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他的旅途跟著一個簡單的問題走,那些改變人生的貴人做了什麼,能掌握那麼大的力量?
覓路時我們都需要別人指引。知名作家劉柏川在這本扣人心弦的新作裡,帶我們踏上追尋指引之光的旅程,你將聽到各行各業的人們真誠訴說自己面對挑戰,通過或未通過考驗的故事:
.一位好萊塢最受推崇的表演老師,使資質中等的年輕女演員飛上枝頭做鳳凰;
.一位深受器重的大聯盟投球教練,卻對他曾經辜負的球員念念不忘;
.一位被公司視為明日之星的主管,對懷才不遇的員工尤其獨具慧眼;
.一位小丑大師,透過工作坊幫助夫妻檔丑角改善兩人台上與台下關係;
.一位高中辯論教練,見證愛徒在接近顛峰時猶豫不前,並從中找到勝利的心路歷程;
.一位在幫派橫行地區服事大眾,拯救無數靈魂,但仍須面對生死極限的神父。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這是他們的故事。
但請用心聆聽,或者,它也是你的故事。
彩排
Contents
【人物簡介】
【序曲】
他需要一位導師。為此,他跋涉千里。
他見到愚人和智者彼此效法、兒童與長老互相模仿。
他聆聽、觀察遇到的每一個人,向他們提出問題。
回到家的時候,他還以為自己未曾找到導師。
但當他坐下來記錄自己的旅行,就在這時,導師現身了。
【第一樂章】授課前先接收訊息
追尋
艾法娜最大的才華不是表演,而是找出進入別人心靈的角度。
她指出:「給木頭上漆的時候,如果木頭表面不光滑,漆的附著力會更強。
我必須找到你內在的坑疤與缺陷,從那種地方開始。」
投手與捕手——分為九局的教育
最令我失望的是我自己,因為我沒辦法讓他信任我到願意實踐每一件我交代他做的事。
我扔一個救生圈給賈西亞,可是他認為那是鉛塊。
【第一頌】
最有力量的老師不是那些能言善道的人,而是能以最大的專注力與因人而異的方式聆聽的人。
【第二樂章】打通障礙,打開心防
娘子軍當家
那天喬絲琳終於明白忠誠與信任的真諦。還有愛。
從那天起,她知道自己會留在公司,跟這個團隊一起打拼,
但她或其他任何一個人對這段時光最終會留下的記憶,絕不會是她的業績。
一步一腳印
不管發生什麼事,我都先找湯姆。他叫我放慢腳步,冷靜下來。
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告訴我一則他親身經歷的故事。
我聽他說,過了一會兒,我就知道自己不會有事,就像湯姆現在也沒事了一樣。
感覺導師
你現在擁有什麼?
不是你千方百計蓄積的東西,不是你履歷上寫的東西,也不是別人的想法。
現在你能用你擁有的東西做什麼?
此時此刻——經驗——並非稍縱即逝,它就是你擁有的一切。
它就是整個的你。
修正案事件
我能說什麼?我太驕傲,沒有請人指點。
我太害怕暴露自己的沒把握,不願意承認弱點。
現在我的世界即將崩潰,完全崩潰。
我光明燦爛的事業即將萎縮成黑洞般沉重黑暗。
【第二頌】
阻撓很多人學習——學習任何事——的障礙,
不在於他們笨拙或缺乏才能,而是因為他們沒有安全感,
認為自己天生做不到某件事,無法出人頭地。
【第三樂章】近鏡頭,遠鏡頭
山米與凸蒂劇場
他用眼睛閱讀他們的表演,就像棋王閱讀棋盤,
因為看過千萬盤棋局,產生一種善於判讀布局、優勢與危機的洞察力,
融會成一種像視覺一樣自動自發、出於潛意識的神奇智慧。
足跡
他開始明瞭,好的即興創作恰恰就等於好的對話。
好的演奏需要練達人情世故,盡你所能收割其中的點點滴滴。
她自己的路
我從中領悟教導這個小孩的方法:奧莉薇亞.劉凡事有自己的主張。
我現在的工作就是保持沉默,雖然這麼做完全違反我的直覺。
我的工作就是跟隨這個特立獨行的小鼓手的拍子。
【第三頌】
我們教導的其實既非跳舞亦非愛情更非求勝,我們教的只不過是如何思考,如何存在。
【第四樂章】看不見的手
中間的空隙——二十一格連環壁畫
她知道只要願意聆聽,四周就會有故事蜂擁而來。
她找尋斷線與射線與拋物線的交點,
搜索記憶中最密封的片段——悲傷的歌、油膩的味道、冰冷的子彈——為了打開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管道。
她找到了親和力。
那時候,也只有那時候,她才能開始思考如何調和顏色。
呵護信心的人
羞恥與侮辱,除了羞恥與侮辱,還是羞恥與侮辱,這是他們所知的一切。
葛瑞格不執著於罪惡感。
他給強尼一個選擇:你可以擺脫這種生活,要不要?
