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直覺外包給AI做決策真的可行嗎?利與弊一次看|《直覺鍛鍊》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退休後,很多人反而因為金錢、家庭和健康而感到更焦慮。理財作家嫺人在《有錢到老後》中提醒我們,不必事事追求完美,也不必跟別人比較,而是學會在有限的資源與時間裡,做出最智慧的選擇,享受每一次旅行、每一段陪伴,讓人生變得更自在、有溫度。
朱耀沂教授(1932年出生,2015年辭世)是台灣研究昆蟲的翹楚,也是昆蟲學術界的重量級人物。自小喜愛各種動物,高中畢業後就讀台中省立農學院植病系﹝中興大學前身﹞,並在台大植病研究所取得碩士學位。後歷任台大植物病蟲害學系助教、講師,並赴日取得農學博士學位,回國後應聘為台大客座副教授,後升任副教授、教授,至退休並獲選為名譽教授。
其研究領域主要為水稻和果樹害蟲,退休後仍勤於著作,將其一生所閱覽和收集的昆蟲或其他動物的珍貴資料,寫成一本本通俗的動物書籍,期能影響更多莘莘學子喜愛動物、了解動物,甚而願意選擇生物學為一生之職志。朱教授常謙稱自己是「昆蟲雜貨店」,其實若稱他為「昆蟲博物館」似乎更能貼切表達他對台灣昆蟲界的貢獻與地位。著有《熱帶昆蟲學》、《午茶昆蟲學》、《黑道昆蟲記》、《人蟲大戰》、《情色昆蟲學》、《成語動物學》等,《蜘蛛博物學》、《老鼠博物學》及《蟑螂博物學》(均由天下文化出版)是大樹文化教授博物學系列的重量級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