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老師掰化學
如果你認為,化學是最討人厭的臭科學;如果你在學校裡,化學怎麼也學不會;如果你崇尚自然,摒棄一切化學物品,那麼你一定得看看,蘇老師怎麼掰化學,看完保證豁然開朗,聽到化學不再反胃!蘇老師掰了67則生活中有趣的化學現象,告訴你懂化學與不懂化學,在生活中會有什麼差別。
蘇老師細心分析給你聽,尿液的顏色與健康有啥關係?人為什麼會禿頭?該買什麼洗髮精來洗頭?漂白水與清潔劑能不能混用?放屁到底是怎麼回事?維他命丸與人參到底該不該吃?有沒有效?這些生活中的大哉問,蘇老師統統用簡單的化學,掰給你聽明白,不僅讓你的疑惑一掃而空,且無形中化學知識又增進不少,不禁要讚嘆:懂一點化學真有用。
蘇老師化學黑白講
看過《蘇老師掰化學》,你一定會期待,蘇老師還能掰出什麼玩意來!這次,蘇老師詼諧的黑白講,要明辨生活科學的是非黑白,讓我們看清那些披著科學外衣的各類先進用品與食品,到底是什麼玩意。
自來水裡的氯真的有害健康?天然草藥真的安全無虞?你吞下肚的銀杏,真的能增強記憶?吃甲殼素,真的能讓你恢復窈窕?這些似是而非的問題,蘇老師統統幫你釐清黑白。
蘇老師化學五四三
在《蘇老師掰化學》、《蘇老師化學黑白講》中,講生活小故事,與大家分享化學知識的蘇老師,現在要進一步教大家分辨什麼是真知識,什麼是胡說八道。
蘇老師這次告訴你,基因改造食物到底吃不吃得?酥脆的餅乾有可能是低脂的嗎?趕時髦的貝果,怎樣做才合乎傳統?吃代糖會不會吃出麻煩?汽車安全氣囊到底安不安全?衣服不小心沾到汙垢,要怎麼清乾淨?要怎麼烤肉才能健康又快活!
蘇老師用五四三的戲謔笑語,告訴我們化學知識一、二、三。讀完《蘇老師化學五四三》,就瞭解了生活中必備的62種基本化學常識,從此生活不再亂糟糟,讓人忍不住讚嘆,多懂一點化學真的很有用。
★ 最幽默風趣的化學讀本
★ 25開,雙色印刷
蘇老師化學聊是非
《蘇老師化學聊是非》承襲了蘇老師系列的精神,以一貫詼諧有趣的蘇老師風格,為大眾介紹有用的生活化學。
蘇老師這次告訴你,瓶裝水到底有沒有問題?DDT是不是真的會毒害人?婦女在更年期該怎麼辦?蘋果上頭那層薄薄的蠟真的吃不得嗎?食品廣告中老說天然的最好,是真的嗎?世紀劇毒戴奧辛到底藏身在哪裡?哈利波特的那顆魔法石,真的存在嗎?生活中所有的是非紛擾,蘇老師都用正確的化學知識,慢慢的聊給你聽,一一的為你解惑。
看完蘇老師聊完是非,就能瞭解生活中的70種科學小常識,從此生活不再有煩惱,讓人忍不住讚嘆,多懂一點化學真的很有用。
蘇老師生活化學快問妙答
蘇老師,你生活上的好老師
你是不是以為木頭砧板會藏汙納垢,所以你都使用塑膠砧板?
那你可就錯了,塑膠砧板上的刀痕,才真的有刷不乾淨的疑慮!
蜂膠有像人家說的那麼好用嗎,你是不是也心動想買來試試?
但蜂膠的功能只有:蜜蜂用它來封住蜂巢的出口,防止入侵者進入。
油炸食物熱量太高,改用低脂的人造奶油來炸,是不是會好一點?
可千萬別傻了,低脂的人造奶油之所以低脂,是因為裡面加了水,
你真的拿來油炸,小心油水噴得你哇哇叫。
每個科學家都能回答上述的問題,但是只有蘇老師能問得讓你捧腹,答得讓你爆笑。想當生活智慧王,拜蘇老師為師就對啦。
科學新聞不能這樣看
科學新聞這麼多,你讀懂了嗎?
不再害怕紛亂的科學資訊,蘇老師一一教你聰明解讀
報上說,抗氧化劑有助健康,所以我們卯起來吃準沒錯?
大科學家鮑林說,維他命C預防感冒,聽他的就對了?
網路上流傳,微波爐煮出來的食物,有輻射又沒營養,這東西千萬別用才好?
大家都說有機的最好,花大錢買有機食品,一定可以買到健康囉?
基因改造食品聽起來實在危險,我要怎麼避開才好?
科學家操弄不過大自然,所以一切都是天然的最好?
