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新經濟已成為當前熱門話題,卻沒有人談論新社會,雖然後者可能遠更為重要,並可能比未來的經濟「新」得多。新社會有何根源?上一世紀有何歷史潮流,曾預示並導致它的出現?新社會是由哪些力量塑造而成?這些正是本書的主題。
杜拉克以管理方面的著作最為人所熟知。但是,其出版的三十多本書,有一半卻不是談論管理問題,而是研究社會和社區。
本書編選的每一章,都在預期和討論一九五○年後社會根本的改變:現代商業企業的興起,並成為整合社會的新組織、知識工作者和知識社會的興起、新科技的興起,尤其是資訊科技,以及隨之出現的開創進取社會、「大政府」的成敗、人口巨變,老人迅速增加,但是出生率急遽降低、資訊和金錢趨於全球化等等。
新社會顯然將與二十世紀下半葉的社會顯著不同。但是,這個社會的一些輪廓已顯而易見:它的歷史根源、新的現實、新的挑戰和機會、塑造二十一世紀上半葉社會的力量。書中將討論分析:新的趨勢、新的現實、新的挑戰和機會、塑造社會的力量。本書並不是討論我們正迅速脫離的既有社會,也不是預言式的著作,而是對新社會做分析、描述,以提供一些見識、瞭解和願景。
給台灣讀者的一封信
導讀 形塑新社會 蕭新煌
前言 新社會輪廓已浮現
第一部 社會
第一章 何謂能夠運作的社會?──社會通論
第二章 經濟人的終結和建造非經濟社會的嘗試
第三章 社會轉型的世紀:知識社會的興起
第四章 多元社會的組織論:功能、責任和合法性
第五章 開創進取社會的來臨:福利社會的接替者?
第六章 社會部門的公民:非營利組織的角色
第二部 經濟
第七章 持續性的終結──基礎的更移
第八章 已經改變的世界經濟:無可扭轉的改變
第三部 政治
第九章 自由主義的命運:從盧梭到希特勒
第十章 保守派做法:保守主義的原則
第十一章 分界:「社會救贖」的淪亡
第十二章 「利益集團統合」的終結
第十三章 從民族國家到大政府:死胡同
第十四章 衰老社會的政治:可能的重新整合
第四部 知識和教育
第十五章 知識政治:知識人的責任
第十六章責無旁貸的學校:激進的挑戰
第十七章從分析到感受:新的世界觀
杜拉克著作年表
附錄 社會之外──過氣的齊克果
中英/英中名詞對照表
彼得.杜拉克
新經濟已成為當前熱門話題,卻沒有人談論新社會,雖然後者可能遠更為重要,並可能比未來的經濟「新」得多。
新社會有何根源?上一世紀有何歷史潮流,曾預示並導致它的出現?這種新社會是由哪些力量塑造而成?這些正是《杜拉克社會理論精髓》的主題。
本人以管理方面的著作最為人所熟知。但是,我出版的三十多本書,有一半不是談論管理問題,而是研究社會和社區。事實上,我對管理的興趣,是從對社會和社區問題的關心和興趣延伸出來。我的第一本著作,是在二次大戰之前撰寫和出版(《經濟人的終結》,一九三八至三九年),試圖探究和解釋歐洲社會的崩潰和解體,以及這種情況如何導致希特勒崛起和極權主義,最後引發二次大戰。在二次大戰初期撰寫的第二本書(《工業人的未來》,一九四三年),則試圖為重建能夠正常運作的穩定社會,擬定基本概念和基本設施(這兩本書的摘要都列在本書中)。這些書出版的時候,都絕對屬於「政治不正確」。例如,當時通行的看法,認為馬克斯主義是政治和社會理論的基礎,而共產主義勢必成為未來的社會模式。這種觀念在美國尤其強烈。但是,我這兩本書卻顯示馬克斯主義已經失敗,甚至指出這是歐洲社會崩潰,淪入極權主義深淵的罪魁禍首。事實上,這些在六十多年前撰寫的著作,就已經為一九五○年以後的社會描繪出輪廓,而這種社會在其後五十年,為已開發國家賦予社會安定、持續性、發展規範和理性。
