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小說

最後的任務
優惠價
85
$272

最後的任務

Restless
書籍介紹

1976年的夏天,露絲.葛馬丁發現她平凡而深居簡出的母親莎莉是二次大戰時的優秀女間諜,而且她的真實名字叫做伊娃.德列托斯卡雅!

1939年,二十八歲的伊娃定居巴黎,是個美麗的俄國移民。二次大戰爆發後,她被英國秘密情報局的路卡斯.羅瑪吸收,在他的指導下,學習技能,成為一個完美的間諜。她隱藏起內心的情緒,不信任任何人,包括她最愛的幾個人。戰爭結束後,伊娃小心的重新建立她的生活,成為一個典型的英國妻子和母親。然而一旦當過間諜以後,就永遠是間諜。現在她必須完成最後一項任務,這一次,伊娃沒法獨力完成:她需要她女兒的幫忙。

作者波伊德以交叉書寫方式,一方面以露絲為小說的敘事者,一方面以倒敘方式回到二次大戰的間諜世界,讓讀者在緊湊的時空交錯中,看到人性的光明與黑暗,戰爭的殘忍,愛情的虛幻及母女親情的可貴。

2006 柯思達小說獎(Costa Novel Award)得主
2007 英國「李查和茱蒂」讀書俱樂部年度選書

步調快速,情節緊湊,以優美筆法觀察人性,或是波伊德至今最好的作品。
──《君子雜誌》

讀來令人感到愉快歡悅…把你深深的帶入戰爭時期諜報工作的隱晦曲折、為人所遺忘的複雜氛圍…讓你摒息以待,直到最後一頁。
──《觀察家報》

緊張得讓人心臟幾乎停止跳動,無比的刺激…一個吸引人的故事,講述戰爭時期的一項勇敢的行為。
──《暫停》雜誌(Time Out)

就每一方面而言,本書都是流暢易讀的:一本自信、聰慧、充滿企圖心的小說。
──《衛報》

一本第一流的驚悚小說,思慮深密,引人入勝。
──《星期日郵報》

波伊德講故事的時候發出的能量,表現出的創新精神,達到驚心動魄的程度。
──《倫敦書評》

一本氣氛濃烈、文學性強的間諜驚悚小說…真的讓人必須一口氣讀完。本書是波伊德最好的作品。
──《書商》雜誌

輕鬆而易讀…這本小說的力量逐漸凝聚,愈來愈強,展現令人難忘的意象。
──《格拉斯哥前鋒報》

作者以老練的筆法,重現了1940年代初期歐洲的混亂情況,以及瀰漫英國的啟示錄一般、預言世界末日即將來臨的恐懼氣氛…伊娃的角色非常有說服力…
──《新政治家》

我選本書為今年最佳書籍。本書將波伊德的燦爛才華…和他說故事的完美技巧融為一體。
──威特克萊夫特(Patience Wheatcroft),《星期日電訊報》

波伊德每推出一本新書,我就趕快找來看。
──派克斯曼(Jeremy Paxman)

威廉.波伊德 作者

1952年生於加納,成長於奈及利亞,目前定居倫敦。

作品獲獎無數:
-1981年以《非洲好人》 (A Good Man in Africa)獲得懷特布萊德文學獎新作獎(Whitbread Literary Award for the Best First Novel)
-1982 年以《冰淇淋戰爭》(An Ice-Cream War)獲得約翰列威林萊斯紀念獎 (John Llewellyn Rhys Memorial Prize),並入圍布克獎決選(Booker Prize)
-1990年以《布萊薩維爾海灘》(Brazzaville Beach)獲得布萊克小說紀念獎(James Tait Black Memorial Prize)
-1995年以《藍色下午》(The Blue Afternoon)獲得洛杉磯時報小說獎(Los Angeles Times Book Prize for Fiction)

本書更獲得2006年柯思達小說獎(Costa Novel Award),並為 2007 年英國「李查和茱蒂」讀書俱樂部年度選書。

 


汪芸 譯者

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學士,美國密蘇里州立大學社會所碩士。

曾任空中大學講師、《中國時報》資料中心編譯、《中時晚報》廣場版記者及國際新聞組編譯、天下文化出版公司副主編。

著有《你》(小說)、《世界上第一條眼鏡蛇》(童書);譯有《鐵器時代》、《鬱林湖失蹤紀事》、《40立體畫法》、《萊特屋謎案》、《小豬梅西救難,GO!》、《艾拉—神奇的帽子》等。


2008/07/31

BLH068

天下文化

平裝

14.8x21cm

黑白

9789862161746

363

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