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介紹

這本關於「書」的小書,收集了多年來高希均教授談書的短文,也就在推動「讀一流書、做一流人」的用心下結集出版。

高希均教授近年來大力提倡「閱讀與學習是終身的承諾」的觀念,希望在「知識經濟」的大環境中,每個人都能不斷閱讀;在「學習世紀」的大環境中,每個人都能不斷學習;也讓無數的海內外讀者有一個共同的夢:「讀一流書,做一流人」。讓這個夢,以這八個中國字來表達它無遠弗屆的感染力。 「讀一流書,做一流人」是我們一生的承諾,更是一身的實踐。

要做一流人,先要讀一流書。即使坊間有再多的好書,自己有很多的原因沒有閱讀,那麼兩者無法交集的結果,就是好書會變得孤獨,自己會變得庸俗。 讀完本書,你將明白:人生的終點,不是死亡,而是與好書絕緣的那一刻;人生的起點,不是誕生,而是與好書結緣的那一刻。在所有的自由中,沒有「不讀一流書」的自由;在所有的選擇中,沒有「不做一流人」的選擇。

書序:寫在出版前夕
序:讀一流書.做一流人──把「承諾」變成「實踐」 

      
第一部:「我發狂似地愛看書」
戈巴契夫所引發的省思
「天下人」的理念與抱負
做一個讀書人
抖落一身庸俗
挑好書讀
造一座知識不夜城──讀書不打烊
讀書不能打折扣,買書呢?
對價格太計較,對價值太輕視
「就像打一場棒球賽」
有一點錢的時候

第二部:走進知識的殿堂
遠離知識就是走近無知
做一個貪婪的知識購買者
不做守財奴
同一個地球,不同的世界
讀書遠見
「聽君一席言」不如「手中一本書」
愛書如命──Passion for Books
「學習」比「休閒」更引人入勝
絲路歸來──做一位終身學習者

第三部:新讀書主義
新讀書主義
熟讀偉人傳記培養格局──格局決定結局
在「學習的年代」不做「現代文盲」
值得尊敬的人
為歷史留下紀錄
看書、選書、出書──心情總是一片蔚藍

第四部:共同的願景
閱讀,終身的承諾
文化產品的豐富,才是現代社會的驕傲
傳播知識為己任
一小座書城、一小方淨土──「人文空間」的誕生

附錄:人生的時鐘正向東移

讀一流書.做一流人——把「承諾」變成「實踐」 

高希均

(一)書的影響
做為讀書人,我深切體認到:
書中的智慧遠比黃金屋更珍貴;
書中的知識遠比顏如玉更迷人。

回想年輕時代,讀孫文的《三民主義》,它推翻了一個專制朝代;讀蔣中正的《中國之命運》,它燃起了青年的愛國熱情;做研究生時,讀亞當史密斯的《國富論》,它鼓吹資本主義的興起;讀凱因斯的《一般理論》,它挽救了在危機中的資本主義;教書以後,讀傅利曼的《自由的選擇》,它使人增加了對市場經濟的信服;讀《鄧小平選集》,它使人推論大陸經濟要起死回生,唯有改革與開放。

一本好書一定會帶給讀者一生深遠的影響。

(二)什麼才是「第一流」的書?
「第一流」的書就是指「好書」。讀完好書後的收穫,有些是知識性的、啟發性的;有些是資訊性的、素材性的;有些是趣味性的、共鳴性的……它的綜合效果是提供讀者:

一種知識,以及思考方向;
一種激發,以及做事方法;
一種高貴,以及生活安排;
一種挑戰,以及自我提升。

進一步來說,不論是國人所撰述或譯自外文,第一流的書必須要具有下述一個或數個特色:
(1)它傳播現代知識;
(2)它有創意並激發創意;
(3)它的故事感人且具啟發性;
(4)它有實用價值;
(5)它在提倡人與自然的和諧共存;
(6)它在記錄人類(及國人)的傑出成就;
(7)它探索人類的心靈世界;
(8)它在提倡人間的長情與大愛。

具有這些標準的「好書」,自然擁有了魅力、說服力、以及無法拒絕閱讀的誘惑。

(三)什麼才是「第一流」的人
在自己的教學生涯中,對成功的人物欣賞,對知識淵博的人佩服,對天才洋溢的人傾倒;但是最令我心嚮往之的是這些人:
做事上,專注、出色、有原則;
做人上,敦厚、謙和、有誠信;
態度上,不爭、不貪、不獻媚;
品德上,有格、有節、有分寸;
見解上,有創意、有包容、有執著。

具有這種特質的人,讓我稱他(她)們為現代社會中的「君子」,也就是我所說的「第一流人」。

擁有這些特質的一流人,要做成時下所謂的「大人物」,就必須犧牲不少基本原則。

如果有一天,我們社會出現了「先做一流人」,「再做大人物」的嚴格標準,那麼台灣的民主蒼穹終於出現了燦爛的日出。

(四)共同的夢
要做一流人,先要讀一流書。

如果坊間有再多的好書,自己有很多的原因沒有閱讀,那麼兩者無法交集的結果,就是好書會變得孤獨,自己會變得庸俗。
在「知識經濟」的大環境中,每個人必須要不斷閱讀;
在「學習世紀」的大環境中,每個人必須要不斷學習。

愈來愈多的知識分子——特別是年輕朋友相信:閱讀與學習是終身的承諾。

兩位美國傳播學者在告別二十世紀前夕,選出了百年來影響美國社會最重要的一百篇演講,名列第一的是人權領袖金恩在一九六三年的演講。講題是:「I Have a Dream」,被認為是二十世紀中最具震撼力的四個英文字。

讓無數的海內外讀者有一個共同的夢:「讀一流書,做一流人」。讓這個夢,以這八個中國字來表達它無遠弗屆的感染力。

「讀一流書,做一流人」是我們一生的承諾,更是一身的實踐。

人生的終點,不是死亡,而是與好書絕緣的那一刻;
人生的起點,不是誕生,而是與好書結緣的那一刻。

在所有的自由中,沒有「不讀一流書」的自由;在所有的選擇中,沒有「不做一流人」的選擇。

(二00一年六月威州)

高希均 作者

高希均,為「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南京出生,江南度過童年,1949年來台。先後在台北商業大學(原為台北商職)、中興大學(原為省立台中農學院)與美國南達科達州立大學(碩士)畢業,並獲三校傑出校友獎。

1964年獲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經濟發展博士後,即任教於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河城校區)經濟系逾三十年,先後獲得美國傑出教育家獎、傑出教授獎、威州州長卓越貢獻獎、傑出校友獎等。

1980年代在台灣發起創辦《天下》雜誌、《遠見》雜誌與「天下文化」。現為「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董事長。

曾任台灣大學講座教授、海基會董事、行政院政務顧問。2002年獲行政院新聞局金鼎獎特別貢獻獎;2013年後先後獲亞洲大學、中興大學(2014)、台北商業大學(2020)名譽管理學博士;2016年獲總統頒授二等景星勳章。

著作曾三次獲金鼎獎。中文著作在台北出版三十餘種,大陸出版九種。


2001/07/24

BBOX005

天下文化

軟皮精裝

12.5×18cm

黑白

9789576218965

168

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