新視野
現在的文化只教我們巧取豪奪,以最快方式爭取好生活,到處是速食。
什麼東西都是事先包裝好的。
我們吃了這些東西,感覺會變遲鈍,忘記源於食物的一切——可以推演到歷史、經濟、政治、音樂。
我們去市場準備食物,會學到分享與合作,學會早做計畫,甚至學到娛樂與工作可以一起並行。
【第四頌】
重要的是我們要培養文化,然後培養出信任,讓文化代替我們完成大部分的教導工作。
【第五樂章】易位而處
聲音與回音
他知道她愈有機會訓練別人,就愈能看清自己的弱點。
她有能力提醒自己,在重重混亂與紛至沓來的忙碌之中,一時摸不清楚情況沒關係。
她說:「我要消化周圍的東西,而不是讓它們吞噬我。」
導師的導師
基本的教訓就是,指揮家不發出任何聲音。
力量來自他賦予其他人力量、喚醒其他人潛力的能力。
鏡子,鏡子,鏡子
她向我求助,使我處於教練的位置,其實是為我指出一條成為像我父親那樣的導師之路。
這是我將我教導的東西內化的機會。
【第五頌】
我們站在兩面相對的鏡子中間,會發生什麼事?
我們看到全部的自己,包括我們的遺傳,圍繞我們周圍的是什麼,哪些東西只有我們有。
我們記錄人際關係的成熟——以及身分的誕生。
【終曲】
我要追尋的意義並非來自任何一位指導者,雖然他們都是了不起的人。
它來自道路本身。來自跋涉。來自聆聽。來自對同理心的見證與衝動。
【致謝】
──卡洛琳.甘迺迪(美國已故總統甘迺迪之女)
唯有透過優美的說故事技巧方能培養出來的洞察力,在本書中俯拾皆是。無與倫比的報導文學寫作,分享真心的誠摯更是勇氣可嘉。劉柏川是一位優秀、用心的作者。
──波.布朗森(著有《這輩子,你想做什麼?》)
劉柏川有一種了不起的天賦,他在本書中跟所有人分享這份天賦。他筆下令人難忘的人物、精采而動人的故事,結合了伯樂鑑識千里馬的才能。《誰為我鼓掌》不僅與領導者的最佳直覺契合,也會蔚為一股力量,幫助更多人晉升到領導階層,擁有更好的表現。
──羅莎貝絲.肯特(《信心》作者)
一九六八年出生於紐約。自耶魯大學畢業後,擔任美國重量級參議員伯恩(David Boren)的助理。因撰寫一系列的時論文章,成為當時X世代得重要代言人,並受邀至白宮擔任柯林頓總統的演講撰稿人. 曾任MSNBC的評論員,經常為《Slate》雜誌撰稿,也曾為《華盛頓郵報雜誌》(The Washington Post Magazine)與《美國週末》(USA Weekend)寫文章。曾創辦頗受好評的評論雜誌《下一代進步論者》(The Next Progressive),後來又主編文選《下一代:新世代年輕美國作家》(Next:Young American Writers on the New Generation)。 所著《偶然生為亞裔人》一書,曾被紐約時報選為值得注意的好書,中文版獲選為1999年誠品書店年度推薦書、中國時報開卷一週好書。目前與妻女住在西雅圖,現任「新美國基金會」研究員,並任教於華盛頓大學伊凡斯公共行政學院。要進一步了解劉柏川或本書訊息,歡迎上網www.guidinglightsnetwork.com 或www.ericliu.com。
台大外文系研究所碩士,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東亞研究所、西雅圖華盛頓大學比較文學研究所研究。曾任《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中文版資深編輯、輔仁大學翻譯研究所筆譯組召集人、中國時報人間副刊撰述委員,譯著甚豐。
2006/04/06
BGB231
天下文化
平裝
14.8×21cm
黑白
9789864176595
257
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