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立場不過是群體認同的延伸?《善惡》深度解析脆弱的意識型態如何被操控
你是否相信自己的政治立場是經過深思熟慮後的選擇?根據《善惡》所引用的心理實驗,事實可能恰好相反。研究顯示,我們的政治信念其實非常容易被操弄與扭曲,甚至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為完全相反的立場辯護...
如果時光能夠倒轉,她們或許會有不同的人生選擇;
不過命運已成定局,放在心底的故事只能從頭說起……
西元一九○○年元旦,失蹤的女嬰帕哈麗塔宛如奇蹟般,現身在村中最高的一棵樹上。長大後的她隨著夫婿來到烏拉圭蒙特維多,沒想到坎坷的家庭生活卻在眼前等著考驗她;帕哈麗塔的女兒夏娃美豔動人,執意成為女詩人的她選擇離鄉背井,意外飛上鳳凰枝頭,卻因政治迫害回到家鄉的懷抱;夏娃的女兒莎樂美則深受一九六○年代席捲全球的共產革命影響,渴望改變祖國的未來,卻不知她的信念將改變她的一生……。
《看不見的山》頌讚一個國家在最絕望的時代依舊努力求生存的意志,道盡最真摯,也最難割捨的三代母女情。狄.羅柏提斯承襲拉丁美洲作家魔幻寫實風格,以極富想像力的文字開啟世人通往烏拉圭的大門,並幽微地鋪展出女性心靈版圖,創造出父權論述無法呈現、「看不見」的蒙特維多。
本書以女聲為主的三代傳奇,宛如女巫在篝火邊講述的故事,光影歷歷,充滿生命力量,聽眾聽起來不枯燥。作者巧妙地融合烏拉圭歷史、文化、風俗,熬煮成一鍋鮮湯,魔幻技法像鹽巴般提味,讀來極為順口。當然,這本書也成了我們對遙遠的南美洲東岸的烏拉圭這個國家,最佳的索引。
——甘耀明 作家
本書藉三個女人的人生際遇,鋪陳烏拉圭黨爭和內戰頻仍的歷史,旁及阿根廷的裴隆獨裁政權,再到古巴大革命,女人的堅韌、苦楚、反叛,投射出拉美波瀾壯闊的大時代故事。走過蜿蜒的歷史幽徑,猛然回頭,蒙特維多原來一片平坦!那看不見的山彷彿有形的監獄,錮禁了思想、也囚禁了反動的心,狄.羅柏提斯細膩的筆觸,流洩出黑色幽默!
——陳小雀 淡江大學美洲研究所所長
在《看不見的山》裡什麼都看得見:《百年孤寂》、《精靈之屋》、《預知死亡紀事》、《巧克力情人》、《湖畔之屋》的魔幻、廚藝、浪漫、女性身分認同、革命政治;致命的女人——夏娃、莎樂美轉化成剛毅堅強的女性,是一座座靜謐柔美、無法撼動的山巒。羅柏提斯從母親的象徵——帕哈麗塔(漂泊的飛鳥)開始耙梳,飛越看不見也移不動的山(父權、家園、身分的傳統),回歸尋找拉美女性的根源。
——張淑英 台灣大學外文系教授
《看不見的山》是一本會讓你熬夜閱讀,而醒來時依舊難忘的作品,其成功之處在於呈現出無時無刻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下的男女眾生相。
——《舊金山紀事報》(The San Francisco Chronicle)
一個有關身分認同的精采故事,就像那些最棒的小說作品,《看不見的山》辦到了!
——《歐普拉雜誌》(O Magazine)
故事引人入勝,但也令人心碎……。非凡的處女作,其史詩般的題材和靈巧的寫作手法在家族歷史中迴盪,同時闡釋國家對個人的影響,以及再造家園所必須經歷的犧牲。
——《出版人週刊》(Publishers Weekly)
從如詩的精準文字到情慾的展現,狄‧羅柏提斯的語言讓這部文學處女作變得如此獨特。
——《書單》雜誌(Booklist)
狄.羅柏提斯成功將家族故事與傳奇融合在一起,賦予蒙特維多新的面貌,成果十分出色。
——《圖書館期刊》(Library Journal)
華麗、抒情、奇蹟……在這部處女作中,狄‧羅柏提斯將二十世紀的烏拉圭美麗地呈現出來。
——《科克斯書評》(Kirkus Reviews)
充滿魔力的處女作,衝擊人心,富有詩意。這部充滿創見的作品美麗且勇敢地揭開過去的祕密。
——《她》雜誌(Elle)
故事如此美麗,令人著迷。狄‧羅柏提斯成功結合一個國家不堪回首的過去,用過人、極富想像力的文字,將《看不見的山》推入最佳南美洲小說的行列中。
——「部落格評論」網站(Blogcritics.com)
這本小說如此迷人,帶領讀者進入當代拉丁美洲文學的場域中。狄‧羅柏提斯鮮活地描繪烏拉圭首都蒙特維多,兼具深度與廣度,宛如一顆在「銀河」旁熠熠生輝的寶石。
——「書籍瀏覽」網站(Bookbrowse.com)
狄.羅柏提斯對於南美大陸的描繪充滿熱情,美麗動人,且緊密地連結歷史與地理。
——《費城詢問報》(The Philadelphia Inquirer)
優美的故事,穿插著迷人的情節與細節。
——《達拉斯早報》(The Dallas Morning News)
《看不見的山》涉及二十世紀南美洲政治、經濟與社會的諸多變遷,令人印象深刻。
——紐西蘭《奧塔哥時報》(Otago Daily Times)
一部成就極高的作品,深刻且動人。
——愛爾蘭《星期日商業郵報》(The Sunday Business Post)
故鄉美濃的台北人,目前旅居紐約,從事文學與文化研究。曾獲梁實秋文學獎,譯有《看不見的小王子》、《失敗萬歲》、《橄欖油與無花果樹的記憶》、《看不見的山》等多本著作。詩作曾發表於《新世紀》、《現代詩》、《掌門詩學》、《新地文學》等文學雜誌。
2011/01/14
BLH087
天下文化
平裝
14.8×21cm
黑白
9789862166833
423
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