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小說

臺灣青少年短篇小說選1
優惠價
85
$272
優惠價
75
$240
書籍介紹

貼近在地青少年的幽微心理建立長遠人生的新價值

從文學性與藝術性出發,精心挑選適合青少年閱讀的十一篇短篇小說。
這些作品的創作者年齡不一、生活空間不盡相同,但熱愛這片大地之心卻無可質疑,不同的主題展現了臺灣近半世紀現實社會的不同層面。

這些故事涵蓋了家庭、學校與社會的範疇,青少年在這三種空間的成長過程中,需要各種愛的滋潤,在作者的巧筆下,每篇作品各自鋪陳了父母之愛、兄弟姊妹之愛、師生之愛、同儕之愛等,陪伴讀者思考如何度過一時的困境。

〈少年遊〉:金鼎獎作家王文華,以後座力極強的手法描寫一位代課老師如何用真摯的關心感動了頑劣的孩子和挑剔的家長,同時點出許多教育現場的問題。

〈少年八家將〉:文建會兒童文學獎作家陳景聰,生動刻劃出中學生對未來的徬徨與無助,為不擅長念書的孩子另開一扇窗,並且宣揚臺灣傳統文化。

〈暗室〉:金鼎獎作家蔡素芬,以敏銳的眼光與寬闊的胸懷描繪出社會某一角落的現實,盼能帶給不知如何抉擇男女交往的青少年一些啟示。

〈飛魚的呼喚〉:集文學作家、人類學者於一身的夏曼.藍波安,以平實的文字講述臺灣原住民的共同難題——文中孩子無法選擇他最愛做的事,而為人父者憂慮孩子未來的競爭力。

〈鬥牛王/德也〉:致力創作少年小說的國家文藝獎作家李潼,巧妙使用「多重敘述觀點」來詮釋主角的籃球夢,最後讓讀者自行想像結局。

〈青番公的故事〉:臺灣當代重要文學作家黃春明,以帶有濃烈鄉野傳奇味道的文筆,呼籲世人要熱愛土地、敬畏大自然,並且傳達小人物不屈不撓的鬥志、堅韌的生命力可以克服一切難題。

名家導賞,一次認識10位臺灣當代作家!
給青少年最貼近的在地文學滋養!
篇幅短,閱讀無負擔!
每篇作品均附有作者生平簡介與作品賞析!
最理想的晨讀選擇!閱讀理解大躍進!

從回顧中擷取文字精華

張子樟 峽兩岸兒童文學研究會理事長

文史不分家的說法,在文學創作上十分明顯。本書選編的作品從文學性與藝術性出發,但從另一面向去細讀,必定會發現這些作品同時展現了臺灣近五十年的社會變遷,呈現了巿井小民的喜怒哀樂,也記錄了這片大地在面對種種不同程度的衝擊時,如何去對應變遷與自我調適。

雖然這些作品的創作者年齡不一、生活空間不盡相同,但熱愛這片大地之心卻無可質疑。由於心存憐憫同情,他們鋪陳情節時,雖難免批評、甚至嘲諷,但還是會肯定這些小人物的存在價值,作品的深層意義也就呼之欲出。他們會丟出經過長期觀察後發現的社會現存問題,有的同時嘗試去尋找解決的方法,但作家常常是無能為力的,因為他們欠缺執行公務的行政權,更沒有足夠的財力去幫助那些嗷嗷待哺、等候救援的同胞。他們以書寫來暴露社會上不公不義的種種問題,呈現存在於多數人內心的苦悶與煩惱,形成公開討論的空間。雖然他們提出的問題一時找不到最好的解決方法,但凸顯問題才會去思考如何解決困境,同樣是功勞一件。

不同的主題展現了臺灣近半世紀現實社會的不同層面。這些故事依然不脫家庭、學校與社會的範疇。青少年在上述三種空間的成長過程中,需要各種的愛的滋潤:父母之愛、兄弟姊妹之愛、師生之愛、同儕之愛等。在作者的巧筆下,十一篇作品各自鋪陳上述的人間之愛。這些永恆的人類大愛與小愛正是現代人夢寐以求的。人間擁有不同程度的愛,正足以證明人類為什麼是萬物之靈。

摘自《臺灣青少年短篇小說選1》序

在作者的巧筆下,十一篇作品各自鋪陳上述的人間之愛。這些永恆的人類大愛與小愛正是現代人夢寐以求的。人間擁有不同程度的愛,正足以證明人類為什麼是萬物之靈。

——張子樟 海峽兩岸兒童文學研究會理事長

王文華 作者

嗯,他不是外星人。他很忙,忙著讓腦袋瓜裡的故事飛出來。他寫的書,曾獲得牧笛兒童文學獎等許多獎項。他的心裡永遠住著一個和你一樣大的小孩,愛讀書,所以一直寫故事。歡迎光臨他的臉書粉絲團:「王文華的童話公園」。


