是他最後一本著作,取材自最初發表於《閒人雜誌》(The Idler)的文章。
1998/09/25
BCB182
天下文化
平裝
14.8cm x
黑白
957-621-487-4
316
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