但是,我很快就體認這個一九五○年後發展形成的社會,本身正在迅速改變。本書編選的每一章,都在預期和討論這些根本的改變:現代商業企業的興起,並成為整合社會的新組織(也因此激發我對管理的興趣),而這是我在一九四○年代初就看出來並加以討論的;知識工作者和知識社會的興起(首先在我一九五九年出版的書中提出,並在一九六九年的《間斷的年代》做深入探討);新科技的興起,尤其是資訊科技,以及隨之出現的開創進取社會;「大政府」的成敗;人口巨變,老人迅速增加,可是出生率急遽降低;資訊和金錢趨於全球化,等等。
新社會顯然將與二十世紀下半葉的社會顯著不同,正如二十世紀下半葉也與上半葉迥異。但是,這個社會的一些輪廓已顯而易見:它的歷史根源;新的現實;新的挑戰和機會;塑造二十一世紀上半葉社會的力量。本書就是在討論分析這些要點:新的趨勢;新的現實;新的挑戰和機會;塑造社會的力量。這是一本探討新社會的作品,換言之,本書並不是討論我們正迅速脫離的既有社會。但是,這也不是預言式的著作,而是做分析、描述,以提供一些見識、瞭解、願景。
在《杜拉克精髓》三卷中,這是最難選擇、彙編的一本。可以選擇的材料太多,其中牽涉到對社會趨勢的感受和分析、事實和現實、概念和理論基礎,必須在它們之間設法保持平衡。尤其,如無概念和理論基礎,事實和現實將只是「統計資料」。因此,這對《杜拉克精髓》的編輯,構成異常艱難的挑戰,而負責這項任務的,就是我的老友,日本編譯植田渥雄(Atsuo Ueda)。我覺得植田不負使命,表現了爐火純青的功力,而我確信本書每一個讀者,都會同意這個看法。我謹代表所有讀者,向植田渥雄表達深切的感激和讚佩。我們之間已維持將近三十年快樂、和諧、豐碩的友誼及合作,而我希望他容許我對此表達最誠摰的感激。
當代頂尖的管理思想泰斗,有「現代管理學之父」、「大師中的大師」之譽。
1909年出生於奧地利維也納,從小興趣廣泛,喜歡接觸新事物,擁有法蘭克福大學國際公法學博士學位,曾擔任報社記者、證券分析員、經濟分析師。
杜拉克經歷過兩次世界大戰、全球經濟大恐慌,親身見證德、日兩國戰後的復甦、共產國家的興起與瓦解。動盪時代帶給杜拉克的刺激,對他日後的思想產生了深遠的影響。1937年移居美國後,曾任教於紐約大學商學研究所,專攻企業策略及政策研究。
在杜拉克幾乎橫跨整個二十世紀的九十五年人生中,思考、探討、撰寫有關人、組織和管理的課題,啟發一代又一代的組織管理者。
無論在管理、組織、策略、領導發展、激勵員工等方面,杜拉克皆洞察犀利,不斷提出擲地有聲的觀點;而他對未來潮流及趨勢發展的預見更是精準,宛如為世人劃下「明日的地標」。他曾提出「分權」、「知識工作者」、「目標管理」、「利潤中心」以及「不連續」等觀念,如今已在真實世界中得到印證,並成為主宰世界的潮流。
杜拉克終身撰述不輟,在他長達60餘年的寫作生涯,出版近四十本著作,被翻譯成數十種語言發行全世界,是當代影響力最深遠的管理學權威。2005年11月11日,杜拉克於洛杉磯以東的克萊蒙特家中安詳辭世,享年95歲。
台大外文系畢業,台大外文研究所碩士,曾任《聯合報》、《世界日報》編譯。譯有《生命在愛中成長》、《愈成熟,愈快樂》、《巨龍》、《男人新中年主張》、《十誡》、《半斤非八兩》、《杜拉克精選:社會篇》、《完全通路行銷》、《關鍵十年》、《沃爾瑪王朝》、《藍海策略》、《思考型工作者》、《簡單的法則》、《急迫感》、《長尾理論》、《簡單的領導》等(以上皆為天下文化出版)。
2001/09/30
BCB240
天下文化
軟皮精裝
14.8×21cm
黑白
957-621-911-6
263
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