陳景聰 作者

南投人,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畢業,現任臺中市大里國小教師。從小就喜歡聽老師講故事,後來換自己當了老師,立志當一個愛聽故事、說故事、寫故事的人。

作品曾獲玉山文學獎、文建會兒童文學獎、中國大陸冰心兒童文學新作獎等獎項。

曾編選《2000年~2009年臺灣兒童文學精華集》共十冊。著有《小天使學壞記》、《神奇的噴火龍》、《神仙也瘋狂——小廟公生活週記》、《草廬中的智謀家:諸葛亮》、《冒牌爸爸》、《故事樹》、《春風少年八家將》、《刺蝟釣手》、《玉山的召喚》、《胎記龍飛上天》等三十餘冊。


黃培欽 作者

花蓮縣現職教師。喜歡跑步,喜歡游泳,喜歡漫無邊際的想像,極享受獨處的自在與寧靜。每一次書寫,包含過去,等同現在,也是無限未來。

曾獲教育部文藝創作獎、蘭陽文學獎、臺東運動文學獎、基隆海洋文學獎等。期許所有創作,皆能帶給讀者快樂的想像、多元的思考、豐富的情感。


陳巧宜 作者

彰化和美人,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畢業。曾任高中廣設科老師、繪本閱讀講師、商業設計師、世新公廣系兼任講師等等,喜愛從事創作工作,享受從無到有的過程,出版《我的放牛班》及與先生一同合著的《初九變十五》兩本著作,並有多部兒童舞台劇本獲獎。

育有一對兒女,假日時光最喜歡和家人窩在一起畫畫、散散步、念念繪本,希望作品能愈來愈好,插畫能力愈來愈有自我風格,最後希望一對兒女能成為自己的書迷。


蔡素芬 作者

淡江中文系畢業,德州大學聖安東尼奧雙語言文化研究所進修。歷任《自由時報》撰述委員、自由副刊主編、影藝中心副主任,兼林榮三文化公益基金會執行長等職。

主要作品長篇小說《鹽田兒女》、《橄欖樹》、《姐妹書》,短篇小說集《臺北車站》,編有《九十四年小說選》、《臺灣文學30年菁英選:小說30家》及譯作數本。曾獲全國學生文學獎、中央日報文學獎、聯合文學新人獎中篇推薦獎、聯合報文學獎長篇小說獎、中興文藝獎章、金鼎獎等多項文學獎項。


廖炳焜 作者

臺南人,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畢業,具備三十年教學經驗,曾獲國內許多優良獎項。現專職寫作與閱讀推廣,尤其是語文教學與親子共讀實務分享。他的作品常以教學現況遭遇到的事情改編,能讓孩子們感同身受、引發省思。

廖炳焜是一位喜歡為童年上色的人、是兒童文學愛好者、親子共讀推動者、兒童歌謠創作者。出版作品﹕《聖劍.阿飛與我》、《大野狼與小飛俠》、《我們一班都是鬼》、《我的阿嬤16歲》、《帥啊!波麗士!》、《億載金城之暗夜迷蹤》、《老鷹與我》及童話《再見李夢多》等。〈風和雲的青春紀事〉為二○○六年臺東大學少年小說首獎。


夏曼.藍波安 作者

出生於臺灣東南方海上的美麗小島——蘭嶼,是過去被稱為雅美族,現在改稱為達悟族的臺灣原住民族,也是蘭嶼島上第一個不靠保送,而靠自己實力考上大學的高中生。年輕的夏曼.藍波安滿懷理想和抱負來到臺灣,就讀於淡江大學法文系。大學畢業後他留在臺灣北部工作,做各種零工,開計程車謀生,總覺得找不到自己。

一九八九年他回到蘭嶼,用十年(1989~1999)的時間去觀察自己的民族。他發現,無論是漢人或西方人類學者的民族志文獻,都有一些錯誤,他認為應該替自己的民族留下一些文字紀錄。於是,他進入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繼續深造,獲得碩士學位。

作為一個熱愛海洋的作家,夏曼.藍波安作品中的基調是對海洋的深厚感情、達悟族人身處現代社會的矛盾與衝突,以及回歸部落的呼喚,他的作品有《八代灣的神話》、《冷海情深》、《黑色的翅膀》等。


李潼 作者

原名賴西安(1953~2004)。一九七八年開始寫作,文體類別包含兒童文學、散文、小說、新詩、歌詞等,另外還有相關劇本、文學評論和報導文學的創作,不過最知名的還是兒童文學、青少年小說的作品。