加拿大麥基爾大學(McGill University)化學教授,也是廣播人,專門回答call-in來的科學疑難雜症;固定在報紙上發表關於「正確化學」的故事,在加拿大Discovery頻道有一個專屬科學節目「蘇老師化學有一套」(Joe\'s Chemistry Set),是北美最受歡迎的科學名嘴。蘇老師得獎無數,但最愛的還是掰化學,擺科學龍門陣。 蘇老師最會用幽默又明瞭的方式,對一般大眾解釋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如何用化學方法解決,精彩有趣的程度讓許多諾貝爾獎得主也欽佩不已。 蘇老師的另外四本科普作品《蘇老師掰化學》(Radar, Hula Hoops and Playful Pigs)、《蘇老師化學黑白講》(The Genie in the Bottle)、《蘇老師化學五四三》(That’s the Way the Cookie Crumbles)、《蘇老師化學聊是非》(The Fly in the Ointment),中文版已由天下文化出版。
1950年生於台北市。國立清華大學核子工程系畢業,原子科學研究所碩士。曾任台灣電力公司緊急計畫執行委員會執行祕書。
譯作有《愛麗絲漫遊量子奇境》、《幹嘛學數學?》、《數學小魔女》、《統計,改變了世界》、《數學是啥玩意?I~III》、《葛老爹的推理遊戲 1、2》、《一生受用的公式》、《統計你贏的機率》、《蘇老師化學黑白講》、《費曼手札》、《刻卜勒的猜想》、《神奇數學117》、《蘇老師化學五四三》、《牛頓物理駕訓班》、《蘇老師化學聊是非》、《相對世界的美麗》、《薛丁格的兔子》等三十多種書(皆為天下文化出版)。
為《觀念化學1》譯者。
蘇老師掰化學
蘇老師掰化學——懂1點化學很有用
第一篇 就是這樣愛上化學
正確的化學觀念——生活處處是化學
沒化學才不自然——別無理討厭化學
別製造化學文盲!——懂化學好處多
第二篇 這裡也有化學!
科學黑白講——別盲目相信專家
又殺菌又放光芒——氧化鈣
氣球高飛的祕密——波以耳定律
撒尿造火藥——硝酸鉀
第一個塑膠——賽璐珞
牛仔褲化學——它也有基因
化學越獄——會變色的澱粉
玩化學——動手做,樂趣多
雷達、呼拉圈跟豬都愛它——聚乙烯
殺敵、殺菌都用它——石碳酸
昨是今非——氟利昂
最透氣的內褲材質——聚丙烯
好個魔術——魔術師與科學家
第三篇 吃這個化學物就對了!
天然的最好?——致命的天然物
抗老割喉戰——自由基與抗氧化劑
眼睛為之一亮——β胡蘿蔔素
保健祕訣——吃蘋果
絕不完蛋——蛋的學問大
中國餐館症候群——味精吃不得?
香腸熱狗萬萬歲!——亞硝酸鹽
喝茶抗癌——兒茶素
愛吃番茄——基因改造與番茄紅素
樂得冒泡——香檳的祕密
吃魚是個好主意——DHA
雞湯學問大——傳統感冒良藥
抗癌黃豆——異黃酮
臭得發香——臭化學
愛的食品——濃情巧克力
果渣不是廢物——水果纖
預防心臟病——α-次亞麻油酸
第四篇 化學物品闖禍記
愛你卻害到你——西班牙蒼蠅
磨菇魔菇——蕈類科學
化學巫術——中毒還是中邪
舒芙雷殺人事件——服藥的食物禁忌
怎麼也殺不死——氰化物失手記
死而復活——拚死吃河豚
第五篇 化學物致病也治病
醫學改革——帕拉賽瑟斯
憂鬱症的憂慮——抗憂鬱藥氾濫
人生是彩色的——大小便顏色解謎
不看醫生——另類自然療法
吃粉筆保健康——鈣
感覺不痛——麻醉史
絕不落髮——荷爾蒙與禿頭
能致命也能防癌——硒
它真是萬靈丹?——人參
得A的維生素——維生素E
浪漫氣息——費洛蒙
黃色梵谷——毛地黃
第六篇 最乾淨的化學
洗髮精大揭祕——十二烷基硫酸鈉
除臭良方——硫味這樣除
洗衣服——界面活性劑
乾淨得發亮——螢光劑
漂白水守則——次氯酸鈉化學
除臭大作戰——沸石
第七篇 歪理不成科學
別亂觸電——電療
以毒攻毒?——順勢療法
漲破肚皮?——碳酸氣
科學奇譚——怪事何其多
用顏色治百病?——光譜色療
身體能量場——治療性觸摸
第八篇 化學算總帳
排泄物不是廢物——尿
屁的學問大——屁化學
肉身管樂器——自我灌腸
科學的真貌——22條真理 附錄
蘇老師的化合物對照表
蘇老師化學黑白講
序 科學方法,仍是最好的選擇
開場白 從魔術中見科學
第一篇 懂化學,保健康
