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立場不過是群體認同的延伸?《善惡》深度解析脆弱的意識型態如何被操控
你是否相信自己的政治立場是經過深思熟慮後的選擇?根據《善惡》所引用的心理實驗,事實可能恰好相反。研究顯示,我們的政治信念其實非常容易被操弄與扭曲,甚至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為完全相反的立場辯護...
在全球化時代,站在全球高度上,從龐雜紛歧的全球事務中理出頭緒,為全世界人類帶來全球觀點的第一人,非佛里曼莫屬。
從報導中東地區複雜的局勢,到盱衡全球的國際事務,佛里曼一直用敏銳的記者直覺,強烈的個人文字風格,運用許多小故事,夾議夾敘,把治絲益棼的國際政治、金融市場、科技環保、宗教文化等種種議題,寫得十分淺顯易懂、引人入勝,讓每個人都可以對國際事務侃侃而談,真正參與全球化的過程。
佛里曼因為傑出的新聞報導及評論成就,拿過三座普立茲獎。他在《紐約時報》的專欄文章,同步在全球超過700多個媒體上刊登。他的《從貝魯特到耶路撒冷》(From Beirut to Jerusalem),被翻譯成27種語言,甚至還成為許多中學及大學了解中東議題的教科書。
1999年出版《了解全球化》(The Lexus and the Olive Tree)被翻譯成20種語言。2005年出版《世界是平的》(The World Is Flat)被翻譯成32種語言,成為全球各地熱議話題,也讓他被《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U.S. News & World Report)選為美國最佳領導人之一。
2008年出版《世界又熱、又平、又擠》(Hot, Flat, and Crowded),是影響全世界最重要的探討綠色革命之作。2012年出版《我們曾經輝煌》(That used to be us)、2017年出版《謝謝你遲到了》(Thank you for being late),享譽國際社會。如今他已是一位具有影響力的意見領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