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註冊
結帳
不吵架也能贏的溝通術
你是否相信自己的政治立場是經過深思熟慮後的選擇?根據《善惡》所引用的心理實驗,事實可能恰好相反。研究顯示,我們的政治信念其實非常容易被操弄與扭曲,甚至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為完全相反的立場辯護...
皮徹鎮的礦業繁榮最終將小鎮毒害成鬼城,河內老鼠大屠殺也因錯誤誘因讓問題惡化。《達爾文陷阱》寫下這些故事正揭示了人類短視行為帶來的代價,提醒我們必須重新調整價值與制度,才能避免重蹈覆轍。
關閉
「勤精進」是洪蘭教授一生的座右銘。結合科學,更讓他堅持「學習」是一生的功課。無論我們現在幾歲,只要維持進步的姿態,每天《進步一點點,人生就會不一樣》。
現在網路充斥著假新聞和假訊息,轉發不實的東西不但害人而且還有刑責。但是分享其實是社會融洽的基礎,所以只好鼓勵學生盡量多看書,有知識才能判斷訊息的真偽,才不會上當。
洪蘭教授推薦《重新想像教育的未來》:如果孩子出社會是用長處跟別人競爭,我們為什麼要一直花力氣改他的短處呢?羅賓森爵士一針見血的指出目前教育的沉痾。的確,我們的教育一直是在挑毛病,改正孩子的錯誤,懲罰他們不夠好的表現,這種違反大腦學習機制的方式,不知道使多少開竅晚的孩子,因受不了課堂的羞辱與挫折而放棄學習。
如果睡眠不是有這麼關鍵性的功能,它就是演化犯的最大錯誤。
及早讓孩子知道世事有贏有輸,勝敗是兵家常事,不足掛齒,更不值為此而否定自己,賠上一生。
近年來,備受關注的素養教育,看似抽象令人摸不著頭緒的概念,其實想傳達的就是做人做事最基本的道理。以下為洪蘭老師對於本書的見解
2020年春節,新冠疫情爆發,造成整個台灣人心惶惶,疫情資訊不足,加上疫苗政策不透明,使焦慮症的人數突然大增,醫院的身心科擠到掛不上號。幸好,不久病毒的基因序列被定了出來,疫苗製作出來了。沒想到這又是另一波亂象的開始......
你的氣質與涵養,並不會因你的職業而消失。而愈有內涵的人愈謙虛,愈不注重外表的裝飾,因為他們知道自己是誰。生命是個老師,但是教我們的東西常常是透過經驗才能得到,只是人生命有限,無法去經驗所有的事情,補救的方式便是閱讀,把別人的經驗內化成自己的,以有限的生命去成就人生最大的意義。
或許語言、生活方式、消費習慣都會隨著時代環境的不同,而跟著改變。但「關懷別人,會帶給你快樂」這件事情,卻是不管在哪個時代都不會改變的真理,在這個機器人當道的時代更顯得特別重要、珍貴,想讓你一天心情都變好?快去串門子吧!
立即報名!郭強生《死亡可以是溫柔的》台北新書分享會
首頁
暢銷書
收藏
購物車
會員中心
Facebook
Line
複製連結