1. 笑退病魔——心理影響生理
2. 今是昨非——沙利竇邁
3. 陽光森巴——防曬須知
4. 草藥大翻身——紫錐花
5. 減肥聖品?——甲殼素
6. 治憂鬱,別送命——聖約翰草
7. 樂極生悲——液態快樂丸
8. 多喝水、多尿尿——膀胱保健
9. High翻天——曼陀羅
10. 親蟾蜍樂陶陶——蟾蜍分泌物
11. 柳樹魔力——阿司匹靈
12. 治不好也害不死——另類療法
13. 對人對牛都好——凡士林
14. 鱷魚味——聞香治病
15. 告別臭腳丫——銀
16. 神祕而危險——汞
第二篇 懂化學,才懂吃
17. 吃啥補啥?——營養均衡最重要
18. 就是辣、辣、辣——辣椒鹼
19. 吃油降膽固醇!——人造奶油
20. 甘草不是仙丹——甘草酸苷
21. 養身聖品——巧克力
22. 不老仙丹——莓果
23. 兩湯匙保健康——亞麻仁
24. 健腦防痴呆?——銀杏
25. 美味又消炎——櫻桃
26. 生命的苦水——鎂
27. 不再愈減愈肥——減肥祕訣
28. 菜色不再黃——保綠絕招
第三篇 化學,無所不在
29. 瓶中精靈——過氧化氫
30. 吸水大胃王——聚丙烯酸
31. 炙熱燃燒——乙炔
32. 人人都可以是馬蓋先——酚酉太
33. 間諜寶物——隱形墨水
34. 爆爆蝦——氣體的祕密
35. 藍色煉丹術——普魯士藍
36. 蟲蟲危機——紅色染料
37. 不沾鍋的祕密——鐵氟龍
38. 防火材的恐慌——石綿
39.殺人於無形——鉈
40. 不一定通樂——酸鹼反應
41. 都是糞便惹的禍——甲烷
42. 綠色火焰——硼砂
43. 飛天法寶——矽酮
44. 比玻璃還貴——電木
45. 飛船的祕密——氦
46. 燒出電來!——氫與氧
47. 有點黏又不會太黏——黏膠
第四篇 說歷史,道化學
48 玩出火來——本生
49 週期表——門得列夫
50 乾一杯!——斯諾
51 一顆頭砍兩次——拉瓦謝
52 可親吻,別握手!——森姆懷斯
53 磁力催眠法——梅斯美
54 咀嚼大師——佛萊契
55 在巴斯德之前——卡特菲托
56 丙酮建國——魏茲曼
57 功在化學的物理學家——布洛赫與薄賽爾
58 奪命糖漿——沃特金斯
第五篇 偽科學,傻玩意
59 不老實的魔術——超能力
60 日月失調——生物動態農法
61 重振羊雄風——睪丸移植術
62 福爾摩斯也認栽——通靈騙術
63 為清潔劑伸冤——SLES與SLS
64 天大的傻玩意——酸、鹼體質
謝誌
附錄
蘇老師的化合物對照表
蘇老師化學五四三
序 化學五四三開講
第一篇 愈化學,愈健康
01. 放射線真可怕?——微波
02. 我變我變我變變變——科學日新月異
03. 不用灌腸——優酪乳
04. 吃了真的保健康?——健康食品
05. 穀物闖禍記——麩質
06. 窮人的糖——糖精
07. 甜蜜壞東西?——阿斯巴甜
08. 除脂去膽固醇——燕麥
09. 一定得煮過——貝果
10. 為土司乾杯——合成人工風味
11. 黃色綠色都可以——香蕉皮
12. 好吃又健康——BBQ守則
13. 冰涼好滋味——冰淇淋
14. 玉米致病——糙皮病
15. 學學大力水手吧!——菠菜
16. 蘇老師當小偷——紅椒粉
17. 味如嚼紙?——包心菜抗癌
18. 釀造學——啤酒
19. 飲酒的代價——酒精
20. 多喝不樂——汽水
21. 生物技術之鑰——DNA
22. 科學怪食?——基因改造食物
23. 陽光維他命——維他命D
24. 這樣才能香酥脆——飽和脂肪
25. 莫忘記——輔助酵素Q-10
26. 嚼出記憶?——謎樣的記憶力
27. 調味聖品——鹽
28. 嬰孩不可沾——肉毒桿菌
29. 從叢林到手術室——箭毒
30. 長生不老?——生長激素
31. 劇毒或良藥?——砷
32. 嘴裡的毒物——汞
33. 羅馬帝國與英國的剋星——鉛
34. 世紀之毒——戴奧辛
35. 香汗淋漓——汗的化學
第二篇 學化學,過生活
36. 大師也搞不定——除汙
37. 跨國大合作——火柴
38. 銀、鋁、銅,大不同——鍋具
39. 恐怖份子請住手——神經毒氣
40. 愛迪生的發明?——電燈
41. 耐用又有彈性——尼龍
42. 總統的建議——橡膠
43. 忽軟忽硬——玉米澱粉
44. 玻璃眼——防彈玻璃
45. 瞬間爆發——安全氣囊
