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自然

美麗新視界
優惠價
$550

美麗新視界

現代科技突破視覺極限

Invisible Worlds
書籍介紹

我們肉眼所見的世界,並不是這個世界的全貌,還有許多事物存在視覺感官之外。透過日新月異的現代科技,我們終於有機會探勘這片未知的疆域。

藉由新科技,我們能夠「看到」熱、聲音和各種型式的能量與輻射。
我們能夠目睹飄忽的思維,還能回溯時光,來到宇宙的開端,見識大霹靂的瞬間。

打開《美麗新視界》,就像展開一場驚異大奇航,一幅幅不可思議的畫面,一幕幕驚人的風景,呈現在我們眼前。從最微小的構築宇宙的基本粒子,到整個地球的地形地貌,從我們的身體內部、遠及外太空的星體……現代科技將帶我們看得更細、更遠、更深入!

序 肉眼看不見的世界
緒論 隱祕的彩虹

第1站 測不準的雲霧
第2站 顯微鏡下的蟲子
第3站 不動刀的解剖學
第4站 超越視覺極限
第5站 以太裡的回聲
第6站 我們在宇宙中的地位
第7站 光線之外

附錄
誌謝
圖片來源

肉眼看不見的世界

幾年前,我和幾個朋友在英格蘭南岸旅遊,前往著名的觀光勝地「灘頭岬」(beachy head)。灘頭岬並不是以海灘著稱,那裡最特別的是筆直聳立的白堊峭壁,崖頂長滿鮮綠牧草。當天豔陽高照,碧藍天空美不勝收,還有棉絮般的白雲點點散布。紅、黃野花嬌豔綻放,妝點那片青翠欲滴的蔥綠草場,還有鷗鳥在上空盤繞尖嘯。那個夏日下午真是太美了,友人也不禁讚嘆這整片美好景象。

這時,我突然有種感覺,那種身體感受只能用眩暈來形容:那種感受稱得上是恐慌,倏然湧起,好像我就要跌入無底深淵。我只得坐下喘息片刻才能回過氣。

不過那可不是因為懸崖太高,讓我喪膽。不是的,當時我是思緒狂湧,覺得面對這片美妙景致,自己卻完全視若無睹。天藍,草綠,甚至還有豔陽熾熱,這一切似乎都像是凡俗的簾幕假象,遮掩住真實的世界。我的視力完全正常,卻覺得自己實際上似乎是完全看不到東西。

峭壁、大海還有無邊的天空都是那麼無可捉摸,我覺得這一切都像是在嘲笑我。多彩的表象都好像是藏匿在煙幕後方,我知道,這片壯麗景象背後的「真相」,一定是遠更為豐富,也更為微妙。

在我上方盤繞的鳥兒,都感受得到磁場,昆蟲能夠對偏振的陽光做出反應,草、花也都能映射出紫外光。我們周圍的一切,都會爆射出無線電波,而太陽還放射出熾烈的紅外線和紫外線能量,強度照理講應該會讓我們的感官受不了。結果我們對這一切,卻幾乎都是彷若無睹。

這種感覺倏忽即逝,再也不曾湧現,卻已經點燃我的慾念,希望能設法構建出世界的「真正」相貌,並探究出其中的「真相」。我們的肉眼所見,就算是在夏天下午最清朗日光下所看到的,也只不過是實際表象的極小部分。

除了我們熟悉的彩虹般的可見色彩之外,大自然還藏匿了各式各樣的肉眼看不見的能量,種類遠比我們所見的更多。宇宙還有隱祕的部分,這個深奧、美麗但肉眼看不見的世界,一向是完全隱匿,直到近代才為人察覺。

從次原子到無垠宇宙,我們發現了種種模式和作用力、形狀和物體。明白講,我們對這些東西都是視若無睹,自然演化的視覺感官在此無能為力。這些發現都是在我們超脫了極限,學會用其他方式來描繪圖像之後才實現的。《美麗新視界》就是在探討這些圖像的產生方式,還有我們可以怎樣解讀。

同時我們也深入鑽研原子核心,進入最細小的生命分子,並目睹藏身塵埃微粒,埋伏掠食的怪獸。我們用掃描裝置來檢視人類的心思和肉體的細膩運作,結果就連最荒誕的科幻預言也瞠乎其後。我們觀看地球精采的隱祕生活,用聲波、無線電波、紅外線和紫外線來揭露玄機。

接著我們還把塑造地球、太陽、其他恆星和星系外觀的巨大力量和壯闊能量描繪出來,這一切,我們通常都視而不見。然後我們還運用電腦,鑽探現代數學的抽象過程,眼見美得讓人難忘,卻並不存在的事物,這些現象卻(或許)可以告訴我們,有關自然運作的奧妙真相。

我們得以從一切尺度,瞥見現實的最終結構,從最小的物質組成,到整個已知宇宙的可能相貌。我們還探索一處奧祕的中間地帶,科學和藝術似乎就在此匯聚。

這裡也提出迷人的問題。有沒有可能拍出原子的照片?用掃描式電子顯微鏡攝得的跳蚤圖像,是誰添加了人工色彩,以及是為了什麼?用正子放射斷層掃描來探究心智,究竟能顯示出哪些意識現象,辦得到嗎?用γ射線描繪的火星冰(水)蘊藏圖示,在什麼狀況下,表象並不能顯示全貌?

我們能不能真正「看到」捉摸不定的微波能量的證據,確認宇宙是一場大霹靂所創造的?我們是不是每天都還要碰到迄今未知的自然模式?或者是不是最新的掃描技術,我們的新式電子眼,只能揭露我們預想的現象?

如果《美麗新視界》能夠達成寫作目標,那麼我們就可以開始潛心思索,夏日晴朗午後的真實相貌為何──但願我們有那種視覺能力來觀看。

畢卓尼 作者
身兼科學作家與電視節目製作人,也為《焦點雜誌》(Focus)、《獨立報》(The Independent)、《標準晚報》(Evening Standard)、《連線雜誌》(Wired)等刊物撰稿。另著有《2001: Filming the Future》、《The Rivers of Mars: Searching for the Cosmic Origins of Life》等五本書,並曾獲獎肯定。

2005/06/27

BWS1002

天下文化

平裝

21×29.7cm

黑白

9864175068

231

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