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自然

朱耀沂之老鼠博物學
優惠價
85
$238

朱耀沂之老鼠博物學

大樹教授博物學系列之2

$280

書籍介紹

「過街老鼠,人人喊打」,從這句俗諺中不難看出人類對老鼠根深蒂固的厭惡與唾棄。

其實很少人真正仔細研究過老鼠,也從未思索為什麼這些看似渺小脆弱、不堪一擊的老鼠,竟是地球上最為興盛成功的動物之一。

作者朱耀沂教授巧妙地選擇與人類關係最為密切的老鼠種類,以極其宏觀的博物學角度,勾勒出老鼠生存的真實面貌,並從生態學、演化、形態與生理,乃至一般人都有興趣的歷史、文學、童話等各種面向,使普羅大眾進入老鼠的生活,瞭解這一群成功的生物,也讓人重新省思老鼠與人類的複雜關係。

推薦序如「鼠」家珍
作者序

第一部 份認識老鼠家族
老鼠家族的崛起
假冒及被假冒的老鼠
老鼠大體檢
牙齒頭骨的寬度耳朵眼睛鼻子味覺頰鬚體毛尾巴
老鼠生活面面觀
老鼠的棲所老鼠的食性繁殖與鼠算

第二部 份家鼠篇
家鼠與野鼠的定義
家鼠的三大成員
成為家鼠的條件
家鼠征霸世界的過程
鄉下老鼠和城市老鼠
家鼠在城市裡的無血革命
家鼠成災
對抗家鼠的三大原則

第三部 份野鼠篇
野鼠列傳
台灣最大型的野鼠──鬼鼠
可當皮草的野鼠──美洲巨水鼠等
自然界的水利工程師──河狸
驗名難正身的老鼠──家豚鼠
常被當寵物養的老鼠──倉鼠
沒脖子的老鼠──田鼠
亡命大遷移老鼠──旅鼠
在沙漠討生活的老鼠──沙漠跳鼠等
樹上的老鼠──松鼠草原上的隧道專家──草原犬鼠
愛睡覺的老鼠──睡鼠
哺乳類中的變溫動物──裸鼢鼠
外形像老鼠的有袋類──負鼠
野鼠的生活
紅背田鼠
野鼠的繁殖和地盤
野鼠棲息隻數的變動和分散
野鼠的大發生與食物條件
野鼠的功與過
野鼠造成農林業的損失
野鼠造成畜牧業的損失
野鼠有傳播樹種的功能

第四部 份老鼠萬花筒
台灣有多少種老鼠?
老鼠會媒介哪些疾病?
老鼠媒介的世紀性疾病──鼠疫
家鼠與家蟎
另一種鼠類寄生蟲──多包絛蟲
老鼠、蛞蝓及蝸牛的三角關係
鼠貓之間
動物園中的老鼠
老鼠的遠親──兔子
堅果是紅森鼠最愛吃的食物?
如何辨識食物中老鼠的遺留物?
老鼠的避毒保健法
當益獸的老鼠
當人類食物的老鼠
當試驗動物的老鼠
《聖經》中的老鼠
宗教裁判中的老鼠
殺鼠遊戲
受到尊敬的老鼠
成語中的老鼠
詩歌中的老鼠
童話中的老鼠
世界最出名的老鼠──米老鼠

結語
作者後記

朱耀沂 

在大多數人的心目中,老鼠、蛇及蟑螂經常並列為三大最可怕、最討厭的動物。老鼠之所以如此惹人厭,原因不外乎牠們與我們日常生活的接觸過於密切,而且帶來的影響是負面多於正面。若要簡單地勾勒本書的主角老鼠,牠們不過是夾著一條沒什麼毛的尾巴,晚上偷偷跑出來嚙食各種東西,一有動靜馬上躲起來的小傢伙,想要細數牠們的惡行惡狀,那真是罄竹難書,媒介一些傳染病只是其中的主要罪行。

雖然依分類觀點之不同,老鼠的種類數目大不相同,但大致來說,老鼠有二千多種,約佔整個哺乳動物總數的三分之一,堪稱是家大業大的家族。單從老鼠家族的生理構造、行為舉止,就可以略窺哺乳動物世界的一隅。

當然並非兩千多種老鼠都對我們的生活造成負面的影響(從事農林業的人例外),經常威脅我們生活安寧的老鼠不過是其中的三、四種而已,為了預防或阻止牠們的為害成災,從事衛生、環保相關工作的人無不絞盡腦汁研擬對策,但成效如何,至今仍難以下定論。

不管是想在人鼠大戰中打一場勝仗,或者想進一步了解哺乳動物的世界,認識老鼠都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