46. 象牙做的?——肥皂
47. 淹死跳蚤——清潔劑
48. 吃蟲大王——蜘蛛
49. 放風箏來測量——閃電
第三篇 搞化學,寫歷史
50. 吃香喝辣——聖路易博覽會
51. 救命蔬菜湯——平克漢女士
52. 紫色創造者——珀金
53. 亦正亦邪——哈柏
54. 致命的光——鐳
55. 戴維最偉大的發現——法拉第
56. 從煉金術士到科學家——波以耳
第四篇 懂化學,不受騙
57. 熱得過火——熱含量
58. 舞台上的科學家——魔術師
59. 灌腸高手——怪醫凱格洛
60. 無稽水——π水
61. 科學怪譚——遠紅外線
62. 醫得好才怪——江湖郎中
附錄 蘇老師的化合物對照表
蘇老師大索引
蘇老師化學聊是非
序 用化學探究生活是非
第一篇 懂化學,保平安
1 數字會說話?——謊言與統計學
2 野生的最好?——鮭魚
3 殺蟲也殺人?——DDT
4 不再有人餓肚子——基因改造技術
5. 造乳酪,不殺生——基因技術
6 炒菜鍋也有毒?——鐵氟龍
7 殺蟲不殺人——殺蟲劑
8 吃一點沒關係——微量化學物
9 灌個飽——水的迷思
10 蘋果咬一口——水果蠟
11 更年期怎麼辦?——賀爾蒙療法
12 毒地毯——清潔保養很重要
13 吃了保健康?——健康食品
14 記憶大作戰——艾滋海默氏症
15 有沒有毒?——藥物試驗
16 間諜遊戲——黃 麴毒素
17 臭氣逼人——奇妙的身體
18 吃肉瘦得了?——低碳水化合物飲食法
19 「瘋」蜜——木藜蘆素
20 無法甜蜜——果糖不耐症
21 無糖巧克力——糖醇
22 抗癌妙方——花椰菜
23 不再發霉——丙酸鹽類
24 大蒜治百病?——蒜素
25 有吃有保障——營養補充劑
26 維他命是啥玩意——維他命B17
27 劇毒保鮮膜?——無氯沒關係
28 天然的最好?——合成的一樣棒
29 抗癌妙方——蔬菜水果不少吃
第二篇 學化學,開眼界
30 神奇魔術——化學來幫忙
31 致命吸引力——麝香
32 苦味不再——腺?一磷酸
33 不流動的液體——玻璃
34 科學證據?——小心為上
35 聖誕奇蹟——槲寄生與毒蠅傘
36 濃情蜜意——偉哥與偉嫂
37 第一種人工纖維——聚酯
38 古老的傳說——淘金
39. 古墨水——鞣酸鐵
40 哈利波特的魔法石——尼樂‧勒梅
41 既殺生也保健——銅離子
42 防彈背心——救命的克維拉
43 最危險的化妝品?——口紅
44 衣服也變硬——硬水
45 可吃又好用——黃豆
46 你真是有味道——性費洛蒙
47 好吃的化學家——蟲
第三篇 化學人,化學事
48 立志當化學家——李比希
49 吸了一口純氧——普利斯特理
50 冷靜一下!——吃點溴化物
51 緩解躁鬱症——鋰
52 騙人把戲與真化學——魔術
53 就是讓你很想睡——巴比妥酸鹽
54 分子照鏡子——鏡像異構物
55 毛地黃能治病——韋德林
56 吃麵包染毒癮?——罌粟與罌粟子
57 水銀中毒——牛頓搞化學
58 跳動的青蛙腿——乙醯膽鹼
59 合成第一步——尿素
60 恐怖影片——膠捲演化史
61 綠色仙子之謎——苦艾酒
62 痛快的笑——笑氣
第四篇 用化學,辨是非
63 燻腸腐蝕劑?——怪問認真答
64 頭殼上鑽個洞——荒誕的科學
65 特異功能石?——石英
66 你真的不用死!——密醫說法
67 腦裡的珊瑚鈣——吹牛化學家
68 死水變活水——高明的想像力
69 偉大的揭弊電影?——三流的科學
70 氧氣補充站——算了吧
附錄
化合物對照表
蘇老師四書大索引
蘇老師生活化學快問妙答
序 我來快問,你來妙答
第一大題:你過得健康嗎?
01. 多喝水沒事?
02. 蟑螂爬進耳朵時該怎麼辦?
03. 薯條粗一點不僅較好吃也較安全,為什麼?
04. 聞什麼氣味可以減輕體重?
05. 木頭砧板、塑膠砧板,誰較衛生?
06. 哪一種蟲喜歡鑽進人耳?
07. 何謂「成藥」?
08. 生食哪種水果攝取的番茄紅素最多?
09. 草藥無害嗎?
10. 接吻怎麼引發過敏?
11. 鴯鶓油真的這麼神奇嗎?
12. 蜂膠的主要用途是什麼?
13. 天然的維他命與人工合成的維他命,有什麼不同?
14. 哪一種體液的酸度,可以利用食物來改變?
15. 腎結石病人要少吃鈣?
16. 蛆能治哪種病?
