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直覺外包給AI做決策真的可行嗎?利與弊一次看|《直覺鍛鍊》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在人工智慧逐漸滲透生活的時代,我們的思考與學習能力也面臨新的挑戰。AI能幫助我們追蹤偏見、修正錯誤決策,甚至提醒我們避免衝動行為。但同時,把決策過度外包給AI,可能讓我們的「生物直覺」逐漸退化。透過《直覺鍛鍊》提出的科學方法,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直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找到一種平衡...
退休後,很多人反而因為金錢、家庭和健康而感到更焦慮。理財作家嫺人在《有錢到老後》中提醒我們,不必事事追求完美,也不必跟別人比較,而是學會在有限的資源與時間裡,做出最智慧的選擇,享受每一次旅行、每一段陪伴,讓人生變得更自在、有溫度。
跟大自然接觸愈多的小孩,在學校裡的表現愈好,SAT的測驗分數也比較高,叛逆行為也較少,更不太容易產生注意力不足的失調問題。
圖片來源:unsplash
培養孩子的綠色價值觀
在某種程度上,我們也需要跳開這些經濟、甚至實務上的爭論,回到最基本的事實:綠色節能,本身就是值得被維護的價值,不只是因為它可以讓你銀行戶頭裡的錢愈變愈多,還因為它能讓你的生活持續更加豐富。
總而言之,就是所謂的「保育倫理」。「保育倫理」的精神是:由於大自然給予我們如此純粹的美好、歡樂、喜悅與神奇,因此,維護自然界便是一種無法被量化、並且不容被忽視的價值。
綠色能源是必要的,在使用能源的效率上快速進步也是必要的。但是我們不能只由經濟層面拿自然保育工作與前兩者相提並論(雖然當你把自然界所提供、尚未以市場價格來計算的所有服務都加總起來時,的確可以)。大自然應該被視為一種不同且凌駕於一切經濟、現實事物的價值,受人感激、尊敬與保護。
隨著經濟發展愈來愈乾淨,孩子們未來所能享受的能源效率也就愈來愈高;如果我們不培養孩子的綠色價值觀,愈來愈好的經濟效率,加上愈來愈高的能源效率,將會聯手強暴我們的自然界。到那時候,再也沒有人可以阻擋這一切。人們不會保護大自然,因為他們不尊重、也不敬畏大自然。
所以我非常贊成類似「小朋友趴趴走」(No Child Left Indoors)的這種計畫。這個計畫是由美國生態學家組成的頂尖組織「美國生態學會」(Ec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所贊助。
在一年一度的「地球週」活動中,有個「小朋友趴趴走週」,這活動的概念是要讓孩童與他們的家人,對自然界網路能有更深切的體認,學著在這個「地球家園」裡,當個更稱職的管家。
美國生態學會的網站(esa.org)上指出,「統計數字顯示,過去十年內,造訪國家公園與州立公園的人數已經減少25%之多。」因為孩子們整天都窩在家裡看電視、打電動。
網站上提到:「一項最近的科學研究發現,認識電玩遊戲主角神奇寶貝的小孩,比能夠認出橡樹或水獺的小孩多得多。美國的科學教育,特別是生態學與地球科學,已經落後其他國家。生物、健康與經濟數據都表示,跟大自然接觸愈多的小孩,在學校裡的表現愈好,SAT的測驗分數也比較高,叛逆行為也較少,更不太容易產生注意力不足的失調問題。」
只要看著孩子在花園或河床上探險,你就會清楚知道,我們天生就是喜愛並且尊敬大自然,但是在現代化社會,這種本能卻隨著年齡不斷增長而日漸枯萎。
正如甘地曾說:「忘記怎麼玩泥巴、在泥土裡打滾,就是忘記我們自己。」
如果我們想要並期許人們,用他們的金錢、聲音、選票,來保護自然界,這正是必須喚醒的精神。就像我的探險旅行夥伴普里克特所說的:「你必須看到它,才能拯救它。」
如果你曾親眼見過蘇門答臘那一片熱帶雨林的美景,就會打從心底想拯救它,讓它重新恢復往日模樣:雨林四周環繞著翠綠稻田,大型灌木枝枒上掛滿粉紅色喇叭花,有如鑲上一圈花邊。
如果你曾在肯亞最富盛名的馬賽馬拉野生動物區迎接日出;黎明時分,當你正在刮鬍子時,看著成群結隊的長頸鹿從營帳旁經過,你就會真心想拯救牠們。
如果你曾經在祕魯亞馬遜河流域的熱帶雨林中流浪,閃躲野生大蟒蛇,然後坐在早餐桌邊,餵食停在你肩上的金剛鸚鵡,你會真心希望拯救牠們。
有一次我參加一個研討會,一位聽眾問了環保先鋒羅文斯一個問題:「今日的環保工作者,所能做的最重要的事是什麼?」羅文斯只說了兩個字:「留心。」因為當你真正留心注意到了,就會想要拯救它。
2006年,我們全家人到祕魯的熱帶雨林中旅行,有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原住民嚮導引導我們,他叫做吉伯特。吉伯特總是一馬當先,他不帶手機,沒有望遠鏡、iPod、收音機。
在他身上,看不到現代人才有的文明病「一心多用」,相反的,他總是只專注於正在身邊發生的事。他可以聽見雨林中各種聲音:鳥叫聲、風吹聲、動物嗥叫聲、碎裂聲等等;他會隨時停下腳步,立刻指出眼前出現的是什麼鳥、什麼昆蟲、什麼動物。
他也有絕佳的視力,絕不會錯過任何一張蜘蛛網、任何一隻蝴蝶、任何一隻大嘴鳥,或是任何一群正在行軍的白蟻。他與網際網路完全連不上關係,但是卻與他身邊美妙無比的生命網絡緊緊相連。
我總是覺得,可以從這趟旅行裡學到些什麼。說到底,如果我們不對自然界所提供的免費禮物多留心,像是潔淨的空氣、清澈的水、令人屏息的景致、可以滑雪的山脈、魚兒優游的河流、自在徜徉的大海、詩意的夕陽、如畫的美景等,那麼再多的投資、再多的綠色能源、能源效率,也都無法挽救它們。
如果白天看不到一點綠意,那麼夜裡用風力發電照得燈火通明,又有什麼意義?大自然沒有股份可以出售,並不代表它沒有價值。沒有保育倫理,我們將會失去最珍貴、無法計算的寶藏。
【書籍資訊】
《世界又熱、又平、又擠》
出版日期:202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