李潼年輕時勤於歌詞創作,以本名發表填詞作品百餘首,以〈廟會〉、〈月琴〉、〈散場電影〉最為膾炙人口。同時開始從事兒童文學創作,以《天鷹翱翔》、《順風耳的新香爐》、《再見天人菊》三部作品,連續獲得洪建全兒童文學創作獎少年小說首獎。

一九八七年、一九八八年以〈恭喜發財〉、〈屏東姑丈〉,獲得第十、十一屆《中國時報》時報文學獎短篇小說評審獎,同時也跨入成人小說的領域。一九九○年以《博士、布都與我》獲得第十五屆國家文藝獎。

李潼致力為青少年小說創作,其中以一九九九年圓神出版社出版十六本《臺灣的兒女》系列為最力著,其他重要作品尚有《少年噶瑪蘭》、《望天丘》、《魚藤號列車長》等。作品的質與量,均為國內兒童文學作家中罕見。


小赫 作者

本名楊宏義,臺南人,臺灣大學醫學院醫學系畢業。曾任臺大醫院小兒科住院醫師、總醫師、臺南奇美醫院小兒科主任、成大醫學院小兒部兼任主治醫師,現為楊宏義小兒科診所負責人。

小赫的創作文類以小說為主,大都是以其生活背景為基礎而發展出來的,有濃厚的人道色彩,以挽救人類沉淪為最高理想,也透露出對國家的關切熱愛。曾獲第一、三屆聯合報小說獎,第一屆時報文學獎優等獎。著有短篇小說集《祈教授》(林白出版社)及《趙榮班長》(晨星出版社)。


黃春明 作者

宜蘭縣羅東人,臺灣當代重要文學作家。創作多元,以小說為主,還有散文、詩、兒童文學、戲劇、撕畫、油畫等創作,其作品曾被翻譯為日、韓、英、法、德語等多國語言。小說《鑼》於一九九九年入選「臺灣文學經典三十」小說類,並曾獲吳三連文藝獎、國家文藝獎、中國時報文學獎。

一九九三年回到家鄉宜蘭,創立吉祥巷工作室,搶救日漸流失的本土文化,從事鄉土語言教材編寫、田野採訪記錄、編導創新歌仔戲等工作,其堅信桃花源不必尋,就是我們現在雙腳所踩踏的土地。黃春明亦致力於兒童繪本與戲劇的創作,一九九三年出版五本童話,一九九四年創立黃大魚兒童劇團,巡迴全臺各地,演出多部寓教於樂的兒童劇。二○○五年創辦宜蘭人的文學雜誌《九彎十八拐》雙月刊。


顏寧儀 作者

自從被送了第一隻綠繡眼之後,愛上鳥類,現在家裡養了六隻鳥,並且還在自家窗口開了鳥餐廳,鳥餐廳生意極好,還因此開了分店。 
畢業於倫敦藝術大學。插畫家,因為喜歡鳥,畫什麼都要加幾隻鳥進入畫面,作品散見於書籍雜誌及商業合作,也獲得美國3x3、英國AOI等插畫大獎。  
ig #ningiyen_illustrator


張子樟 編

澎湖人,喜歡讀雜書,先後讀過師大、政大、文化、威斯康辛大學(Madison校區),曾任花蓮師範學院英語教學系系主任、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所長。現任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兼任教授。目前工作重心為譯書、編書與推廣閱讀。

多年來潛心於青少年文學研究、教學、評論、翻譯、編選等工作。作品曾獲國家文藝獎文藝批評獎、《聯合報》小說獎等;著有《人性與「抗議文學」》、《走出傷痕:大陸新時期小說探論》,以及少兒文學評論專著《少年小說大家讀》、《說書人的異想世界》、《少兒文學的閱讀之旅:細讀紐伯瑞大獎小說》、《芝麻開門:青少年文學的閱讀與創作》等;編寫《英文名句欣賞》兩冊;譯有《尼可萊的三個問題》、《閃亮閃亮》、《夏天的故事》、《瑪蒂達》、《月夜仙蹤》、《繁星之河》等。另編有《俄羅斯鼠尾草》、《沖天砲VS.彈子王》、《文學大師短篇名作選》、「中學生好享讀」系列等青少年文學選集。


顏寧儀 繪者

自從被送了第一隻綠繡眼之後,愛上鳥類,現在家裡養了六隻鳥,並且還在自家窗口開了鳥餐廳,鳥餐廳生意極好,還因此開了分店。 
畢業於倫敦藝術大學。插畫家,因為喜歡鳥,畫什麼都要加幾隻鳥進入畫面,作品散見於書籍雜誌及商業合作,也獲得美國3x3、英國AOI等插畫大獎。  
ig #ningiyen_illustrator


2013/10/17

BFC006

未來出版

平裝

14.8x21cm

部分彩色

9789863202905

250

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