17. 紅苜蓿、黑升麻和大豆,有何共通之處?
18. 維他命B12不足的風險為什麼會隨年紀逐漸升高?
19. 為什麼解凍過的食物不應該再冷凍?
20. 用什麼生物可以縫合傷口?
21. Jell-O摻鳳梨時,為什麼必須使用罐頭製品?
22. 法國人最近較少喝哪種飲料,讓人不喜反憂?
23. 魚的汞含量問題很嚴重,汞是怎麼跑到魚身上的?
24. 共軛亞麻油酸有什麼療效?
25. 哪種魚的劇毒,是癌症病人舒緩痛苦的希望?
26. 未成熟的綠色馬鈴薯有毒嗎?
27. 塗什麼化學藥劑能美白牙齒?
28. 何謂毒藥?
29. 為什麼鹽裡要加葡萄糖?
30. 什麼是加工乳酪?
31. 吸血蝙蝠如何救人一命?
32. 馬鈴薯變黑還能吃嗎?
33. 嚼食冰塊可以減重嗎?
34. 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建議過什麼減肥妙招?
35. 哪一種抗生素的發明要感謝一隻生病的雞?
36. 為什麼吃過甜菜後,有人的小便是紅色的?
37. 芭比娃娃如何影響兒童的健康?
第二大題:你吃得正確嗎?
38. 「汽水氣泵」真的能在開瓶後,讓汽不跑掉嗎?
39. 什麼是「聖潔莓」,又因何得到這個名稱?
40.「當某某落下時,紗籠裙就撩起。」是什麼?
41. 為什麼蝦子煮熟後,顏色會從灰藍變成橘紅?
42. 為什麼不能用低脂的人造奶油來油炸?
43. 可以把記憶吃進去嗎?
44. 蔬菜含有毒素嗎?
45. 把水加進茴香酒時,為什麼會出現霧狀白煙?
46. 綠茶、紅茶和烏龍茶有什麼不同?
47. 棕色雞蛋和白色雞蛋哪種較營養?
48. 一磅快兩萬台幣的麝香貓咖啡豆,有什麼特別?
49. 即溶咖啡是怎麼做出來的?
50. 超市的削皮小胡蘿蔔哪來的?
51. 怎麼把剝殼水煮蛋塞進口徑較小的瓶子?
52. 為什麼義大利人說應該在施洗約翰日之前吃櫻桃?
53. 若到非洲上撒哈拉,吃哪種植物時要萬分注意?
54. 為什麼茶加了檸檬汁,茶色會變淡?
55. 怎麼做棉花軟糖?
56. 為什麼乳汁不是綠的?
57. 用微波爐熱咖啡,要小心什麼?
58. 怎麼防止黃砂糖結成一大塊?
59. 切洋蔥時為什麼會流眼淚?
60. 為什麼剝開水煮蛋的蛋殼時,會聞到一股怪味道?
61. 為什麼現採的玉米比儲存過的玉米甜得多?
第三大題:你的生活都沒有問題?
62. 報廢冰箱裡,除了冷媒還有哪個環境大殺手?
63. 什麼是果凍蠟燭?它們真的會爆炸嗎?
64. 搔擾放屁甲蟲會有什麼後果?
65. 山羊尿和鴿子糞,能有什麼大用途?
66. 玩具子彈怎麼會發出「砰」的聲音?
67. 為什麼歐洲曾禁止肉販把兔子的屠體掛出來?
68. 亞硫酸鈉沒有清潔力,為什麼清潔劑裡都有它?
69. 橡皮擦為什麼擦不掉鋼筆字?
70. 化妝品裡怎麼會有膽固醇?
71. 為什麼瑞士軍用手錶在黑暗中只會發光一陣子?
72. 防曬係數(SPF)代表什麼意思?
73. 舌頭被冰凍的金屬黏住時,要怎麼立即解圍?
74. 公雞為什麼會在早晨啼叫?
75. 為什麼鹽田通常會染成令人目眩的深藍色?
76. 鉛很恐怖,哪種常用物品的有效成分竟是醋酸鉛?
77. 珠寶中哪種物質的含量不能超過0.05%?
78. 肥皂是怎麼做出來的?
79. 浮水皂是怎麼發現的?
80. 汽車擋風玻璃的清潔劑裡有什麼東西?
81. 為什麼含氯的漂白水不能和阿摩尼亞混合?
82. 電視如何殺人?
83. 接吻這種奇怪的習慣是哪來的呢?
84. 鎢絲燈泡內壁的黑色沉澱物是什麼?
85. 大花曼陀羅是壞植物嗎?
86. 如何用豬辦案?
87. 怎麼在廚房製造墨水?
88. 二十世紀哪一項重要發明,是在打獵時引發靈感的?
89. 撒哈拉沙漠風暴能掀起美國佛羅里達外海的赤潮嗎?
90. 你呼吸的氧氣是誰產生的?
91. 白紙和寫在空中的文字之間,有何關聯?
92. 傳統蠟燭和不滴淚蠟燭有何不同?
