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焦慮不是你的錯!減重名醫蕭捷健《碳水循環》: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選錯了方法
蕭捷健醫師在《碳水循環》中溫柔呼籲:體重焦慮不是你的錯,你只是選錯了方法。本書針對常見減重迷思,提出與身體合作、非極端的科學方法,幫助你改善代謝、找回健康與快樂。無需禁澱粉、不必自我折磨,讓瘦身成為自然且可持續的生活節奏。
我們都知道,投資要懂得分散風險,「不要將所有的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我們都聽過,「股市的複利效果超過定存的複利效果」;我們也都認為「高風險會有高報酬」……,但是這些所謂「正確」的投資觀念在現實的世界中並不一定靈光,為什麼依循這些觀點進行投資還是會賠錢?是哪裡出了問題?
本書作者嘗試透過說故事的方式,說明一些有趣的金融現象、釐清一些投資觀念。書中提出許多與傳統不同的觀點,經由作者幽默風趣的文筆,讀者將可輕鬆領略金融市場的奧妙,同時也可以加強自己對投資決策的分析能力,使你更能自信投資、聰明理財。
推薦序 親近投資世界的入門書 許立慶
作者序 一本試著說「人話」的金融普及書 沈中華
第一部 股票市場與企業金融
一、59分效應——盈餘管理或盈餘操縱
二、好東西不與好朋友分享?——公司上市與現金增資
三、五十步笑百步——無法分散的市場風險
四、最安全的地方就是最危險的地方——被忽略的流動性風險
五、神啊!請再給我多一點獲利——神奇的複利效果常不存在
附錄 高風險與高報酬
六、分析師現形記——可以相信券商推薦的股票嗎?
第二部 外匯市場
七、台幣升的少貶的多——區域貨幣弱勢原則
八、你是我美麗的倒影?——到底台幣應強勢還是弱勢?
九、人民幣升值之後?
第三部 銀行管理
十、最敏感與最不敏感的存款——外匯存款也可預測匯率
十一、賞罪罰功——錯誤的盈餘造成錯誤的決策
第四部 經濟
十二、當華爾街指標與主要街指標背道而馳時
一本試著說「人話」的金融普及書
沈中華(政治大學金融系教授與亞太金融中心主任)
這本書嘗試說明一些有趣的金融現象。我在進行研究時常發現一些很有趣的簡單金融圖形,這些圖形雖然簡單,卻可用來協助我們了解金融知識。我希望能藉由這些圖形來傳播金融知識,並幫助大家更了解金融世界。
除此之外,我也希望廣大的薪薪學子喜歡唸書,也喜歡做學問,所以我努力將深奧難懂的理論用簡單的話說出來。這看似簡單,但其實並不容易,也要很努力,才能完成目標。
我在唸研究所時,一位客座的數學教授曾告訴我們:「教好數學的方式就是給例子、將它具體化。」這個觀念對我影響深遠。我自己在教學、或與朋友聊天時,就常聽很多人說:「請你們學者說人說的話。」我的好朋友,中研院周雨田教授轉述另一位計量大師的名言給我聽:「最沒有power的test就是沒有人用的test。」雖然這些論點並非人人贊同,但對我影響很深,所以我在教學、研究、服務、公益活動之餘,不斷鞭策自己往這個方面努力:將深奧的學問,用簡單的例子說明,讓大家有具體的感覺,如此一來,學子才能吸收快速,學問將也因此變得親切可人。
看故事,學金融知識
本書的特色可簡稱「金融普及化」,在這本書中,我挑了12個與金融學問或投資有關的例子。許多認識我的人都曉得我喜歡說故事,特別是引用金融思想史來說故事,例如柯南的「引爆摩天大樓」、歌德的《浮士德》、湯姆.克蘭西(Tom Clancy)的《獵殺紅色十月》、牛頓出任鑄幣局局長……等,都是我與同學聊天常引用的故事,所以本書的例子,也是如此誕生,例如〈神啊!請再給我多一點獲利〉、〈好東西不與好朋友分享?〉、〈賞罪罰功〉等,大家也可當故事來看,相信會減輕不少學習的負擔。 本書的許多看法均與傳統略有不同,所以我也非常歡迎大家指正,與我討論。如果我說的不好,請一定要多原諒。
在此我要特別感謝天下遠見文化事業群的創辦人高希均教授的大力支持,此書才得以問世。此外,也要感謝編輯劉家瑜小姐在本書撰寫過程的大力協助,沒有他們,也沒有這本書。
最後,我要謝謝政治大學以及國科會給予我許多學習機會,還有許多好朋友及好學生的討論與鼓勵,其中,政治大學會計系戚務君教授,實踐大學張邦茹教授及政治大學金融系博士班張雲翔同學都給了我許多珍貴意見。如果本書仍有錯,當然一切均是本人的責任。
2003/11/30
BCB277
天下文化
平裝
14.8×21cm
黑白
986-417-222-0
236
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