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富有可以世襲,貧困不該累世循環。
教育不該強人所難,好老師應該「知難而退」。
補救教學不等於伴讀,必須確認學生有哪些基本的東西沒學會,從頭補救。
李家同認為,教育部部長應該公開宣示:「我很在乎老師能否把低成就的學生教好!」唯有這樣,才能讓學校更重視補救教學,而非升學率。
當教育也出現城鄉落差時,弱勢家庭的孩子,因為沒有能力補習,即使在學校聽不懂,回到家裡也沒有受過良好教育的人可問,老師教得愈多、愈快,孩子也愈聽不懂、愈沒有興趣學習。
於是,弱勢家庭的孩子多半功課不好,他們的下一代又因此缺乏競爭力,再度成為弱勢,陷入貧窮的累世循環,台灣的貧富不均問題也愈來愈嚴重。
還好,這個問題並非無解。教育,是為弱勢族群扭轉人生的關鍵。用對方法,因材施教、依照能力教他、激勵他,每個孩子都能學得很不錯。
這一點,也正是李家同的教育理念,並且,經過十餘年的努力,正透過博幼課輔中心,在許多鄉鎮漸漸實現。
博幼基金會的教學特色 李家同・博幼社會福利基金會董事長
在博幼,我看見的力量叫「堅持」 吳文炎・博幼社會福利基金會副執行長
「同村協力,教養孩子」的課輔 陳良枝・博幼社會福利基金會執行長
讓每個孩子都學會基本知識
我不笨,因為有人懂我
一步一腳印,先拿第九名就好
大量閱讀,拿下第一志願
分級上課,找回自信
「素人老師」培訓
上帝聽到我的聲音
串門子的人
跳出框框外,未來有無限可能
投其所好,幫孩子愛上課輔
是你,改變孩子的未來
看見孩子內心的孤單
快樂天使破繭而出
生命中相互照耀的光亮
和博幼一同活出另一片天
終止貧窮的循環
我的故事,也是別人的故事
喜歡當黑手的陽光男孩
「相打雞仔」變博幼社工
採訪後記
跟著博幼跑
李家同 財團法人博幼社會福利基金會董事長
其實,進不進台大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安區有多少孩子將來長大以後會以打零工維生?我們國家的教育,除了要使一些人可以進入頂尖的大學,更重要的,是使所有學生都有最基本的學識,使我們全國的國民都有不錯的競爭力。這就是我們博幼社會福利基金會的基本理念,我們的教育叫做全域教育,也就是這樣來的。
然而,我必須在這裡告訴大家,我們的學生,的確很多沒有最基本的學識。
我們雖然小學生就要唸英文,可是很多進入國中的孩子連abc都寫不全。我們可以想像得到,這些孩子是沒有辦法受到很好教育的,他們也不可能有很高的競爭力。
雖然政府對於每個學生所用的經費並沒有太大差異,可是家境好的孩子,可以從父母、家教以及補習班得到額外的教育,因此他們往往功課很好;家境不好的孩子無法從父母那裡得到教育上的幫助,因為他們的父母在學問上也不夠好,當然也沒有錢請家教,補習班就更不用談了。所以,我們必須幫助這些弱勢的孩子,給他們課後輔導,希望他們至少得到最基本的學識。
博幼所收的孩子,必須來自弱勢家庭,也必須在學校裡屬於後段班。他們每週接受五天的課輔,每天的課輔大約是三小時,我們的據點有宜蘭、新竹竹東、新竹橫山、新竹五峰、新竹尖石、台中沙鹿、彰化芬園、南投埔里、南投信義鄉、雲林、澎湖和屏東,一共有兩千位同學。除此之外,我們還有很多與公益團體合作的夥伴,這些夥伴所教的孩子有一千位。
我們的老師多數是大學生,可是,在非常偏遠的地區,我們依賴當地的家長教學。我們給予這些家長一種教育,使他們能夠教小學的課程,而所有老師都是有報酬的。
最特別的是,在偏鄉地區我們提高了很多家長的英文程度,使他們能夠發揮很大的作用,也增加了他們的額外收入,使他們的生活可以更加好。
摘自《沒有教不會的孩子:李家同和博幼的全域教育,讓每個孩子都可以學會基本學問》序
孩子的程度是不一樣的,有的孩子就是無法學難的教材。因為我們的教材有分級制度,而且考卷也分級,所以我們的老師會「知難而退」,發現這個孩子實在無法接受一些艱難的題目就踩煞車,到此為止。理由非常簡單,教育不該強人所難。有些孩子開竅的時間比較晚,極有可能在他大了以後,忽然發現,當年不會的東西現在都會了。
──李家同・財團法人博幼社會福利基金會董事長
整體環境因素造成的學習落後問題,無法單靠個人、家庭或學校個別的力量改善,也不是博幼基金會一個外來機構就能解決……讓在地的力量進來,一起參與互助,建構出在地化的社會支持網路,才有希望共同提升學生個體的學習成就。
──陳良枝・財團法人博幼社會福利基金會執行長
培養在地的媽媽不僅幫基金會解決師資人力嚴重不足的問題,同時也創造一些就業機會,幫偏遠地區留住部分青壯人口。沒有青壯人口,孩子就沒有典範可以模仿,青少年問題就容易惡化。
──吳文炎・財團法人博幼社會福利基金會副執行長
高雄市人,成功大學中文系畢業,曾任記者、編輯、電視節目主持人,現為幼兒教育工作者。曾獲佛光文學獎、打狗文學獎、第三屆全球華人熱愛生命文學獎等,喜愛旅行,擅長報導文學、人物傳記,透過不斷的採訪與書寫,開闊生命的視野、提升生命的能量。著有《生命之光》、《一一五歲,有愛不老》、《因為真心所以幸福》、《彎──書法手札》等二十餘書。
2014/11/28
BGB389A
天下文化
平裝
14.8x21cm
彩色
BGB389A
272
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