93. 眼鏡防霧噴劑怎麼產生作用?
94. 人造雪和天然的雪,到底一不一樣?
95. 為什麼冰箱可以用烘焙蘇打除臭?
96. 三秒膠為什麼不會黏在膠水管壁?
97. 什麼是界面活性劑?
98. 洗衣服用熱水還是冷水好?
99. 煙霧偵測器是如何運作的?
100. 為什麼夏天時,單車水壺會有塑膠味?
101. 咖啡壺要多久洗一次?
102. 樟腦除了除蟲,還有什麼作用?
第四大題:這些化學讓你不安嗎?
103. 當酒變成醋的時候,酒精跑到哪裡去了?
104. 什麼是分子?
105. 馬鈴薯可以發電嗎?
106. 什麼是嗅鹽?
107. 輻射計是怎麼作用的?
108. O. J. 辛普森如何利用番茄塔可醬脫罪?
109. 為什麼橡膠會有彈性?
110. 螞蟻肚子裡有哪種酸?
111. 游泳池和法國葡萄園,都常用到哪種化學物質?
112. 橘子樹、橘紅色的天空和牽牛花有什麼關係?
113. 哪種氣體會用來執行死刑?
114. 牛奶中的蛋白質怎麼取出?
115. 豬小妹玩偶與世界杯有什麼相同處?
116. 拿破崙三世促成了哪種食品的發明?
117. 研究火山和研究製酒的科學家,都對什麼感興趣?
118. 發射太空梭與焊接鐵軌,在化學上有什麼共通點?
119. 最重的天然元素是誰?
120. 恐龍對石灰岩洞穴有何貢獻?
121. 蝸牛、蜘蛛和章魚有什麼共同的特性?
122. 植物怎麼保護自己?
123. 酸雨有什麼危害,又從哪裡來?
124. DDT曾控制了哪些疫情?
125. 鳥糞嘌呤、胸腺嘧啶這些DNA單元,名稱怎麼這麼怪?
126. 雷根豆跟洋芋片,哪一個對牙齒的危害大?
127. 汽油添加劑MMT會有什麼危害?
128. 登月小艇怎麼離開月球?
129. 何謂「點金石」?
130. 砂和電腦扯得上什麼關係?
131. 助教不准我戴假指甲做實驗,是嫉妒我漂亮嗎?
132. 現在最強力的纖維是什麼?
133. 銅鏽有用嗎?
134. 基因改造食品有什麼問題?
第五大題:過去影響了我們什麼?
135. 赤腳、懷孕與仙人掌,和櫻桃冰淇淋有何關聯?
136. 為什麼通用的醫療符號是一條蛇?
137. 建造美國紐約布魯克林大橋時,工人得了哪種病?
138. 哪一位有名的科學家有色盲?
139. 3M公司的Scotch膠帶是蘇格蘭人發明的嗎?
140. 歐洲人在人行道上行走,男士為何總是走在外側?
141. 音樂在麻醉史上扮演了什麼角色?
142. 巴斯德跟甜菜有什麼關係?
143. 從前的蘇打水跟豬膀胱有什麼關係?
144. 古代希臘人認為哪裡是地獄的入口?
145. 科學怪人和青蛙腿之間,有什麼關係?
146. 奎寧是怎麼發現的?
147. 瘧疾要用哪種藥來治?
148. 哪一位名人曾想用大豆造汽車?
149. 空中旅行是由哪三隻動物拉開序幕的?
150. 溴元素是怎麼發現的?
151. 猶太人在光明節用什麼光源會更有歷史意義?
152. 1828年在巧克力史上,有什麼重要性?
153. 阿根廷的伊娃‧裴隆死前做過什麼手術?
154. 哪一種昆蟲殺死的人,多於戰亡的總人數?
155. 嗎啡可以治病嗎?
156. 為什麼以前醫師隨身攜帶一根纏著細皮帶的手杖?
157. 哪一種普通金屬曾經一度價逾黃金?
158. 在人類的歷史上,最嚴重的大流行疾病是哪個?
159. 折磨豆是哪種植物的別稱?
160. 居禮夫人發現了什麼元素?
161. 糖精是怎麼發現的?
162. 做模型飛機也會做到中毒嗎?
163. 碘是怎麼發現的?
164. 誰發現了胰島素?
165. 莎士比亞用什麼毒死羅蜜歐?
166. 誰發現第一個人工染料?
167. 從前在英國里茲,兒童的水上遊戲是什麼?
168. 2000年6月26日有哪件歷史性的科學年度盛事?
169. 嗎啡致死時,瞳孔會縮小嗎?
170. 希臘女祭司跟番茄有什麼關係?
171. 傳說中,牧羊犬引發了哪項工業?
172. 貝多芬和鉛製水管有什麼關係?
173. 2001年是科學史上哪個事件的百年紀念?
174. 海軍名將納爾遜戰死後,屍體怎麼運回英國?
175. 摩西和炭疽病有什麼關係?
176. 人造絲是誰發明的?
177. 硬幣是什麼時候出現的?