如「鼠」家珍

很多人不解為何中國人把鼠列為十二生肖之首?有一種說法是:生肖的順序是按著十二種動物活動的時間排列的,老鼠主要是在子時,也就是兩日交替的午夜十二點鐘前後活動,所以被定為首位。也有民間傳說動物們在競爭首位時,老鼠用了狡猾的伎倆騙得了首位。其實,不論十二生肖排序的由來為何,屬於囓齒目動物成員的老鼠的確是種類最多、分布最廣、數量最可觀的哺乳動物,而且其適應生存的能力也超越其他許多哺乳動物。因此,老鼠做為十二生肖之首,實在當之無愧。

老鼠是人類生活中最熟悉的動物之一,只是多數人厭惡老鼠,因為牠們生活在陰暗的角落,給人骯髒的印象;牠們傳染疾病、有礙衛生;牠們嗜啃咬、破壞器物、管線,甚至引發火災;更糟的是牠們繁殖力強、撲殺不盡,令人頭痛。但是也有人欣賞老鼠靈活、機警的一面,一些漫畫卡通、童話故事,把老鼠描繪得十分討喜,各種可愛的寵物鼠更受到玩家的喜愛,擁有廣大的市場。此外,還有許多科學家要利用老鼠做實驗,實驗動物不能出差錯,因此這批老鼠就被奉為上賓,不但吃香喝辣,還有專人悉心照顧。這麼看來,不同的人對老鼠的觀感有很大的差異,不同的人對老鼠的待遇也不一樣,絕非「過街老鼠人人喊打」。

然而,大概很少人真正仔細的研究過老鼠,也少有人思考為甚麼這些看來脆弱、不堪一擊,常在實驗室中被人類用各種方式操弄的小動物,居然可以在地球上如此興盛。人類絞盡腦汁、費盡功夫,都無法控制牠們在自然界的數量,遑論永久的撲滅牠們。除了繁殖能力強之外,還有哪些適應生存的條件與策略,能讓老鼠如此成功地的佔據地球呢?

朱耀沂教授是國內極少數能把複雜的生物學,用深入淺出、生動活潑的方式介紹給讀者的學者作家,最近幾年,出版了許多科學普及的書籍。由於朱教授是知名的昆蟲學家,所以他談起昆蟲如數家珍,不過,筆觸所及,總不免帶出許多昆蟲學以外的生物學知識,從分子、細胞,形態、生理,一路到生態、演化,甚至文化習俗各種面向的資訊,不一而足,反映出朱教授學識淵博、涉獵廣泛。現在朱教授又挑戰介紹龐雜的囓齒類動物,這看似不可能的任務,但見朱教授巧妙地擇取與人類關係最為密切的少數種類,蜻蜓點水、大筆一揮,就輕鬆勾勒出囓齒類生存適應的主要特色,以及與人類的各種關係,讓讀者能夠很快的一窺囓齒動物的全貌,實在令人打心底佩服!

朱教授撰寫本書之際,全世界哺乳動物的分類正在進行另一次大翻修,最新的版本中,囓齒動物的種數又增加了兩百餘種。撇開分類的問題不談,朱教授這本書給我們帶來無限的興味,讓普羅大眾進入老鼠的生活,瞭解地球上這群成功的生物。我非常高興看到朱教授開啟了這扇大門,也盼望他(或是其他作者)繼續出版更多類似的作品,帶領讀者登堂入室,深入探索囓齒動物複雜、奧妙的世界。

台大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 李玲玲 謹識

朱耀沂 作者

朱耀沂教授(1932年出生,2015年辭世)是台灣研究昆蟲的翹楚,也是昆蟲學術界的重量級人物。自小喜愛各種動物,高中畢業後就讀台中省立農學院植病系﹝中興大學前身﹞,並在台大植病研究所取得碩士學位。後歷任台大植物病蟲害學系助教、講師,並赴日取得農學博士學位,回國後應聘為台大客座副教授,後升任副教授、教授,至退休並獲選為名譽教授。

其研究領域主要為水稻和果樹害蟲,退休後仍勤於著作,將其一生所閱覽和收集的昆蟲或其他動物的珍貴資料,寫成一本本通俗的動物書籍,期能影響更多莘莘學子喜愛動物、了解動物,甚而願意選擇生物學為一生之職志。朱教授常謙稱自己是「昆蟲雜貨店」,其實若稱他為「昆蟲博物館」似乎更能貼切表達他對台灣昆蟲界的貢獻與地位。著有《熱帶昆蟲學》、《午茶昆蟲學》、《黑道昆蟲記》、《人蟲大戰》、《情色昆蟲學》、《成語動物學》等,《蜘蛛博物學》、《老鼠博物學》及《蟑螂博物學》(均由天下文化出版)是大樹文化教授博物學系列的重量級著作。


2007/12/31

BBT3002

大樹文化

平裝

14.8×21cm

黑白

9789862160602

271

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