科學新聞不能這樣看
序 不要輕信新聞
第一篇
吃這些損健康?
檳榔西施與水果蝙蝠
反式脂肪
丙烯啥?
該吃哪種糖?
代糖吃不得?
該不該吃口香糖?
喝酒保健?
咖啡是天然致癌物?
你會看成分標示嗎?
燻肉吃不得?
第二篇
吃這些救健康?
吃些亞麻吧!
石榴與藍莓
健康美味巧克力
肉桂與健康
別叫我喝小麥草汁
機能性食品
黃金米傳奇
有機食品
第三篇
新科學養生觀念
滅菌最重要
營養基因體學
上帝也瘋狂的減肥藥
吃得少才能活得好
抗氧化劑沒什麼用
吃維他命E好嗎?
維他命C真能治感冒?
音樂鎮定情緒
防汗劑不能用?
針灸問題
心病得用藥醫
第四篇
告訴你一個故事
無所不在的微生物
人體不朽任務
紙的故事
微波爐不是壞東西
錫也會生病
更快、更高、更強
誰怕大麻
養豬人家真辛苦
第五篇
就這樣毒死你
毒素謀殺
化學謀殺
氫氟酸中毒事件
甲醇喝不得
用番木龞鹼
汞真麻煩
第六篇
有化學才有真相
農藥問題
網路新聞追追追
差一點可是差很多
她有沒有做?
幫土地施肥
不只是肥料
硫酸銅樂章
乘鋁高飛
兩個謎題
泡泡功能多
第七篇
原來是你搞出來的
用鈣減肥
萬靈丹714X
誰發現氧?
避孕丸
最偉大的發明家
佩珀的鬼影
非典型小提琴
炸藥
牛痘
盤尼西林
第八篇
假的真不了
治好所有癌病
健康祈禱
術語騙人術
人體自燃
磁性鞋墊
諾貝爾獎候選人的發明
他們不想讓你知道的自然療法
附錄
蘇老師重要化合物對照表
昨是今非──氟利昂
珀金獎章(Perkin Medal)是美國化學界最高榮譽的獎項之一,每年的頒獎典禮都盛大舉辦,最後並請得獎人上台致詞。絕大多數的得獎人講的都是陳腔濫調,他們向所有認識的人一一致謝,回憶他們漫長的化學生涯。但是1937年的獎章得主密吉利(Thomas Midgley, 1889-1944),卻給了一場與眾不同的演說。
他上台講了沒幾句話,就吸了一口氟利昂(是一系列含氟跟氯的多鹵化烴氣體的商品名稱,由於其中最常用到的是二氯二氟甲烷),然後透過一根管子,吹滅燃燒中的蠟燭。這的確是讓人印象深刻的示範,說明該氣體無毒且不燃。
但是他幹嘛在這個來賓都盛裝出席的學術場合,上演這一幕幾近魔術的把戲呢?這是要說服化學界人士,也稱作二氯二氟甲烷的氟利昂,是當冷煤的理想物質。 密吉利得獎的原因,是發現四乙基鉛(Pb(C2H5)4)在汽油中的防爆震性質,但是當時他最熱中的研究,是為冰箱尋找較佳的冷煤,取代老出問題的氨(NH3) 跟二氧化硫(SO2)。他找到了氟利昂,但卻無法說服冰箱製造廠商,氟利昂的安全性沒有問題。他希望能利用這次眾所矚目的頒獎盛會作公開示範,以獲得支持。 密吉利這招果然奏效。沒多久之後,新出廠的電冰箱跟冷氣機全都改用氟利昂,不再有廠商繼續用有毒的氨跟二氧化硫,而消費者也不再需要擔心,管線會遭腐蝕,使危險氣體外洩。電冰箱的銷售量直線上升,食物中毒的數量頻頻下降,情勢看起來似乎是一片大好!
可是誰也沒有想到,天居然就從此開始塌下來啦!也許不是真的塌了下來,但至少是破了個洞,讓陽光中有殺傷力的紫外線穿過。在1970年代前夕,已經有人提出警告,指稱各種氯氟碳化物(CFC)並非如原以為的那樣「溫良」,它們從噴霧罐、冷凍設備及空調中逸出後,上升到大氣層的上層,在那兒展開破壞臭氧層的工作。而臭氧層能夠過濾掉陽光中過多的紫外線,保護我們不致受害。不久,以氟利昂為推進劑的噴霧罐遭禁,然後也有逐步計畫,把所有的CFC全部淘汰。昔日的英雄已變成人人喊打的惡棍。 密吉利沒有長命到親眼目睹,他的偉大發明造成的不幸結果。如果他還健在的話,必定能以過人的智慧想出解決之道。
這位著名的化學家後來不幸感染小兒麻痺症,癱瘓在床。他雖然手腳都不能動,腦筋卻仍舊敏捷靈活,還設計了一套滑輪系統,讓自己可以下床。不料有一天,他卻意外被繩子纏住,窒息身亡。 我認為那天科學界痛失一位英才,但是並不是每個人都跟我有同樣的看法。數年前,我不知是幸還是不幸,去看了由魁北克省的婦女聯盟贊助的教育話劇,劇中把密吉利描述成惡魔,由於一輩子汙染世界,終於得到報應。
全劇充滿順口溜,諸如:「湯瑪士死了被埋葬,他才停止搞汙染!」這場諷刺劇的結尾是勸告台下觀眾,千萬別讓自己變得像密吉利那樣「愚蠢」。看來負責這次演出的教育家,自己才需要再教育! 在1930年代的環境背景下,密吉利所做的貢獻是無與倫比的。當時誰也不可能預料到50年後,剛開發出來的新科技CFC,會把臭氧層吹出一個大窟窿。當時人們要面對的主要問題,是因為缺乏冷凍設備造成的頻繁食物中毒,密吉利對冷凍這門學問所做的貢獻,無疑拯救了無數人命。把他描繪成草菅人命的歹徒,只是顯示出策劃這齣戲的人,是多麼無知!
其實在CFC故事裡,的確有好些惡棍存在。如1987年世界各國在加拿大簽下「蒙特婁議定書」,明定管制CFC的生產與使用,而造就了大規模走私氯氟碳化物為賺錢的新行業。這些物質會變得這麼搶手,是因為新的冷媒取代品是氫氟碳化物(HFC),原本使用CFC的電冰箱跟冷氣機,若要改用較不汙染環境的HFC,必須先經過大規模的改裝,而一部汽車冷氣的改裝費用,在300到800美元之譜,費用相當昂貴。
有問題的冷氣機常會導致氟利昂外洩,這時修補漏氣的地方,再補充氟利昂,要比起把冷氣機改裝成使用HFC便宜得多。目前北美洲使用回收的或先前儲存的氟利昂仍算合法,只是不許製造新品。氟利昂的合法供應當然很快就捉襟見肘,於是有人鋌而走險,尋求非法供應廠商。 非法的來源並不難找,因為蒙特婁議定書上同意,讓某些非工業化國家在2010年之前,仍然可以製造氟利昂。
你只要上網查詢,就可以找到好些中國公司,願意把氟利昂直接送到府上,並且還附有偽造的「經過回收」證明文件。墨西哥也是仍然可以合法製造氟利昂的國家,那兒氟利昂的售價差不多只要兩塊美元一磅,而在美國的價錢則十倍於此,使得從墨西哥走私氟利昂進入美國的生意非常有賺頭。
難怪,氟利昂目前是僅次於古柯鹼的美國第二大宗非法進口物資。 事實上,大部分的氟利昂走私生意,都是由俄國黑手黨所操控。雖然作為一個工業化國家,俄國早在1996年之前,就應該把CFC的製造淘汰出局,但是直到今天,俄國境內仍然至少有7家工廠不理會國際法律,繼續製造氟利昂。俄國製造的噴霧罐,仍舊使用氟利昂為推進劑。另外也沒有具體跡象顯示,俄國有意順應潮流,推動新冷煤產品。這些日子以來,比起每下愈況的臭氧層,俄國還有其他更麻煩的問題要煩心。
俄國黑手黨看出把氟利昂轉手到西方的經濟潛力,他們每年把大約3萬噸的氟利昂,偷運到西歐跟北美。有時他們把容器外觀標示為合法的降溫劑,有時他們把CFC的鋼瓶藏在應該裝合法氣體的大鋼瓶中。查緝走私品向來不是簡單的工作,通常檢查人員只是測試容器的壓力,如果鋼瓶中裝填的是氟利昂,那麼顯示出的壓力會跟任何合法冷媒的壓力,稍有不同。
但是許多走私者對化學也很在行,他們想出妙招,加入不會起化學變化的氮氣到氟利昂裡增高壓力,到達跟某種合法物質的壓力相同。 為了要勝過俄國黑手黨,美國海關檢查員添加新穎設備,只要接到鋼瓶的開關閥門上,就可測出該氣體的紅外線特殊吸收波長,從而辨認出鋼瓶中的氣體。世界銀行(The World Bank)也呼籲西方國家共同遏止這項走私,並以幫助修補天空中臭氧洞為由,請各國慷慨解囊,集資4千萬5千萬美元,幫助俄國的氟利昂工廠改換跑道、製造合法產品。
但是截至目前為止,總共只籌到1千3百萬美元,俄國黑手黨大概鬆了一口氣。這麼多西方國家,居然連區區數千萬美元都湊不出來,實在是件怪事。也許實際原因是一些政客瞭解,臭氧洞也許比子彈孔要容易對付吧!
天下文化不會主動以電話等方式,告知您因訂單錯誤或分期付款等原因,需要您親自到ATM操作修正, 或請您提供往來銀行電話、信用卡資料;亦不會以 「問卷」或「中獎」形式通知您提供個人資料或要求匯款, 若您接獲此類可疑電話,請與我們連繫確認或撥打165警政專線求證,以確保權益。請勿聽從任何指示到提款機(ATM)做任何操作。
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